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長橋街道的結果 展開

長橋街道

上海市徐匯區轄街道

長橋街道位於上海市中心城區的西南部,東至黃浦江,南臨淀浦河,西以桂林南路、老滬閔路與凌雲街道相鄰,北靠滬杭鐵路,與漕河涇鎮相望。長橋因橋而得名,原為石板橋,架在淀浦河上,橋身不長卻橫跨兩縣,故名“長橋”長橋街道的前身是上海縣龍華鄉和梅隴鄉的部分轄區長橋街道的社區建設理念“以人為本”長橋街道現有31個居委會,有16個居民小區創建成市級“文明小區”,17個居民區創建成區級“文明小區”,各種特色小區19個。

2020年5月,獲得“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社區”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長橋因橋而得名。長橋原名清河橋,始建於南宋隆興年間(公元1163-1164年),800多年來曾數次修繕。清代,橋之南屬華亭縣,橋之北屬上海縣,因該橋橫跨兩縣,故民間稱之為“長橋”。1976年,因開挖淀浦河,長橋港被填沒,橋也隨之拆除。
徐匯區長橋街道成立於1985年6月。街道位於上海市徐匯區的西南部,東起黃浦江,南臨淀浦河,西至老滬閔路,北迄嘉陵路、羅城路、龍吳路、張家塘港。轄區總面積5.87平方公里,佔全區面積(54.8平方公里)的10.71%,常住戶籍人口86112人,戶籍居民39749戶,佔全區常住人口數(86.7萬人)的9.9%,街道現有居委會31個。長橋作為居住型社區,許多資源優勢得天獨厚,轄區內有上海植物園、上海體育職業技術學院、上海中學等名園、名校。

社會


長橋街道在社區建設和發展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理念,突出居住型社區的要求和特點,持續推進“溫暖、平安、宜居、快樂”四大工程,致力於將長橋建設成為文明、溫馨的和諧家園。通過實施溫暖工程,使遇到困難的長橋人得到及時關愛;通過實施平安工程,使長橋人的安全感明顯提升;通過實施宜居工程,使社區的環境更好,更適合長橋人的居住生活;通過實施快樂工程,使長橋人的文化生活更豐富,精神生活更富足。街道在社區建設中取得了豐碩成果,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基層低保規範化建設典型單位”,被國家人口計生委授予“中國人口早期教育暨獨生子女培養示範基地”,被上海市政府評為“文明社區”、“平安社區”和“和諧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