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微目鏡
測微目鏡
目尺是一塊可放在目鏡內隔板上的圓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確的等分刻度,有等分為50小格和100小格兩種,用以測量經顯微鏡放大后的細胞物像。由於不同顯微鏡鏡筒長度不同,或不同的目鏡和物鏡組合放大倍數不同,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實際長度也不一樣。因此,用目尺測量細胞大小時,必須先用台尺校正,以計算出在一定放大倍數目鏡和物鏡下目尺所代表的實際長度,然後才能用來測量細胞的大小。
測微目鏡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測微工具,用於組織的測量,內裝有目鏡測微器,與不同放大倍數的物鏡配合使用時,測微器的格值不同。測微目鏡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新型測微工具,它與測微尺相比,使用更方便,測微前不用做校對工作,去除了裝卸測微尺的麻煩,而且它的測量範圍大,有效測量範圍在0一10mm之間,不但可在不同型號的普通生物顯微鏡上使用,還可在倒置顯微鏡上使用。
JCW一測微目鏡由橫尺及其手輪、目鏡、主件三部份組成,橫尺上的刻度為0~10mm,即測微目鏡的有效測量範圍為0~10mm,橫尺上的手輪有0~99個刻度,旋轉手輪一圈即為1毫米,手輪上的一個刻度為10微米。目鏡有25X和15X兩種,可選用任一種使用。主件內有一標有“十”字的圓形玻片,它通過手輪上的螺釘隨手輪轉動而左右移動。
用測微目鏡置換顯微鏡目鏡,選定物鏡,移動標本,用測微目鏡調焦,使物象清晰后就可進行測定。現以測定枯草桿菌的大小為例說明,把枯草桿菌標本置於載物台上,用測微目鏡調焦,使菌體清晰,移動標本玻片和轉動測微目鏡,使測微目鏡內的“+”字標線的縱標線與被測菌體邊緣線重合,記下測微目鏡橫尺與手輪上的刻度數值,轉動手輪,使縱標線與菌體對應邊緣線重合,記下刻度數值,兩刻度數值之差,再除以物鏡放大倍數,就可得出結果。
a.在測定時,要一手把著測微目鏡的手輪,另一手把著測微目鏡主件,以防測微目鏡晃動,影響測定的精確度。
b.旋轉手輪時動手要輕、慢,否則控制手輪轉動的螺旋易損壞。
c.在旋轉手輪時,最好是同一方向旋轉,以減少間隙誤差。
調節測微目鏡,應先粗調測微目鏡、攝像頭與測微標尺的對應高度,使三者處於同一水平高度,再細調測微目鏡,把測微目鏡到測微標尺的物距與目鏡中的叉絲目距調整到同一個叉平面,在能看清叉絲的同時又能看清被測標尺。當攝像頭對準叉絲和測微標尺的像,測量系統即處於工作狀態。將加熱裝置接通電源,金屬管的溫度通過溫度感測器輸出,顯示在溫度測試儀上,測微目鏡叉絲坐標線與測微標尺刻度線則通過攝像頭傳輸到TV顯示屏上。當溫度達到25℃時,調節測微目鏡叉絲坐標線與測微標尺某一刻度線保持同一位置,隨著金屬管溫度的上升,利用測微目鏡叉絲坐標線跟蹤前面所選定的測微標尺刻度線,每隔10℃記錄一次測微螺旋讀數,直至溫度升至100℃切斷電。當溫度降至95℃時,重複以上操作,再記錄一組數據。測量時為了避免測微目鏡絲杠空程帶來的誤差,整個過程中手輪不能中途反轉。
移動式測微目鏡又稱螺旋測微計。它的精密度較高,結構較複雜,鏡中的固定標尺上有從0到8的刻度,此外還有2種可移動的位置指示線,一種具有雙平行垂直線和一斜置的十字線,另一種則具有雙平行垂直線和單垂直線,二者上下排列。目鏡的右側有1個千分尺頭,其上有100個刻度。千分尺頭從0起轉動1周,指示線恰好在標尺上走過1格。因此,標尺上的1格相當於千分尺頭上的100個刻度,使用時,將此目鏡尺放入鏡筒上端。必要時轉動目鏡上透鏡至目鏡內的標尺能清楚地看到為止。把載台量尺放在鏡台上,先用低倍鏡後用高倍鏡進行觀察,轉動目鏡使目鏡內標尺與載台量尺平行,並使目鏡標尺左端的0度線與載台量尺的1根長線對準重疊,然後用目鏡下方的螺絲釘把目鏡固定在鏡筒上。此時目鏡內標尺最右端的8刻度線通常並不與載台量尺的任何線重疊。轉動千分尺頭,使目鏡內的指示線由8刻度線向左移動至與近的最近一根載台尺長線重合時為止。讀出目鏡內標尺的大格數和千分尺頭上的刻度。如下例計算千分尺頭上每1刻度所代表的長度(校正值):
例如:採用測微目鏡(15×)及45×物鏡(鏡筒不伸長),進行測量:
載台量尺1大格(100μm)為目鏡量尺485刻度。所以,目鏡量尺1刻度長為:100μm÷485=0.206μm。
測量實物長度時,取去載台量尺,換上標本片,找到目的物后,轉動目鏡使鏡內標尺方向與目的物的測量方向一致,再轉動千分尺頭使指示線從右向左移動,分別記下十字線交叉點與目的物右端與左端重合時的讀數,取2個讀數之差,乘以校正值即得目的物的實際長度。如按上述條件進行測量:
指示線與目的物右端重合時讀數為416刻度;
指示線與目的物左端重合時讀數為370刻度;
讀數差為46刻度;
目的物長度為46×0.206=9.476μm≈9.5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