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文場

流行於廣西桂北官話地區傳統清唱藝術

廣西文場簡稱文場,又稱文玩子、小曲等。是流行於廣西桂北官話地區傳統清唱藝術,尤其是桂林、柳州、荔浦等地最為盛行。是廣西最有代表性和最具影響的傳統曲藝形式。文場音樂委婉纏綿,柔和抒情,二文場音樂分為:大調、小調、碼頭調、過場音樂等四個部分。

2008年6月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申報的“廣西文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遺產序號:780 Ⅴ-87。

歷史源流


三弦表演
三弦表演
清代道光年間,江蘇、浙江一帶的時調小曲傳入廣西,在流傳中逐漸與桂林方言融合,並受當地民歌、戲曲的影響,至清末逐漸形成了以桂林方言演唱的、具有桂北地方特色的廣西文場。它以唱為主,間有說白。
演唱形式為數人坐唱,有生、旦、凈、丑等行當之分,根據唱本中的人物來決定演唱人數,每人承擔一個角色。每個演唱者還要兼操一件伴奏樂器,主奏樂器為揚琴,另有琵琶、三弦、二胡、笛子、雲板、碟子等。也有化妝、穿戲裝演唱的,叫“文場掛衣”。五六十年代以後,隨著文場進入劇場走上舞台,表演形式出現了站唱,即演唱者一人手執雲板或碟子擊節演唱和配以小樂隊伴奏和有歌唱和舞蹈相結合的“走唱”。

特點特徵


揚琴
揚琴
廣西文場以唱為主,間有說白。文場的演唱形式有數人“坐唱”,兼司伴奏樂器;有以唱為主,一人演唱的“立唱”,還有唱做結合的“走唱”。此外,另有穿戲裝演唱的“文場戲”,叫做“文場掛衣”。廣西文場有生、旦、凈、丑等行當之分,根據唱本中的人物來決定演唱人數,每人承擔一個角色。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後,隨著文場進入劇場走上舞台,表演形式出現了站唱,即演唱者一人手執雲板或碟子擊節演唱和配以小樂隊伴奏和有歌唱和舞蹈相結合的“走唱”。
廣西文場音樂包括大調唱腔、小調唱腔、大小過門、引子、尾子和過場音樂。
大調唱腔有“越調”、“灘簧”、“絲弦”、“南詞”,稱為“四大調”,多用來演唱有故事、有人物、有唱、有白、韻散結合的成套腳本和單出唱本;“越調”擅表歡樂,“灘簧”宜表怨怒,“絲弦”常表衰思,“南詞”則適用於哭訴。
大調唱詞多為七言、十言上下句,小調多為倚聲填詞。器樂曲牌,俗稱過場音樂,有“一枝花”、“綺羅香”、“望妝台”等約20首,多由民間樂曲或姐妹戲曲移植過來。
其中除“南詞”外,均各有派生曲調,叫“垛字”或“垛子”、“課子調”,“垛字”節奏明朗,靈活性大,往往在唱詞過長唱段過多而情緒又需變化時應用。
小調唱腔有“寄生草”、“倒板槳”、“碼頭調”等50多個曲牌,多用來演唱描述一事一物的抒情短小段子,有時也以越調為主的大調曲本中穿插使用。大調唱詞多為七言、十言上下句,小調多為長短句,押韻和四聲平仄以桂林方言為準,唱時講究字正腔圓。每個聲腔曲調各有特點,在表達喜怒哀樂種種不同情感方面各有擅長,總的特點是柔和細膩而又含蓄。
伴奏樂器,以揚琴為主,加上琵琶、小三弦、胡琴,笛子(俗稱“五件頭”),後來又增加調胡、二胡,以阮代替一度使用過的月琴秦琴。擊節樂器除板鼓外,還有碟子等。
文場的藝術名家有清末的李子忠、金紫臣、章幼圃等。著名文場藝人王仁和在20世紀60年代對文場音樂革新有很多貢獻,創造了大調中南詞聲腔的“訴板”,加強了文場的藝術表現能力。

藝術流派


廣西文場著名唱家
廣西文場著名唱家
廣西文場藝術流派的形成,基本是以專業和業餘不同的演唱風格而劃分的。文場早期的職業藝人多為盲人,他們結合組成“玩子班”,或受雇為某一家人演唱,或拉著胡琴走街串戶賣唱,他們的唱腔樸實無華,被稱為“瞎派”。一些志同道合的業餘文場愛好者則組成“玩子館”或“文場社”,他們自唱自娛,並共同切磋技藝,唱腔追求華麗多彩,被稱為“光派”。廣西文場歷代著名唱家有李子忠、金紫臣、王仁和、劉玉英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把曲藝藝人組織起來,於1962年建立了桂林市曲藝隊,其中亦有文場藝人加入。為了發展廣西文場藝術,招收培養了新的一代文場演員,他們在王仁和、劉玉英的傳授指導下取得很大成績,著名者有何紅玉、陳秀芬、陽繼福、李偉群等。今天,廣西文場伴隨著美麗的桂林山水,以其傳統的藝術魅力,以新的內容和新的表現手段,展現在文藝舞台上。

