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內斯特·盧瑟福
英國著名物理學家
歐內斯特·盧瑟福(英語:Ernest Rutherford,1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知名為原子核物理學之父。學術界公認他為繼邁克爾·法拉第之後最偉大的實驗物理學家。
盧瑟福首先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證實放射性涉及從一種元素到另一種元素的嬗變。他又將放射性物質按照貫穿能力分類為α射線與β射線,並且證實前者就是氦離子。因為“對元素蛻變以及放射化學的研究”,他榮獲1908年諾貝爾化學獎。
盧瑟福領導團隊成功地證實在原子的中心有個原子核,創建了盧瑟福模型(行星模型)。他最先成功地在氮與α粒子的核反應里將原子分裂,他又在同實驗里發現了質子,並且為質子命名。第104號元素為紀念他而命名為“鑪”。
1937年10月19日,歐內斯特·盧瑟福因病在劍橋逝世,享年66歲。
歐內斯特·盧瑟福
α粒子散射實驗
21歲
1919年,盧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轟擊氮核的實驗。他從氮核中打出的一種粒子,並測定了它的電荷與質量,它的電荷量為一個單位,質量也為一個單位,盧瑟福將之命名為質子。
他通過α粒子為物質所散射的研究,無可辯駁的論證了原子的核模型,因而一舉把原子結構的研究引上了正確的軌道,於是他被譽為原子物理學之父。由於電子軌道也就是原子結構的穩定性和經典電動力學的矛盾,才導致玻爾提出背離經典物理學的革命性的量子假設,成為量子力學的先驅。
1905年
有個外號叫“鱷魚”
歐內斯特·盧瑟福
搖身一變成為“化學家”
1908年,盧瑟福獲得該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他對自己不是獲得物理學獎感到有些意外,他風趣地說:“我一個搞物理的怎麼就得了個化學獎呢?”“這是我一生中絕妙的一次玩笑!”
傑出的學科帶頭人
盧瑟福還是一位傑出的學科帶頭人,被譽為“從來沒有樹立過一個敵人,也從來沒有失去一位朋友”的人。在他的助手和學生中,先後榮獲諾貝爾獎的竟多達12人。1922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玻爾曾深情地稱盧瑟福是“我的第二個父親”。科學界中,至今還傳頌著許多盧瑟福精心培養學生的小故事。
是我製造了波浪
盧瑟福
最後一個土豆
1895年,在農場挖土豆的盧瑟福收到了英國劍橋大學發來的通知書,通知他已被錄取為倫敦國際博覽會的獎學金生。盧瑟福接到通知書後扔掉挖土豆的鋤頭喊道:“這是我挖的最後一個土豆啦!”
身後哀榮
盧瑟福的實驗室被後人稱為“諾貝爾獎得主的幼兒園”。他的頭像出現在紐西蘭貨幣的最大面值——100元上面,作為國家對他最崇高的敬意和紀念。
桃李滿天下
當人們評論盧瑟福的成就時,總要提到他“桃李滿天下”。在盧瑟福的悉心培養下,他的學生和助手有多人獲得了諾貝爾獎:
1921年,盧瑟福的助手索迪獲諾貝爾化學獎;
1922年,盧瑟福的學生阿斯頓獲諾貝爾化學獎;
諾貝爾獎章
1927年,盧瑟福的助手威爾遜獲諾貝爾物理獎;
1935年,盧瑟福的學生查德威克獲諾貝爾物理獎;
1948年,盧瑟福的助手布萊克特獲諾貝爾物理獎;
1951年,盧瑟福的學生科克拉夫特和瓦耳頓,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1978年,盧瑟福的學生卡皮茨獲諾貝爾物理獎。
有人說,如果世界上設立培養人才的諾貝爾獎金的話,那麼盧瑟福是第一號候選人。
這是我一生中碰到的最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好像你用一顆15英寸大炮去轟擊一張紙而你竟被反彈回的炮彈擊中一樣。很生動地敘述了湯姆遜模型碰到的困難,即原子不可能是質量均勻分佈大小為1埃的球。
科學研究,除了物理就是集郵。在盧瑟福的時代僅物理學形成了嚴密的體系和理論架構,而其他科學如生物學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分類和猜測的階段。
社會科學能夠得到僅是:一些可以,另一些不可以。即認為社會科學是描述性的,是分類性的。
不要讓我看到任何人在我們(物理)系裡談論宇宙。
如果你的實驗結果需要一個統計員,那你就需要重新設計一個實驗了。好的實驗應當是明晰,清楚的。不過今天大型實驗所獲得的數據不但需要統計員,還需要大型計算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