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胡令

殺胡令

兩晉時期,五胡亂華,胡人視漢人為豬狗,稱漢人為“羊”,不僅大肆殺戮,還烤而食之。後趙大將冉閔發布了讓漢人崛起反抗的殺胡令,才讓漢人的血脈得以保存。“殺胡令”是冉閔最為著名的政令,此令共分三道。

背景


悲慘命運

殺胡令
殺胡令
五胡亂華后,留在北方的漢人命運很悲慘。匈奴、鮮卑等北方胡族攻入中原后,西晉王室及士族大舉遷徙,在長江南岸建立了東晉政權。唐代房玄齡主編的《晉書·王導傳》記載:“洛京傾覆,中州士女避亂江左者十六七。”也就是說,為避戰亂,有十分之七的中原人口都遷往了江南。而那些無力遷徙的北方漢族,則命運悲慘。胡人所到之地,盡皆屠戮。真可謂“狼煙千里,十不存二”。
後趙的建立者石勒原本就有嗜殺、野蠻的基因,在他死後,後趙的統治者石虎,更是以殘暴著稱,他以殺人為樂,荒淫無度。
石虎殘暴的例子在史書中“俯拾皆是”:每攻下一座城池,石虎便將城中男女屠殺殆盡。為了建宮室、修林苑、造甲造船,他多次野蠻徵發漢族男女,途中病死、餓死、拷打致死者數以十萬計。他強奪民間五萬漢女編入後宮,肆意凌辱虐殺,致使女子的丈夫組織義兵反抗,但皆被鎮壓,死者無數。石虎愛好狩獵,他將南部中原數萬公里的土地全都圈為獵場,不許漢人投一塊石子,否則以“犯獸”(侵犯野獸)罪論死。
石虎的兒子石邃也是胡作非為,他有時會在夜裡到宮臣的家中,任意姦淫他們的妻妾;有時砍去漂亮宮女的頭顱,放在玉盤中做成工藝品供人輪流欣賞;這些都玩膩了,就從宮內挑選出有姿色的尼姑,先淫后殺,再把她們的肉與牛羊肉合著煮熟,分給左右大臣品嘗,讓大臣識別味道。
按鳴沙屈出土的《鳴沙石室佚書》記錄:“永嘉大亂,中夏殘荒。保壁大帥數不盈四十。多者不過四五千家,少者千家五百家。”
在後趙這種野蠻統治下,中原漢族人口數量一下銳減到四五百萬,史書記載“北地蒼涼,衣冠南遷,胡狄遍地,漢家子弟幾欲被數屠殆盡。”漢族人的數量甚至被遷入的胡人超越。
在幾乎亡種的情況下,殘留的北方漢人流民決定奮起反抗,他們或構築堡壘,或組成義軍,與胡人軍隊展開了殊死較量。然而這些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漢人組成的軍隊實力太弱,幾乎不對胡人造成任何威脅。因此胡人在最初的恐嚇消失之後,依舊作威作福,視漢人為豬狗。
胡人的優越感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建立在其軍隊優勢和人口優勢上的。有一次,野蠻君主石虎看著自己兒子出行的隊伍,笑著說:“我家父子威風如此,只要不天塌地陷,還有什麼憂愁的呢?抱子弄孫享樂就行了!”

冉閔崛起

冉閔家累世為將,西晉末年,冉家人曾跟隨陳午的“乞活軍”抗擊胡人。後來因寡不敵眾,被時為劉淵部下的石勒打敗,暫時歸降。
此戰雖敗,但冉閔的父親冉瞻卻給石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十六國春秋》記載:“(冉瞻)時年十二。長而勇悍,便弓馬,臨陣不顧。”石勒一眼就看中冉瞻的勇猛,認為“此兒壯健可嘉”,俘獲之後,讓石虎收為養子。後來拜為左積射將軍,封為西華侯。幾年後,冉瞻敗於劉曜的部隊,被劉曜斬殺,一代將星隕落。
冉瞻死後,就留下了兒子冉閔。虎父無犬子,冉閔幼年時就果敢勇銳,繼承了父親的全部優點,令暴君石虎非常喜愛,把冉閔當親孫子一樣撫養。冉閔長大后,“身長八尺”、“勇力絕人”,而且“善謀略”,是絕對的猛將,活脫一個不世出的軍事奇才。
冉閔第一次上陣是在公元338年的昌黎大戰中,當時石虎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少年冉閔率領的軍隊因指揮有方而安然無恙,他從此名聲大振。此後,冉閔多次參與平定北方丁零、烏桓、夫余等部族的叛亂,在與後趙勁敵慕容鮮卑的戰鬥中屢立奇功,威望日隆。由於百戰百捷,勇猛非常,又嗜殺胡人,冉閔之名,竟令諸胡將領聞之而色變。
石虎死後,後趙陷入了混亂,宮廷爭鬥、兄弟相殘、胡漢矛盾逐漸激化。冉閔在這場政治鬥爭中也險些被害。
本來,後趙的王室曾經想利用冉閔的威望和兵權來穩定局勢,並假意許諾時機成熟后擁立冉閔為帝。冉閔起初信以為真,但後來無奈地發現趙石氏反覆無常,且欲置自己於死地。忍無可忍之下,冉閔決定重回中原漢人的一邊,盡心竭力消滅胡人,以完成陳午當年的遺願。於是,冉閔頒布了旨在報復羯胡的著名的“殺胡令”。

