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馬尿泡的結果 展開

馬尿泡

藥物

馬尿泡是茄科植物馬尿泡乾燥的根。馬尿泡為寒性葯,味苦。歸胃經。有毒。馬尿泡的化學成分包括生物鹼、皂苷、萜類化合物等。其中,生物鹼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

簡介


● 正名:馬尿泡
● 英文名:Maniaopao
● 拉丁名:Przewalskia Tangutica Maxim
● 別稱:唐沖嘎保(白茛菪)、唐沖那保(黑茛菪)、唐衝浪盪則(花茛菪)、唐古特馬尿泡

功效與作用


● 馬尿泡具有鎮靜止痛、解毒殺蟲、消腫的功效。
● 馬尿泡可以用於治療熱性傳染病、炭疽病、白喉、胃腸道疼痛、痙攣性腹痛、皮膚病、癰腫瘡毒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如果您有馬尿泡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馬尿泡。
● 如果您正在使用碘化鉀或者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禁止服用馬尿泡;如果需要外用,使用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避免使用馬尿泡;如果需要使用,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兒童及年老體弱者使用馬尿泡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馬尿泡


● 馬尿泡可以煎汁內服,也可以入丸、散劑服用,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1~2克。
● 外用時,可取適量馬尿泡研粉,用冷開水調製后敷於患處,能治療瘡瘍、無名腫毒、皮膚瘙癢等。

溫馨提示

● 馬尿泡有毒,用藥前請務必諮詢醫生。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和碘化鉀等藥物同時使用。
● 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馬尿泡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馬尿泡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馬尿泡有毒。
● 過量服用或誤服可能會引起中毒反應,嚴重時可導致死亡。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立即停用,並送往醫院急救。
● ● 口乾舌燥
● ● 吞咽困難
● ● 嘔吐
● ● 腹痛
● ● 面頰及周身潮紅
● ● 心跳加快
● ● 煩躁不安
● ● 站立不穩
● ● 昏迷
● ● 譫語
● ● 痙攣
● ● 呼吸困難

我該如何選購馬尿泡


● 馬尿泡主要產自新疆、青海、甘肅、四川等地。
● 馬尿泡具有如下特徵:
● ● 馬尿泡一般為暗棕色或淡棕黃色的長圓柱形,稍稍彎曲。主根的根頭下部或離根頭幾厘米處常常分為2~3枝,有細小的縱向縱紋以及許多淺色橫向突起的皮孔。
● ● 質地堅脆,折斷時有粉塵,斷面為類白色至黃白色,粗糙且疏鬆,皮部非常薄,形成棕色層環,木部比較寬廣,有許多放射狀的裂隙。種子近腎形稍扁,長約3毫米,寬約2.5毫米。表面黑褐色,有蜂窩狀突起,馬尿泡氣味清淡,品嘗時味苦。
● 存放於通風、乾燥的地方。

溫馨提示

● 馬尿泡有毒,請從正規藥店及醫療機構購買和使用。

含馬尿泡的中成藥有哪些


● 復方手參丸:有溫腎助陽的功效,主要用於腎陽不足、陰精虧虛、遺精、陽痿、失眠、健忘。
● 十三味馬藺散:具有消炎利尿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睾丸腫大等。
● 紅龍鎮痛片:具有醒腦開竅、通絡止痛的作用,可用於瘀阻腦絡導致的血管神經性頭痛、偏頭痛。
● 秘訣十三味紅花散:有清熱鎮痛、涼血、殺蟲的功效,能治療頭痛、腦炎、熱性腦部疾病等。

馬尿泡和馬齒莧功效一樣嗎


● 馬尿泡是茄科植物馬尿泡的乾燥根,馬齒莧是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乾燥的地上部分。兩者的功效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
● ● 馬尿泡和馬齒莧都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都可用於治療癰腫瘡瘍、皮膚病等。
● ● 馬尿泡還有鎮靜止痛、殺蟲、消腫的作用,可用於熱性傳染病、炭疽病、白喉、胃腸道疼痛、痙攣性腹痛等;馬齒莧有涼血止血、止痢的作用,可用於熱毒血痢、崩漏下血、便血、痔血等。

用藥誤區


● 誤區:馬尿泡有刺鼻的氣味
● ● 馬尿泡是茄科植物馬尿泡的乾燥根及種子,氣味比較清淡,沒有刺鼻味。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3]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4] 李經緯。中醫大辭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
● [5] 王竹鑫,章遒榮。袖珍中藥安全速查手冊。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