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等於零
2010年吳冠中所著的文章
《筆墨等於零》內容簡介:吳冠中先生(1919年8月29日——2010年6月25日)不僅是中國現代傑出的畫家,而且是優秀的散文家。《吳冠中傳》的作者翟墨說:“吳冠中不僅有一支多彩的畫筆,而且有一支多思的文筆。”英國學者蘇立文說:“單憑他的文字就足以讓他在藝壇上佔有一席之地。”吳冠中本人也說:“我堅信,離世之後,我的散文讀者要超過我繪畫的賞者。”2010年3月,也就是吳冠中逝世前3個月,他在祝賀老友朱德群回顧展的賀詞中寫道:“心,沉於藝海;光,照耀寰宇。”“心沉藝海”也是吳冠中本人一生潛心藝術的精神寫照。藝術家只有經過“心沉藝海”的艱辛探索,才可能取得“光照寰宇”的輝煌成就。心靈只有沉潛到藝術海洋的深處,才可能發現別人難以發現的珍奇。吳冠中的繪畫展示了他心沉藝海探索的軌跡,他的散文記錄了他心沉藝海吐露的心聲。
《筆墨等於零》是吳冠中先生髮表過的一篇文章,當時發表后,在美術界就引起注意,還有人寫過《無筆墨等於零》來爭論,但僅限於美術界。後來,張仃先生就“筆墨等於零”問題予以了正面回應,發表了《守住中國畫的底線》一文,張仃先生繞開了一時難以說清又容易引起紛爭的筆墨問題,提出了高於筆墨的另一個層面上的重要問題,這就是中國畫的底線問題,也就是過去人們常常議論的什麼是中國畫的問題。這一問題的提出,同時也回答了筆墨問題的關鍵點。由於媒體的介入,使得這場兩位藝術家的藝術觀點的辯論逐漸升級為美術界的大討論,大爭論,範圍由此擴大,影響亦由此擴大。
吳冠中先生
我國傳統繪畫大都用筆、墨繪在紙或絹上,筆與墨是表現手法中的主體,因之評畫必然涉及筆墨。逐漸,舍本求末,人們往往孤立地評論筆墨。喧賓奪主,筆墨倒反成了作品優劣的標準。
構成畫面,其道多矣。點、線、塊、面都是造形手段,黑、白、五彩,渲染無窮氣氛。為求表達視覺美感及獨特情思,作者尋找任何手段,不擇手段,擇一切手段。果真貼切地表達了作者的內心感受,成為傑作,其畫面所使用的任何手段,或曰線、面,或曰筆、墨,或曰××,便都具有點石成金的作用與價值。價值源於手法運用中之整體效益。威尼斯畫家味洛內則(Veronese)指著泥濘的人行道說:我可以用這泥土色調錶現一個金髮少女。他道出了畫面色彩運用之相對性,色彩效果誕生於色與色之間的相互作用。因之,就繪畫中的色彩而言,孤立的顏色,赤、橙、黃、綠、青、藍、紫,無所謂優劣,往往一塊孤立的色看來是髒的,但在特定的畫面中它卻起了無以替代的效果。孤立的色無所謂優劣,則品評孤立的筆墨同樣是沒有意義的。
屋漏痕因緩慢前進中不斷遇到阻力,其線之軌跡顯得蒼勁堅挺,用這種線表現老梅干枝、懸崖石壁、孤松矮屋之類別有風格,但它替代不了米家雲山濕漉漉的點或倪雲林的細瘦俏巧的輕盈之線。若優若劣?對這些早有定評的手法大概大家都承認是好筆墨。但筆墨只是奴才,它絕對奴役於作者思想情緒的表達,情思在發展,作為奴才的筆墨手法永遠跟著變換形態,無從考慮將呈現何種體態面貌。也許將被咒罵失去了筆墨,其實失去的只是筆墨的舊時形式,真正該反思的應是作品的整體形態及其內涵是否反映了新的時代風貌。
豈止筆墨,各種繪畫材料媒體都在演變,但也未必變了就一定新,新就一定好。舊的媒體也往往具備不可被替代的優點,如粗陶、宣紙及筆墨仍永葆青春,但其青春只長駐於為之服役的作品的演進中。脫離了具體畫面的孤立的筆墨,其價值等於零,正如未塑造形象的泥巴,其價值等於零。
筆墨等於零
《筆墨等於零》序
輯一歲月留痕
水鄉青草育童年
父親
母親
家貧。個人奮鬥。誤人藝途
走出象牙塔關於前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的回憶和掌故
憶初戀
望盡天涯路記我的藝術生涯
漂洋過海留學生活回憶
而立與不惑五十至七十年代生活雜記
他和她……
土土洋洋洋洋土土油畫民族化雜談
邂逅江湖油畫風景與中國山水畫合影
生耶賣藝
藝海沉浮,深海淺海幾巡迴
三方凈土轉輪來:灰、白、黑
柳暗花明
風箏不斷線創作筆記
巴黎札記
霜葉吐血紅自己的心路歷程
我負丹青!丹青負我!
輯二風雲乍起
繪畫的形式美
造型藝術離不開對人體美的研究
關於抽象美
內容決定形式?
誰點頭,誰鼓掌
筆墨等於零
黃金萬兩付官司
毀畫
真話直說答《文藝報》記者問
我從民間來2010年3月20日答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陶詠白問
得失寸心知
輯三文中風景
風景哪邊好?油畫風景雜談
扎什倫布寺
太湖鵝群
長城
長江三峽與魯迅故鄉創作回憶
高昌遺址交河故城
兩個大佛
老樹
閑話畫竹
橋之美
觀瀑
獅子林
奔馬
雙燕(一)
雙燕(二)
嶗山松石(一)
嶗山松石(二)
老牆
歸鄉記
江南人家
故宅(一)
故宅(二)
房東家
且說黃山
養在深閨人未識~張家界是一顆風景明珠
西藏雜憶
大江南北
所見所思說香江
三看香港
藝途趣事(節選)
走近吳冠中(編后紀)
吳冠中先生不僅是中國現代傑出的畫家,而且是優秀的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