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市博物館

阜陽市博物館

安徽省阜陽博物館創建於大躍進的1958年,是國內較早建立的地、市級綜合性歷史博物館。六十年代初,在有關部門的建議下,展覽館改名為阜陽歷史博物館,1963年郭沫若老先生應邀題寫了“安徽省阜陽專區博物館”館名。

2018年9月,經中國博物館協會決定同意阜陽市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截至2018年,阜陽市博物館藏品12.5萬件,珍貴文物2580件套,其中國家級一級文物47件套、二級文物230件套、三級文物2303件套。藏品主要特點是以地方歷史文物為主,品類較為齊全,可分為古生物化石、青銅器、陶瓷器、竹簡、玉石器、書法繪畫等十幾類。

發展歷史


原阜陽專區博物館坐落阜陽市人民路中段,佔地面積數萬餘平方米,臨街一座四千多平方米的展覽大樓。阜陽博物館建館初期,曾舉辦各種展覽上百次,其中《阜陽地區出土文物展覽》曾轟動一時,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新的阜陽博物館在國家計委、國家文物局、省文化廳、阜陽地方政府的聯合支持下,於1988年國慶前夕建成,它位於阜陽市新區清河中路,佔地面積一萬平方米,主樓建築面積三千多平方米,內設九個展廳,中間局部三樓為文物庫房,面積約一百五十平方米。
1958年,阜陽市博物館建設完成,內設陶瓷器、汝陰侯等九個專題展。
1963年,郭沫若應邀題寫“安徽省阜陽專區博物館”館名。
1988年,國家計委、國家文物局、省文化廳、阜陽地方政府的聯合投資,在市清河中路選址重建新館,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
2008年3月,阜陽市博物館開始免費向社會開放。
2009年,阜陽市博物館增設“歷代青銅鏡精品廳”、“玉器廳”兩個專題展廳。
2017年3月,阜陽市博物館新館開建,位於中清河西側、八里松路北側,總用地面積約3.4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9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為3萬平方米,計劃2020年底對外開放。
2019年7月1日,阜陽市博物館在合肥召開新館展陳設計方案第一次專家論證會。

建築布局


阜陽市博物館老館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主樓建築面積3050平方米,展廳面積1700平方米,內設九個展廳,中間局部三層。2009年增設了“歷代青銅鏡精品廳”、“玉器廳”二個專題展廳。

場館特色


阜陽市博物館新館造型以方形幾何體作為主基調,極像石頭裂成兩瓣后,中間露出一塊玉石。建築立面提取阜陽蘭亭碑刻文化意象,在表皮上刻畫出蒼勁有力的文化符號,建築為仿漢風格中軸對稱形式。

館藏文物


● 主要文物
商代,高50.5、口徑45、腹深41.5、足徑24厘米。
1957年阜南朱寨小潤河北岸出土,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龍虎紋青銅尊
龍虎紋青銅尊
尊侈口束頸,寬肩,有三龍頭伸出肩外,龍身蜿蜒於肩部,尾部各有一條小龍張口相隨,龍頭下各有一條扉棱,直達腹底,腹部被分割成三組浮雕畫面。每組畫面主題都是一隻雙身老虎,伸頭張牙咧嘴,虎口下銜著一位裸體文身、雙臂上舉、下肢蹲坐似蛙形的人體,兩旁配以象首紋。高圈足,有三個十字鏤孔,足的下部三面飾獸面紋。龍頭與虎頭是預先鑄成,再放進外范進行整體二次澆鑄,尊體外壁凸出的花紋內模都凹進去,使尊體厚薄一致。
戰國郢大府銅量:
戰國時期,高12、口徑11.5厘米,鳳台縣廢品收購站揀選。
圓筒形,平底。通體光素無紋,器身中部有一環形銴,銴左側陰刻銘文:“郢大府之敦”。容積1110毫升。
商周獸面紋觚:
商代,通高28.1、口徑17、足徑9.3厘米,潁上縣岳其尉先生捐獻。
飲酒器,圓唇,腹部細長,高圈足,造型修長雅緻,全器中部以下出棱。頸飾焦葉紋附以其他動物紋飾裝飾,服飾饕餮紋,用夔紋裝飾眉毛。圈足飾兩組饕餮紋、蟬紋,以雲雷文為底紋。此觚紋飾複雜奇麗,以主題紋飾、輔助紋飾和底紋組合而成。
商銅饕餮紋分檔鼎:
商代,口徑17.7、高22.1厘米,蚌埠合作社揀選。
唇口,直耳,分襠三柱足,鼎足上飾變形蟬紋。器體底紋為雲雷文,主體為三組饕餮紋。
商“酉”字銅爵:
商代,高25、牛尾長16.3、口寬8厘米,潁上縣趙集出土。
卵形腹,三棱高足。兩菌狀柱在口沿流折后,面飾勾雲紋。龍首銴,與一足垂直。相對腹處刻有篆字“酉”。腹飾獸面紋。
戰國銅虎鈕錞於
戰國時期,高41、口徑16.5~17.5、底徑20~24厘米,渦陽縣龍山公社徐廣樓出土。
直口,短頸,豐肩,腹內收,底稍外撇,中空,無底。頂正中有一虎鈕,腹部對稱飾有圓形渦紋,底部飾一周弦紋

