共找到35條詞條名為建新村的結果 展開
-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下轄村
- 雲南省曲靖市沾益縣播樂鄉建新村
- 雲南省宣威市熱水鎮建新村
- 山東省微山縣夏鎮街道下轄村
- 湖南省瀏陽市荷花街道建新村
- 山東省煙台市海陽郭城鎮下轄村
- 重慶市綦江區郭扶鎮下轄村
-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建新村
- 湖北武漢市新洲區李集街道建新村
- 重慶市巴南區花溪街道下轄村
- 元江縣澧江鎮南灑村民委員會下轄村
-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漁溪鎮建新村
- 雲南省宣威市田壩鎮建新村
- 山東省昌樂縣鄌郚鎮建新村
- 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龍場鎮建新村
- 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萬勝鎮建新村
-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武原鎮建新村
- 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黃泥塘鎮下轄村
- 四川成都彭州市葛仙山鎮建新村
- 寧河區蘆台鎮建新村
- 浙江溫州龍灣區海濱街道下轄村
- 湖北鄂州市鄂城區澤林鎮建新村
- 貴州畢節市納雍縣昆寨鄉建新村
- 江蘇南通啟東市北新鎮建新村
- 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武水鎮下轄村
- 湖南省岳陽經濟開發區康王鄉建新村
- 江蘇省建湖縣鍾庄街道建新村
- 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大興鄉下轄村
- 重慶市銅梁區雙山鎮下轄村
- 雲南省麗江古城區大東鄉建新村
- 天津市寧河區蘆台鎮下轄村
- 雲南省楚雄州牟定縣鳳屯鎮建新村
- 福建三明尤溪縣新陽鎮建新村
- 黑龍江省林甸縣鶴鳴湖鎮建新村
- 江蘇省無錫市鴻山街道建新村
建新村
山東省煙台市海陽郭城鎮下轄村
明萬曆末年,姜姓來此建村定居。因村後山有一大土堆,當地人稱神仙墳,故命名神前村。另一說為明末建村,因村坐落在一古廟“神山院”東南側,遂命村名東神前。崇禎末年,孫姓、徐姓相繼遷入。清順治初年,徐姓、姜姓遷走。康熙初年,申姓先祖申顯旺自南申家村遷來。1958年修建月牙水庫時,村址搬遷。1964年“四清”運動中,改名建新村。
建新村位於海陽北部,地處東經121°04′,北緯37°02′。隸屬郭城鎮,在郭城村西3公里處。西與建明村、官莊相鄰,北與西山村相連,南與西樓子村接壤,東南隔建新水庫與港里村相望。地處群山環繞之中,河水清澈,樹木蒼翠。
全村耕地面積80公頃,適宜種植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蘋果等農作物。 2002年,全村有204戶,人口603人。有申、孫2姓,均為漢族,其中申姓人口居多。
1941年本村解放。
1942年4月26日日軍槍殺村民7人。
1943年第一個生產互助組成立。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4年11月12日開設建新集市。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20公斤,總產14萬公斤。1976年,糧食生產跨過“綱要”,畝產達到250公斤,總產30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10公斤,總產22萬公斤。第一產業總收入435萬元,其中農業280萬元,林業2萬元,畜牧養殖業120萬元,其它33萬元。
第二、三產業新中國成立前,本村只有粉坊,收入微薄。1963年開始,村裡建起麵粉廠、木匠鋪,從業人員不足10人。改革開放后,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先後辦起油坊、商店、修理店、豆腐坊、理髮店和石材加工等項目。2000年,全村有50馬力拖拉機 25部,為郭城之最。計程車、大小客車8部。2002年,第二、三產業從業人員260人。第二產業總收入160萬元,其中工業90萬元,建築業70萬元;第三產業總收入130萬元,其中運輸業40萬元,商飲業40萬元,服務業50萬元。
文教科技1941年成立小學。1969年成立建新聯中,聯辦村共出資20萬元,建新校舍64間,有教職員工18人,學生370餘人。自新中國成立至2002年,全村先後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6人。人民生活新中國成立前,常年人均糧食150公斤左右,吃不飽穿不暖。新中國成立后,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人均糧食達到800公斤。2002年,人均糧食900公斤,人均存款餘額2800元,全村有各種運輸車輛153輛,摩托車43輛,電話80部,電視機184台。集體福利隨著經濟不斷發展,村民的福利逐步提高。1982年投資6萬元,全村用上電網供電。1985年投資4萬元,全村吃上自來水。同年,集體投資購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1991年投資4萬元,安裝了閉路電視。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3年9月,成立黨支部,申洪斌任黨支部書記,時有黨員10人。之後,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申香、申洪樂、申柏、申芝、申永、申仕福、申清、申生、申福海、申靜。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2個,黨員26名。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1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申倫、申田、申煥起、申煥勝、申洪民、申仕福、申瑞德、申華、申福海、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