過程


冉閔
冉閔
“殺胡令”是冉閔最為著名的政令,《殺胡令》的原文沒有完整地保存下來,傳下來的大致如下:
暴胡欺辱漢家數十載,殺我百姓,奪我祖廟,今特此討伐。犯我大漢子民者死,殺盡天下諸胡。匡複漢家基業,天下漢人皆有義務屠戮胡狗。冉閔不才,受命於天,特以此昭告天下。
此令共分三道。第一道“殺胡令”是冉閔在鄴城幽禁後趙皇帝石鑒后頒布的,號稱“內外六夷,敢稱兵器者斬之”,也就是說:所有敢拿兵器的胡人都要殺。
此令一下,各地傳檄,漢人紛紛聯合起來,帶著積壓多年的仇恨,正式向胡人宣戰。胡人那裡,則紛紛越牆離城,驚恐而去。
面對胡人紛紛逃難的局面,冉閔頒布了第二道“殺胡令”:與官同心者留,不同心者聽任各自離開。這道令看似簡單,其實絕難理解,如何才是與官同心,如何又不同心?官方不做正式說明,誰也不知道究竟什麼是正確執行,只好聽憑自己所想。
結果,此令一下,鄴城內的羯族為了保命紛紛外逃,而百里之外的漢人為了殺胡紛紛擁入城中,兩方恰巧相遇,城門口被堵得水泄不通。
還沒等胡人遷出,冉閔就頒布了第三道命令:所有漢人,凡是斬一個胡人,憑人頭加官晉爵。
這一下,胡漢百姓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官方的真正意圖啊。於是,漢人終於可以理直氣壯地復仇了。冉閔親自帶隊,光在鄴城就屠殺了二十萬的羯族人。一日之內,便有數萬胡人被砍頭。無論男女老幼,都不能倖免,屍體被拋在城外,成為野狗豺狼的晚餐。
“殺胡令”,其實是冉閔為了掌控國內形勢、滿足漢人利益而頒布的一系列指令。這番指令一下,徹底激起了埋藏在漢族心中對於胡人侵略的民族仇恨,點燃了復仇之火。一時間,北方大地硝煙重起,凡是高鼻樑多鬍鬚的人,都被濫殺。漢人與胡人“無月不戰”,屍野遍地。
數百萬青州、雍州、幽州、荊州等地氐、羌、胡、蠻族人面對漢人的血腥報復,無能為力,只好遷離中原,返回故土。在遷徙道路上,餓死的,病死的,互相殺害、攻伐而死的胡人十有七八。中原胡人,幾乎喪盡。
在“殺胡令”直接或間接影響下,幾百萬羯族、匈奴、羌、氐等胡人平民滅亡,近百萬胡人士兵被斬殺。而受屠殺最多的羯族,則或遷徙、或被屠,基本在中原地區滅絕。
公元350年,在基本消滅胡人統治后,冉閔建國稱帝,定都鄴,國號大魏,史稱冉魏。