文化活動


● 活動建設
阜陽博物館建館以來,先後舉辦過《阜陽文明歷史展》、《阜陽改革開放二十年成果展》、《阜陽五十年成果展》、《阜陽文物精品展》、《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文物展》、《館藏青銅精品展》等大型展覽近百次。其中《阜陽文物精品展》內容包括“陶瓷精品廳”、“西漢汝陰侯墓出土文物展”、“女郎台墓群出土文物展”、“明、清字畫廳”等。
2017年10月,阜陽市博物館開展廉政作品展覽活動。
2018年2月28日,阜陽市博物館舉辦猜燈謎活動。
2019年1月18日—2019年3月20日,阜陽市博物館舉辦“江東風采”水墨寫生館際交流作品展。
2019年03月23日—2019年05月20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鳳陽鳳畫作品展在阜陽市博物館開展。
2019年10月18號,阜陽市博物館將開展《泥塊捏出土生命,五彩塑出真靈魂》趙氏泥人作品展。
● 圖書出版
2017年11月,《阜陽博物館·文物集萃》出版。

所獲榮譽


1996年,阜陽市博物館《阜陽文物精品展》被評為“安徽省優秀陳列展”。
2018年,阜陽市博物館被定級為第三批國家二級博物館。

參觀信息


參觀須知
● 門票
門票免費。
● 開放時間
1、5月1日—10月31日每周二至周日9:00-20:30,19:30后停止進館。
2、11月1日—次年4月30日每周二至周日9:00-20:0019:00后停止進館。
3、每周一(法定節日、小長假及黃金周除外)、除夕、正月初一閉館。
交通線路
● 地址
阜陽市博物館位於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清河東路339號。新館位於城南新區雙清灣公園東北側。
基本陳列
阜陽博物館已過不惑之年,四十年來,阜陽博物館舉辦過數百次各種展覽,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弘揚歷史文明,對人民施實愛國主義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最近四年來,我們舉辦的重要展覽有:革命傳統教育的《紅岩魂》、《迎港歸名人書畫展》、《阜陽文明歷史展》、《阜陽改革開放二十年成果展》、《阜陽五十年成果展》、《阜陽文物精品展》、《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出土文物展》、《提倡科學文明、反對落後愚昧》、大型圖片展、《館藏青銅精品展》等。其中《阜陽文物精品展》被評為“安徽省優秀陳列展”它包括四個部分:青銅器、玉雜器、瓷器、汝陰侯墓展廳,展出藏品二百多件,參觀人數近萬人,展覽得到專家及觀眾好評。

考古發現


雙古堆一、二號漢墓
1977年7月,阜陽博物館與安徽省文物工作隊共同發掘了阜陽西郊的雙古堆一、二號漢墓。兩墓墓主是第二代汝陰侯、西漢開國功臣夏侯嬰之子夏侯灶和他的妻子。該墓早期被盜,槨頂坍塌,但出土文物仍很豐富,還發現一塊被砸緊壓實的竹筒。為了揭剝、整理、研究這批竹筒,阜陽博物館與中國文物研究所(原古文獻研究室)聯合成立了整理組,歷經十多個春秋,包括十餘種古籍,有《蒼頡篇》、《詩經》、《周易》、《年表》、《刑德》、《日書》、《呂氏春秋》、《說類雜事》、《莊子》等。其中有的是很有價值的佚書,有的是目前還有傳本的最早的本子,有的使我們對研究古書源流、真偽和時代有了新的認識。阜陽漢筒的出土被稱為“文化史上的大事”,早已蜚聲學術界。阜陽漢筒還以優美的書法聞名於世,為古代書法藝術寶庫提供了實物資料。

未來展望


阜陽博物館作為省、市兩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過全館職工的努力工作,正日益成為阜陽市宣傳精神文明建設的一扇窗口,為“三個文明”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