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溪街道

重慶市轄街道

茄子溪街道,隸屬於重慶市大渡口區,地處大渡口區中南部。

1962年,成立茄子溪街道;1995年1月,茄子溪街道由九龍坡區劃歸大渡口區。截至2020年6月,茄子溪街道下轄11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茄子溪正街3號。

2011年,茄子溪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23.7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4億元;財政總收入1374.5萬元。

2021年,敦化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渤海街道人口為57604人。

歷史沿革


1962年,成立茄子溪街道,屬九龍坡區。
1995年1月,茄子溪街道划入大渡口區。

地理環境


茄子溪街道地處大渡口區中南部,東瀕臨長江,東南與巴南區魚洞街道隔長江相望,南與建勝鎮緊密相連,西與跳磴鎮接壤,北與八橋鎮相連,距大渡口區政府6.2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5千米,總面積4.6平方千米。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7年,面積3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茄子溪新街、豐收一村、豐收二村、豐收三村、長征一村、長征二村、制材一村、制材二村、制材三村、石棉一村、石棉二村、釣魚嘴、園林村、焦化村、金屬村、電業村、鐵運村、裝卸村、紡材村、伏鐵村20個居委會。
2010年6月,新雨社區劃歸建勝鎮后,茄子溪街道下轄新港、劉家壩、伏牛溪、陳家壩、濱江、園林、永豐、江州8個社區。
2011年,茄子溪街道下轄新港、劉家壩、伏牛溪、陳家壩、濱江、園林、永豐7個社區;下設57個居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茄子溪街道下轄11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茄子溪正街3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00104004002111園林社區
500104004004111陳家壩社區
500104004007111新港社區
500104004010111永豐社區
500104004011111劉家壩社區
500104004013121伏牛溪社區
500104004015111濱江社區
500104004023111惠豐社區
500104004024111江州社區
500104004025111興盛社區
500104004026111橋口社區

人口民族


2011年,茄子溪街道總人口20336人;另有流動人口3053人。總人口中,男性9268人,佔46%;女性11068人,佔54%;14歲以下2639人,佔13%;15—64歲15643人,佔77%;65歲以上2054人,佔10%;以漢族為主,達20239人,佔99.5%;有土家、苗、回、滿、彝、侗等16個少數民族,共97人,0.5%。2011年,茄子溪街道人口出生率3.0‰,人口死亡率11.6‰,人口自然增長率-8.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420.8人。
2021年,敦化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渤海街道人口為57604人。

經濟


2011年,茄子溪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23.7億元,比2010年增長21.2%;工業增加值8億元。2011年,茄子溪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4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9.8億元,比2010年增長281%;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3家,其中10億元以上的1家;有工業園區3個(元建工業園、茄子溪工業園、大正工業園)。
2011年末,茄子溪街道有商業網點91個,職工243人。2011年,茄子溪街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4億元,比2010年增長7.1%。
2011年,茄子溪街道財政總收入1374.5萬元,比2010年增長13.9%。
茄子溪街道
茄子溪街道

交通


成渝鐵路、210國道過境,設有火車站,有長江深水作業碼頭。茄子溪街道轄園林、陳家壩、新港、永豐、劉家壩、伏牛溪、濱江、新雨8個社區。1962年設置。1995年從九龍坡區劃入大渡口區。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茄子溪街道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323人,專任教師38人;小學2所,在校生945人,專任教師9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1所,其中初中部在校生698人,專任教師52人;高中部在校生1002人,專任教師64人,初中適齡人口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茄子溪街道教育經費達9573.1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48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茄子溪街道有科技人才83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25人,經營管理人才29人,技能人才14人,農村實用人才15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茄子溪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20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舞蹈《床前明月光》《手拉手心連心》《秀色》等;2011年,茄子溪街道放映惠民電影60餘場次,觀眾累計達5000餘人次;有文化中心1個,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公共圖書室8個,建築面積330餘平方米,藏書20000餘冊;還有籃球場、乒乓球場、羽毛球場、健身器材等文娛設施。2011年末,茄子溪街道有體育場地5處;71.4%的城市社區和63%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0.7%。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茄子溪街道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2個,病床140張;專業衛生人員101人。2011年,茄子溪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6萬人次,住院手術309台次,出院病人0.17萬人次;主要醫院有大渡口區第二人民醫院長征醫院。2011年,茄子溪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234.6/10萬;孕產婦死亡率為零,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為0.1‰、0.4‰。

