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

南朝梁蕭綱詩作

《雨後》是南朝梁詩人蕭綱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這是一首詠物詩。全詩對雨後的風、雨、雷、電等多種自然氣象現象,進行了生動描摹,頗具審美價值。

作品原文


散絲與山氣,忽合復俄晴。
雷音稍入嶺,電影尚連城。
雨余雲稍薄,風收熱復生。

作品賞析


從“雷音”句起的后四句,完整地描繪出暑天雨停後天氣的變化。“雷音稍入嶺,電影尚連城”以“稍”和“尚”生動再現了雨停之後“雷”與“電”並未完全消逝的狀態。“雨余雲稍薄,風收熱復生”二句,上句才言“雨余”,下句熱氣便隨著“風收”而再生,彷彿根本沒有“雨”存在過的痕迹。四句之內,語意的進展順暢而迅捷。

作者簡介


蕭綱(503--551)即梁簡文帝。字世纘,梁代文學家,南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北)人。武帝第三子。由於長兄蕭統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在位二年,大寶二年(551)為叛將侯景所殺。年四十九。追謚簡文皇帝。為太子時,常與文士徐摛、庾肩吾等過從,以輕靡綺艷文辭,描寫貴族荒淫生活,時稱“宮體詩”。開了唐人邊塞詩的先河。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梁簡文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