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區第一中學

公辦中學

濟南市長清區第一中學,又稱濟南市長清區文昌中學。學校位於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經濟發達的濟南市長清區文昌街道辦事處,學校創建於1904年,迄今已有110年的歷史。目前,學校分東、西兩個校區。東校區分南、北兩個校園:南校為高中部,北校為東校初中部;西校區為西校初中部。學校佔地361畝,建築面10萬平方米,學校現有100多個高初中教學班(新疆內高班),在校生6000餘人。

學校概況


創建現代化歷史名校濟南市長清第一中學創建於一九○四年,原名山東省立長清中學,近百年來,一代代一中人用心血和智慧凝聚了同心同德,甘為人梯,知難而進,勇攀高峰的一中精神,一中精神也鼓舞著一代代一中人奮鬥不止,把一中建設的更加美好。在區委,區政府的親切關懷與指導下,在全區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長清一中新校建設工程勝利竣工並投入使用長清一中新校佔地面積210畝,建築面積8萬平方米,共投資7000餘萬元,包括:(1)科技文化大樓,建築面積14470平方米,主要有: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中心、網路中心、藝術館等。(2)學生、教工餐廳,總建築面積6830平方米,可容納3000名學生同時就餐,並附有學生浴室和學生超市。(3)兩棟學生住宿,每間配有單獨衛生間、洗刷間和磁卡電話。(4)教學樓,60個教室,3個階梯教室,教師休息室,衛生間、走廊等,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還有五棟教工宿舍樓,學校廣場、噴泉、亭廊建設、園林綠化、運動場建設及配套工程等。長清一中新校已成為可容納60個高中班的高標準的、環境優美的寄宿制現代化學校。學校現有教職工400餘人,有省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100餘人,一級教師200餘人。多年來學校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升學率連年上升,特別是96年以來,教學質量與升學率穩步提高,共有10餘人考入名牌大學。2002年又創佳績,高考本科錄取400餘人,全國重點院校上線人數76人,全國名牌大學5人,重點大學上線率、藝體生錄取率均創歷史最高。為該區爭得了榮譽,贏得了社會及家長的認可。

學校簡介


濟南市長清第一中學位於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經濟發達的濟南市長清區,其源於1904年創建的縣立高等學堂,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目前,學校分東西兩個校區,佔地361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學校現有教學班110個(高中77個,初中33個),在校生6600餘人,教職工493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60餘人,一級教師180餘人。長清一中是省級規範化學校,濟南市重點中學,長清區窗口單位、教育龍頭學校。學校多次被評為山東省“文明單位”,十幾次被評為濟南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先後獲“先進基層工會”、“區校務公開先進單位”、“師德建設先進單位”、“文化藝術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文明標兵單位”、“省衛生單位”、“省級綠色學校”、“濟南市花園式庭院單位”等幾十項榮譽稱號。一中的廣大教職員工,堅守清貧,以苦為樂,“強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長天”,在開拓中求生存,在奮鬥中求發展,在拼搏中求進取,逐漸熔鑄成了“求真、求知、求嚴、求實”的校風,“嚴謹治學、認真負責、無私奉獻”的教風和“勤奮、紮實、認真、規範”的學風以及“同心同德、卧薪嘗膽、甘為人梯、勇攀高峰”的一中精神。學校在內部管理上,實現了幹部管理規範化,級部管理規範化,考核機制規範化,人事制度規範化,教師隊伍建設規範化,後勤服務規範化。在教育教學方面,確立了以生為本的主導思想,德育上形成了以“五自教育”為核心的德育體系,課堂教學確立了“主體教學”思想,創立了“十八字”教學方針,並實施了“分類”教學模式。通過長期實踐和探索,逐漸形成了“分類教學、分類輔導、分類評價、分類推進、全面提高”的“因材教育管理模式”,在立體多維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近幾年來,長清一中已向各高校輸送本科4000餘人。其中孔祥星、朱繼剛、段瑩、邊顯人同學考入清華大學,馬祿義、李強同學考入北京大學,路學良、劉天營同學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方彬、徐倩倩、劉磊等同學考入南開大學,另有多名同學被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等名牌大學錄取。2007年高考,長清一中文化課重點本科上線138人,音體美本科上線167人,本科上線800人,創歷史新高。長清一中的藝術特長教育成績更是一枝獨秀,王冠圖、劉開芳同學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王純、侯大偉同學考入中國美術學院,張子超、劉芳、武天慈同學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聶松同學考入南開大學,劉偉、胡連波同學考入四川美院,馬雯同學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段麗同學考入天津音樂學院,王季辰同學考入中央戲劇學院,殷躍同學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體育特長生培養也效果突出,李朋峰同學考入南開大學,潘鑫峰同學考入西安交大,李棟棟同學考入北京體育大學,齊波、李中成同學考入上海體育學院。校風正、學風濃、教風淳、特色明、質量高,長清一中已經成為鑲嵌在泉城西區大地上一顆閃亮的明珠,吸引著八方學子前來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