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古建築群
恭城古建築群
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瑤族自治縣。恭城是隋唐古縣城,歷史上留下的古建築群有文廟、武廟、會館、祠堂等。縣城西印山的文廟始建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原址在城北鳳凰山,明、清時屢毀屢建,廟址最後遷今址,佔地3600平方米,建築為磚木結構,照壁、欞星門、泮池、義路、碑亭、大成殿、鄉賢祠、名宦祠、崇聖祠等布局,錯落有序。
物質文化遺產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建築
廣西壯族自治區
恭城古建築群 VI-691
恭城古建築群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恭城瑤族自治縣。恭城是隋唐古縣城,歷史上留下的古建築群有文廟、武廟、會館、祠堂等。縣城西印山的文廟始建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原址在城北鳳凰山,明、清時屢毀屢建,廟址最後遷今址,佔地3600平方米,建築為磚木結構,照壁、欞星門、泮池、義路、碑亭、大成殿、鄉賢祠、名宦祠、崇聖祠等布局,錯落有序。恭城古建築群位於恭城瑤族自治縣拱辰街、太和街,建築群包括文廟、武廟、周渭祠、湖南會館等四座院落式布局的明清建築,分別形成“文”、“武”、“官”、“商”、“情”等濃郁的瀏覽氛圍。特別是建於明代的文、武兩廟,氣勢恢宏,蔚為壯觀,為恭城贏得"華南小曲阜"的美譽。廟內浮雕、石刻做工精巧,鏤空木雕工藝高超細膩,脊山彩陶人物花飾別具一格。
.
.
到了清代中後期,縣城內相繼建立福建會館、江西會館、廣東會館、湖南會館(歷史原因,現僅存湖南會館)。外省到恭城經商從藝的人日益增多,恭城一時間商賈雲集,百藝駢臻,成為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一方商埠。這些氣勢恢宏的廟宇,雕樑畫棟的會館,正反映了恭城物產的豐富,經濟的繁榮。在縣城,除文廟外每個廟宇及會館都有獨立的戲台。據資料記載,全縣的村鎮曾經有28座戲台,現有史可查的就有12座。這些戲台的構築,是一流工藝的代表,是經濟實力的象徵,是當時文化發展的物質載體。
.
外來先進文化的輸入,不但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也給恭城人帶來創新意識。文武兩廟比鄰而建,周王廟蜜蜂樓的精密巧構,在當時來說,可謂標領時尚。千百年來,對地域文化的垂愛很自然地形成保護意識,即使在“文革”時期,文廟也能避過一劫,它是廣西現存最大的宮殿式建築。如今,恭城把以“三廟一館”為核心區的精美古建築群,與生態旅遊有機結合,成為大桂林旅遊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有數萬遊客慕名前來觀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