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雙峰駝
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阿拉善雙峰駝,內蒙古阿拉善盟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阿拉善雙峰駝集產絨毛、產肉、產奶、產特產、役用等多種經濟形狀於一體,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有相當一部分牧民完全依靠養駝為生,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同時阿拉善雙峰駝在邊防巡邏、發展民族文化及體育競技和特色旅遊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阿拉善雙峰駝,與其它駱駝相比,外形更加高大,抗逆性強,更適合荒漠草原的生存環境,而且,阿拉善雙峰駝是最好的駝絨原料,駝奶、駝肉也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2011年08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阿拉善雙峰駝”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20年7月,第二批175個中國地理標誌四年內將受到歐盟保護,阿拉善雙峰駝在列。
阿拉善雙峰駝體質結實,肌肉發達,頭高昂過體,頸長呈“乙”字形彎曲,體形呈高方形,胸寬而深,背短腰長,膘滿時雙峰挺立而豐滿,四肢關節強大,筋腱明顯,蹄大而圓。毛色多為杏黃或紅棕色。分為沙漠型駝、戈壁型駝兩種生態類型。
阿拉善駝的體質大致可分為粗糙緊湊型,細緻緊湊型和結實型等3種,外形呈高方型,個體大小中等,頭短而寬,眼大明亮;胸深而寬,背短腰長,四肢細長,關節強大,筋腱明顯。全身有七塊角質墊,分佈於胸、肘、腕、膝等部位。雙峰呈圓錐狀挺立,高為30—40厘米,峰間隔為30—40厘米。乳房小呈四方形。
成年公駝平均體高為173.83厘米、平均體長148.35,平均胸圍219.24厘米,平均管圍20.53厘米,平均體重430.96千克;母駝平均體高為169.32厘米,平均體長142.81厘米,平均胸圍209.43厘米,平均管圍18.11厘米,平均體重414.49千克。
阿拉善雙峰駝役用性能良好,是乘、挽、馱的良好役畜。挽載重可達1噸,馱運175千克,日行程35千米,單人騎乘,日可行53千米。
駝肉是一種含動物性蛋白質較高的瘦肉型肉類。肌纖維雖較粗,但無異味,又由於駱駝的脂肪沉積,絕大部分是在兩峰和腹腔兩側,皮下脂肪很少,肌纖維間更少。肉質含水率在76.1%左右,蛋白質含量大於20.8%,脂肪含量在2.2%左右。駱駝肉益氣血,壯筋骨,潤肌膚,主治惡瘡。其駝峰味甘勝溫無毒,具有潤燥、祛風、活血、消腫的功效。而駱駝奶性微熱,具有滋補、安神、養陰、解毒之功效,可用於百病之後恢復期的身體虛弱以及除硫酸銅以外的其他毒物造成的中毒。
內蒙古阿拉善盟地形呈南高北低狀,平均海拔900—1400米,地貌類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湖盆、起伏灘地等,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氣候條件影響。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分佈特徵,由東南向西北依次分佈有灰鈣土、灰漠土、灰棕漠土。在湖盆和低洼地區有鹽鹼土和沼澤土。著名的巴丹吉林、騰格里、烏蘭布和三大沙漠橫貫全境,陰山余脈與大片沙漠、起伏灘地、剝蝕殘丘相間分佈。
