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愁澗

《西遊記》中的地點

鷹愁澗是《西遊記》第十五回中小白龍被觀音菩薩救后等待唐僧的地方。

小白龍本是西海三太子,因縱火燒毀玉帝賞賜的明珠而被龍王上天告忤逆,要被斬首。后因觀音菩薩出面免於死罪,被下貶到蛇盤山鷹愁澗等待唐僧取經,後來小白龍腹中飢餒誤吃了唐僧的馬匹,被觀世音菩薩點化,摘了項下明珠,鋸角退鱗,化成白龍馬,皈依佛門,載著唐僧西天取經。

名字來歷


鷹愁澗收白龍
鷹愁澗收白龍
澗邪,深陡寬闊,徹底澄清,鴉鵲敢飛,清照形影,群鳥,擲,故鷹愁陡澗.........

原著描述


鷹愁澗收白龍
鷹愁澗收白龍
伏侍唐僧,,臘寒,朔凜凜,滑凍凌凌,懸崖峭壁崎嶇,迭嶺層巒險峻。藏,遙聞唿喇喇聒耳,:“悟空,是那裡水響?”行者道:“我記得此處叫做蛇盤山鷹愁澗,想必是澗里水響。”說不了,馬到澗邊,三藏勒韁觀看,但見:
涓涓寒脈穿雲,湛湛清波映紅。
聲搖夜雨聞幽谷,彩發朝霞眩太空。
千仞浪飛噴碎玉,一泓水響吼清風。
流歸萬頃煙波去,鷗鷺相忘沒釣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