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者效應
建立者效應
建徠立者效應(founder effect,亦稱為奠基者效應、建立者效應或創始者效應、始祖效應)是遺傳漂變的一種形式,指由帶有親代群體中部分等位基因的少數個體重新建立新的群體,這個群體後來的數量雖然會增加,但因未與其他生物群體交配繁殖,彼此之間基因的差異性甚小。這種情形一般發生於對外隔絕的海島,或較為封閉的新開闢村落等。也可稱“定殖者效應”。
生態學上,由於取樣誤差,新隔離的移植種群的基因庫不久便會和母群相分歧,而且由於兩者所處地域不同,各有不同的選擇壓力,使建立者種群與母種群的差異越來越大。此種現象稱為建立者效應。
遺傳漂變:由於某種機會,某一等位基因頻率的群體中出現的出現世代傳遞的波動現象稱為遺傳漂變(隨機遺傳漂變)。通俗的講就是在排除自然選擇等一些不可抗因素作用,一個相對封閉的群體中,基因頻率低的基因型容易丟失,而高頻基因型則會逐步擴大優勢。
比如,當200名開拓者移居到某個小島,碰巧他們中很多人都是紅頭髮,那麼當小島上的人口增長到2000人時,他們當中紅頭髮的比例肯定比開拓者原來所屬的原始群體中的紅頭髮比例要高。所以,建立者效應能夠產生進化上的變化,在這一例子中,就是紅頭髮的基因將會增加。
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可以解釋此現象:在委內瑞拉的偏僻山村中,人們患上亨丁頓舞蹈症的幾率大大高於外界,因為帶有亨丁頓舞蹈症基因的一位始祖婦女在早期將自己的基因播撒在個別村民中,然而其後的歷史發展並沒有再介入新的基因,遂導致全村的人共享了這一病態基因。
由少數個體的基因頻率決定了它們後代中的基因頻率的效應,是一種極端的遺傳漂變作用。
由於種群變小,有害基因被清除,種群基因頻率與種群數量急劇減少前的基因頻率相差很大的現象。通常發生在那些種群數量先急劇減少,后又增加的種群中。
這兩種效應也會對種群的基因頻率產生影響。有時候從一個大種群中會分出幾個或幾十個個體,遷移到另一個地區,並且與原來的種群相隔離。在這種情況下,由這些分出去的個體而建立的新種群,其基因頻率與原來大種群的就不一定相同。如果這個種群中多數個體的基因型為AA,那麼,新種群中A基因的頻率就會大大增加。這就是說,新種群的基因頻率取決於開始的幾個或幾十個個體的基因型,而不管它們在選擇上是否有利。這就是建立者效應(也叫奠基者效應),它是遺傳漂變的另一種形式。例如,美國賓西法尼亞州的敦克爾人,他們是18世紀初從德國西部遷移過去的,習慣於族內通婚。調查發現,這些人的一些性狀的基因頻率就與德國西部人的有所不同。德國西部人中A型血的約佔45%,B型血和AB型血的都佔15%;而敦克爾人中A型血的則高達60%,而B型和AB型血的人卻只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