黃河流經阿拉磺酸鈉左旗烏素圖、巴彥木仁蘇木,在境內流程達85千米,年入境流量300多億立方米。額濟納河是盟內唯一的季節性內陸河流,發源於祁連山北麓,流至巴彥寶格德水閘分二支。西為木仁高勒,注入西居延海;東為額木納高勒,夏季分數支,注入東居延海、京斯田淖爾和沙日淖爾。額濟納河在盟境內流程200多千米,年流量10億立方米。賀蘭山、雅布賴山,龍首山等山區許多衝溝中一般有潛水,有些出露成泉。在三大沙漠中分佈有大小不等的湖盆500多個,面積約1.1萬平方千米,其中草地湖盆面積1.07萬平方千米,集水湖面積400多平方千米。這裡綠草如茵,湖水蕩漾,被稱為沙漠中的綠洲,是良好的牧場。
阿拉善雙峰駝
從歷史上考證,遠在5000年前,阿拉善地區就已經開始馴養駱駝。阿拉善雙峰駝作為一個古老的原始品種,在進行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獨特的適應荒漠草原的生物學特徵。
阿拉善駱駝總數曾佔中國駱駝總數的三分之二,為阿拉善贏得了“中國駝鄉”的讚譽。阿拉善雙峰駝是荒漠地區特有的畜種資源,經過長期的隨機選育,成為獨具特色的地方良種。
蒙古族養駝習俗源遠流長。在歷史悠遠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駱駝在為人類做出卓越貢獻的同時,也成為了人類最忠實的夥伴。鑒於駱駝對人類的貢獻,蠻荒時代的游牧人視駱駝為天賜之神物,把駱駝的形象用以供奉可溯源於舜。蒙古族祭駝,是流傳於蒙古族牧駝群眾中的一種集宗教信仰、傳統生產、人文思想為一體的民間活動。在雙峰駝產區最具代表性的是阿拉善蒙古族祭駝,祭兒駝是區域性的組織活動,一般在寺廟集中舉行。生活在大漠戈壁的蒙古人是馴服、使用駱駝最早的民族,他們不僅把駱駝用於生產、生活中,而且把駱駝引入競技比賽,形成了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蒙古族賽駝。
20世紀80年代,阿拉善雙峰駝數量達到頂峰,為25萬峰。其後,由於阿拉善草原乾旱、人類活動頻繁、過度放牧等因素,草場大量退化,生態環境急劇惡化,阿拉善雙峰駝大量死亡,種群數量不斷下降,平均每年以近萬峰的數量減少。
1990年,阿拉善雙峰駝由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命名。
2015年,首屆“大美阿拉善雙峰駝”攝影展在阿左旗舉辦。
2017年,阿拉善左旗雙峰駝保護區建立了80個駱駝選育核心群和120個保種基礎群並進行掛牌、建檔立卡、保種繁育等工作,使雙峰駝這一優勢畜種資源保護和選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雙峰駝數量出現了一定增長。
2003年,阿拉善盟雙峰駝存欄僅6.5萬峰。
2012年,阿拉善雙峰駝有7.54萬峰。
2008年,阿拉善左旗雙峰駝保護區和保種場被確定為國家級保護區和保種場。
阿拉善雙峰駝肉
阿拉善雙峰駝主要產自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阿拉善盟,地域保護範圍包括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額濟納旗等三個現轄行政區域。包括巴彥浩特鎮、額肯呼都格鎮、達來呼布鎮等23個蘇木鎮。盟境西與甘肅省酒泉市、張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銀市相連,東南隔賀蘭山與寧夏中衛市、吳忠市、銀川市、石嘴山市相望,東北與巴彥淖爾市、烏海市、鄂爾多斯市接壤,北與蒙古國交界。地理坐標;東經97°10′—106°52′,北緯37°21′—42°47′之間,總面積27萬平方千米。
2020年7月,第二批175個中國地理標誌四年內將受到歐盟保護,阿拉善雙峰駝在列。
阿拉善雙峰駝是國家遺傳資源保護品種,由於其生理特性獨特,所以其飼養方面也與其他動物截然不同。
(1)傳統的遠距離放牧飼養:阿拉善雙峰駝是唯一能長期生活在阿拉善荒漠、半荒漠地區的家畜。由於植被稀疏且不規則,不可能集中飼養盒繁殖駱駝,這些地區也往往不適合飼養其他家畜或從事農業生產,並且駱駝的採食完全不同於牛和綿羊,牧駝絕不會產生過牧現象。駝群不斷地移動著,而且駱駝對每種植物只採食一小部分,即使在植被極差的地區,駱駝也從不吃光所有的牧草。因此,一般飼養駱駝都採取傳統的遠距離放牧方式。