社會保障

2011年末,茄子溪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559戶,人數876人,支出358.6萬元,比2010年增長2.3%,月人均331.2元,比2010年增長19.6%;城市醫療救助49人次,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171人次,支出6.3萬元,比2010年增長19.7%;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31人,撫恤事業費支出9.8萬元,比2010年增長18.3%。

歷史文化

茄子溪街道因境內原有一條小溪流過,小溪旁遍種茄子而得名。

城鎮改造

茄子溪街道
茄子溪街道
由於地處大渡口規劃中的釣魚嘴半島區域,街道分設之初就面臨著一大艱巨任務———危舊房改造。街道黨工委按照重慶市“兩江四岸”對釣魚嘴半島的規劃,未來這裡將成為重慶主城的中央商務區,比肩江北嘴朝天門。危舊房的改造不僅直接改善老百姓居住環境、提升居住品質,還將為茄子溪的蝶變打下堅實的基礎。2010年下半年,按照區里的規劃,街道按期啟動4個拆遷項目,拆遷居民2559戶,拆遷面積達13.2萬平方米。
危舊房改造涉及的群眾眾多,這其中肯定有群眾不理解或者存在財產分割等糾紛。如何順利地打好危舊房改造的攻堅戰?街道辦事處多為老百姓考慮問題。為方便老百姓,搞了流動簽約服務和糾紛調節服務;為了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為他們提供各項政策諮詢解答、過渡房的各種信息。對於特別困難的群體,進行幫扶救助。
與此同時,街道加大了各項民生投入,在社會保障方面發放“4050”人員社保補貼、低保金、低保慰問金、失業救濟金、大齡生活費等共計300餘萬元。在推動就業方面,通過組織“春風行動”開展“牽手工程”等措施積極開發就業崗位,幫助就業困難的1200餘人找到工作。各項民生保障工作也大力推動了危舊房改造。今年,街道的危舊改工作推進順利,創造了多個全區第一。
截至目前,茄子溪片區完成簽約1207戶,簽約率達99.42%。危舊房改造推動了“幸福茄街”的建設,在危舊改區域中總投資近1000萬元的濱江、新港社區公園和一個社區文化服務中心不日將屹立半島之上。

街道開發

釣魚嘴半島地處長江上游、三峽庫尾,位於主城西南,距解放碑28公里,與下游渝中半島首尾相連,遙相呼應。長江在此形成大拐彎,三面臨江環水,類似渝中半島,如一根巨大的拇指,斜緩地直插長江江心,是主城內唯一沒有開發的半島地形。隨著重慶市兩江四岸規劃的塵埃落定,茄子溪擁有的一處世界級的自然景觀———釣魚嘴半島,將在以後被打造成為重慶主城的中央休閑商務區(CRBD)和高端會議中心。
據披露的規劃設計方案顯示,釣魚嘴將呈“兩軸、兩片、一線、七中心”布局。“兩軸”,即東西主軸打造才智高地,建高檔辦公場所;南北主軸以國際會議中心為主。“兩片”,即北城南園格局,規劃有創智產業園、中心廣場、濱江公園三大主題園。“一線”,即貫穿釣魚嘴的成渝鐵路線。
“七中心”為太陽城中心、中心廣場、月亮灣廣場、會議中心、白居寺公園、釣魚嘴公園和濱江公園。這七個中心組成的片區,將支撐起釣魚嘴作為國際會議中心、高端居住區、休閑廣場和遊艇經濟的規劃定位。為了方便釣魚嘴片區出行,軌道交通二號線將直接延伸至半島內,並將停靠站點設置在白居寺公園附近。屆時,釣魚嘴半島將與江北嘴、朝天門形成三島三足鼎立、相互補充之勢。
茄子溪街道
茄子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