唱腔分類


廣西文場的音樂唱腔分大調和小調兩類。大調有“越調”、“絲弦”、“南詞”、“灘簧”,俗稱“四大調”;小調有“疊斷橋”、“剪剪花”、“寄生草”等近50首。
表演
表演
“越調”擅表歡樂,“灘簧”宜表怨怒,“絲弦”常表衰思,“南詞”則適用於哭訴。
其中除南詞外,均各有派生曲調,叫“垛字”或“垛子”、“課子調”,“垛字”節奏明朗,靈活性大,往往在唱詞過長唱段過多而情緒又需變化時應用多用。
揚琴
揚琴
來演唱有故事、有人物、有唱、有白、韻散結合的成套腳本和單出唱本;小調唱腔現存有“寄生草”、“倒扳槳”、“碼頭調”等50多個曲牌,多用來演唱描述一事一物的抒情短小段子,有時也在以越調為主的大調曲本中穿插使用。大調唱詞多為七言、十言上下句,小調多為長短句,押韻和四聲平仄以桂林方言為準,唱時講究字正腔圓。每個聲腔曲調各有特點,在表達喜怒哀樂種種不同情感方面各有擅長,總的特點是柔和細膩而又含蓄。文場的伴奏樂器以揚琴為主,加上琵琶、小三弦、胡琴和笛子稱為“五件頭”,後來又增添了調胡、二胡,以阮代替了一度使用過的月琴、秦琴。擊節樂器除鼓板外,還有碟子、酒盅等。小調有“馬頭調”、“滿江紅”、“打掃街”、“罵玉郎”、“寄生草”等約50首,由於數量多、各有特色,加上大量襯詞襯腔可資運用,使小調色彩顯得更鮮明,更生動活潑。
大調唱詞多為七言、十言上下句,小調多為倚聲填詞。器樂曲牌,俗稱過場音樂,有[一枝花]、[綺羅香]、[望妝台]等約20首,多由民間樂曲或姐妹戲曲移植過來。

主要作品


廣西文場的傳統唱詞豐富,所唱曲目內容多取自明清的傳奇小說。成套的唱本有《玉簪記》、《白蛇傳》、《琵琶記》、《西廂記》、《紅樓夢》等作品,加上單出唱本《雙下山》、《王婆罵雞》、《東方朔上壽》等60出左右。段子有《武二探兄》、《醉打山門》、《貴妃醉酒》等近100個。新作品有《江竹筠》、《韓英見娘》、《江姐進山》、《灕水情深》等。
《白蛇傳》
《白蛇傳》
近年來創作了一些歌頌桂林山水風光的抒情小段,如《畫中游》、《仙境怎比我桂林》、《七星夜遊》等。
廣西文場代表曲目《武二探兄》,其唱腔結構是典型的小調曲牌連綴形式:〔揚州滿江紅〕—〔疊落金錢〕—〔疊斷橋〕—〔銀紐絲〕—〔剪剪花〕—〔倒板槳〕—〔安慶調〕—〔虞美人〕—〔琵琶玉〕—〔掐菜苔〕—〔馬頭調〕—〔罵玉郎〕—〔綉荷包〕—〔弋板〕—〔浙江滿江紅〕—〔揚州滿江紅〕。

傳承現狀


廣西文場歷代著名唱家有李子忠、金紫臣、王仁和、劉玉英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把曲藝藝人組織起來,於1962年建立了桂林市曲藝隊,其中亦有文場藝人加入。為了發展廣西文場藝術,招收培養了新的一代文場演員,他們在王仁和、劉玉英的傳授指導下取得很大成績,著名者有何紅玉、陳秀芬、陽繼福、李偉群等。
根據唱本中的人物來決定演唱人數,每人承擔一個角色。每個演唱者還要兼操一件伴奏樂器,主奏樂器為揚琴,另有琵琶、三弦、二胡、笛子、雲板、碟子等。也有化妝、穿戲裝演唱的,叫“文場掛衣”。參加這次演唱會的有桂林城區及荔浦、靈川平樂、柳州、宜州、羅城、融安等地的10支代表隊,共約100多人,演員中年齡最大的已73歲。一連三天演出的精彩節目,包括《玉簪記》《白蛇傳》《西廂記》等名劇選段,以及《畫中游》《七星夜遊》等小調。演出結束后,代表們還進行了學術交流,研討廣西文場的歷史和現狀,共商繁榮廣西文場之大計。

傳承意義


廣西文場伴隨著美麗的桂林山水,以其傳統的藝術魅力,以新的內容和新的表現手段,展現在文藝舞台上。廣西文場是廣西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6年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7日,國務院發布公告,廣西文場進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曲藝”項,編號為780Ⅴ-87,申請單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廣西人的義務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