阿拉善雙峰駝
駱駝的圍欄飼養是以放牧和半放牧為主,一般精飼料補飼量少,只是在部分條件較好,有儲備草料的地方,在草質不佳和孕駝較瘦弱時,給予少量精飼料。一般多的達3千克,少的0.5—1千克。帶羔母駝每天可補喂優良的豆料和禾本科牧草5—6千克,混合精飼料2—4千克,以及適量的食鹽和鈣麟,有條件的地方最好補喂胡蘿蔔或大麥芽1.5—2千克,在鹽生性草很少或缺乏的地區,尤應注意補鹽,通常一峰成年駱駝一晝夜以補給100克鹽為宜。另外可在圍牧地區引種適應性強,營養價值高的植物,如梭梭、沙竹蘆葦、沙蒿子、藜料。菊料、刺葉柄棘豆、蒙古包得寧等。
(2)飲水:駱駝飲水量相當大,飲水速度也相當快,在一分鐘內能飲水10—20升,不到10分鐘能飲到100—120升,幾乎占其水分體重的1/3。乾渴的時候,駱駝能一次飲水130升,駱駝從飼料中攝取的水分量因季節、牧草以及牧場的不同而異,在秋季放牧時,駱駝每天的飲水量為4.5升,在春季每天增至13升;山谷牧場中,駱駝每天從牧草上能獲得24升水;而在鹽鹼草地放牧時,每天甚至可達30升,駱駝及使採食干飼料,秸稈和精料,缺水10天或10天以上也不會受影響,從10月到翌年5月,植物中有許多水分,這時駱駝飲水量較少。
阿拉善雙峰駝農產品地理標誌歸阿拉善盟地域內阿拉善雙峰駝養殖經營者共同所有。阿拉善雙峰駝養殖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阿拉善雙峰駝”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駱駝可以閉著眼睛在風中慢慢地行走,從容地走出風暴,卻不會迷失方向。阿拉善的牧民悉心地觀察過,在昏天黑地的風沙里,除了駱駝,沒有其他動物敢頂風邁出一步。駱駝在風暴中準確定位,無誤前行,得益於它們好的耐力和頭腦中辨識方向的記憶。如果沙漠的風持續許久不知道疲倦,駱駝會用自己的身體給主人做成屏障,用蹄蹼刨用嘴拱一個大坑讓主人躲避,它則側卧在坑邊擋住遮天蓋地的風暴。如果沒有人,一群駱駝會卧成一個圈,借用彼此的腋窩,等待著風沙走遠。動物學家研究發現,阿拉善的雙峰駝有雙重或三重眼瞼和濃密的長睫毛,這些分層而布的眼瞼和濃密的睫毛能錯落有致地在眼睛閉合時,形成一道安全的屏障,擋住肆虐的風沙,保護眼睛不受絲毫傷害。駱駝鼻子的功能很完善,不僅能嗅得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以外的水草信息,而且能在沙塵飛舞的時候,可以任意調整氣息把鼻孔像大門一樣關合自如,把飛到鼻孔前的每一粒細小的沙粒拒之門外。無情的風暴、粗野的沙粒,在駱駝這些柔軟、開閉自如的屏障跟前無計可施,最終消失在浩渺茫茫中。以柔克剛、適者生存的處世哲學,在駱駝的生活中被運用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
駱駝的記憶力驚人,它能在沙暴中不迷失方向,是因為它們在晴空和好的日子裡,會把眼睛睜得很大,把世界無巨細地納入認知和記憶中,還能把方圓一二百平方千米的地形景物一一納入心中。它超強的記憶與平時多看相關,看多了,便會用自己的思維來辨析,多看了自然加強了記憶,也就明白了世界的諸多道理,也就學會了與人類共存、為善,由此也懂得了人類的哲學。
在阿拉善高原上傳唱著一則關於駱駝的愛情故事。遠古一峰雄壯的兒駝(壯年種駝)心愛的一峰白色的母駝在它抵禦狼群侵略回來時不見了,永遠告別了它。聽說在它與狼群奮死搏鬥的時候,母駝被商人販賣到遙遠的以東地界。這峰公駝奔跑著、咆哮著苦苦尋找自己的“愛人”,當它得知,心愛的母駝已經遭遇不幸,驟然駐足向著東方的地界痛哭哀鳴,這個奔騰的姿勢不知保持了多少年。歲月流逝,滄海桑田,造山使者被駱駝的故事或者愛情的精神而感動,既而隆地為山,兒駝飆揚的神情即刻凝為一尊壁畫風景,供世人瞻仰,這就是阿拉善的一處頗為神奇的自然景觀“公駝峰”,也是關於駱駝愛情的最好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