後續


冉閔
冉閔
面對國破、家亡、族滅的慘境,中原的胡人決定反擊。他們聯合起鮮卑、羌人等北方各族軍隊,挑選出還能打仗的兵士,由後趙領隊,共同對付冉閔。
然而,冉閔驍勇善戰,謀略超群,常以少勝多,屢屢挫敗聯軍。
公元351年,後趙新興王石祗率鮮卑、羌人聯軍共計十餘萬再次夾攻冉閔。此前,冉閔逢戰必勝,所以他這次稍微有些輕敵。於是,兩方戰陣剛剛布下,冉閔便想親自帶領全數軍士出擊。屬下一將連忙勸道:“此時敵方強兵雲集,正想引誘我們出兵交戰,以便令我軍腹背受敵。我們應該固壘不出,以觀其變。現在陛下想要出戰,一旦沒有萬全之策,則大勢去矣。”但一個叫法饒的道士卻說:“我夜觀天象,看到太白星行經昴宿,這正預示胡王將滅,應該一戰克敵,勿失良機啊。”
冉閔早已按捺不住全力出擊的想法了,聽了法饒的話后,他捋起衣袖,大聲宣布:“我出戰決心已定,如有再敢勸諫者,斬!”於是他集合起全部士兵出戰。結果,他上了胡人的當,跑進了胡人的包圍圈,數萬軍隊受到三面夾擊。一番苦戰之後,冉閔只與數十名騎士殺出重圍,連夜逃跑至鄴。
此戰,冉閔損失大臣、兵士共計十餘萬人,元氣大傷。
石祗本以為冉閔戰死,就命屬下劉顯帶領七萬兵馬連夜攻打鄴城。誰知劉顯離鄴城還有二十多里的時候,意外地遭到了冉閔的襲擊。原來,冉閔秘密逃走之後,迅速組織了一支軍隊,料定聯軍要來攻鄴,預先埋伏了起來。
劉顯毫無防備,大敗而逃,冉閔追至陽平,斬首劉顯軍隊三萬餘人。劉顯只聽說冉閔勇猛,這下親見親歷,心中十分畏懼,便秘密遣使請求投降。冉閔心存懷疑,不許。後來劉顯為了證明誠意,就悄悄殺了石祗,將石祗的首級送到冉閔跟前,冉閔這才相信了他。
由於劉顯的膽小自保,聯軍霎時間群龍無首,土崩瓦解。石祗一死,後趙徹底滅亡。

結果


冉閔
冉閔
冉閔人頭落地后,遏陘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蟲大起。七個月內,天旱不雨。慕容儁非常恐懼,以為是上天發怒,趕緊命人祭祀冉閔,封其為武悼天王。祭祀當天,又是天降大雪。
冉閔生前曾經遣使告東晉王庭說:“叛逆的胡人擾亂中原,如今我已消滅他們,如果能共同征伐的話,請派軍隊來。”東晉最終沒有答覆,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而在冉閔死後的第二年,東晉就誕生了《蘭亭集序》,王羲之的這部名篇婦孺皆知,卻很少有中國人記得冉閔是誰。

史書記載的後趙殺胡令


殺胡令
殺胡令
《晉書載記第七石季龍下》——龍驤孫伏都、劉銖等結羯士三千伏於胡天,亦欲誅閔等。時鑒在中台,……鑒曰:“卿是功臣,好為官陳力。朕從台觀卿,勿慮無報也。”……閔、農攻斬伏都等,自鳳陽至琨華,橫屍相枕,流血成渠。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胡人或斬關,或逾城而出者,不可勝數。使尚書王簡、少府王郁帥眾數千,守鑒於御龍觀,懸食給之。令城內曰:“與官同心者住,不同心者各任所之。”敕城門不復相禁。於是趙人百里內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門。閔知胡之不為己用也,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職悉拜牙門。一日之中,斬首數萬。閔躬率趙人誅諸胡羯,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豺狼所食。屯據四方者,所在承閔書誅之,於時高鼻多須至有濫死者半。《資治通鑒卷第九十八》——(石)閔、(李)農……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仗者斬。胡人或斬關、或逾城而出者,不可勝數。……閔……下令城中曰:“近日孫、劉構逆,支黨伏誅,良善一無預也。今日已后,與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之。敕城門不復相禁。”於是趙人百里內悉入城,胡、羯去者填門。閔知胡之不為己用,班令內外:“趙人斬一胡首送鳳陽門者,文官進位三等,武官悉拜牙門。”一日之中,斬首數萬。閔親帥趙人以誅胡、羯,無貴賤、男女、少長皆斬之,死者二十餘萬,屍諸城外,悉為野犬豺狼所食。其屯戍四方者,閔皆以書命趙人為將帥者誅之,或高鼻多須濫死者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