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普作家協會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的前身是成立於1979年8月的中國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1990年6月,更名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該協會以科普作家為主體,並由科普翻譯家、評論家、編輯家、美術家、科技記者,熱心科普創作的科技專家、企業家、科技管理幹部及有關單位自願組成的全國性、學術性、非營利性的社會組織。

徠據2018年6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官網顯示,協會下設24個專業委員會或工作委員會;全國共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除外)成立了科普作協;全國一級的會員人數約為3700人,省市一級的會員約3萬餘人。

歷史沿革


1978年6月,中國科協在上海召開了全國科普創作座談會,茅以升華羅庚于光遠、劉述周、高士其董純才、王子野、王文達、溫濟澤、王麥林、章道義等科教出版界領導人和科普作家、編輯家300多人發起成立了“中國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籌委會。
1979年8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
1984年1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1990年6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經中國科協批准,更名為“中國科普作家協會”。
1999年12月,在北京召開了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2007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
2012年10月,在北京召開了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2016年12月,在北京召開了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2017年12月1日,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七屆三次理事會在合肥召開。
2018年4月13日,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七屆四次秘書長工作會議在中國科普研究所419會議室召開。

組織體系


機構設置

• 最高權力機構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
(一)審議上屆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二)制定和修改協會章程;
(三)選舉和罷免理事會理事;
(四)決定名譽職務的設立和人選;
(五)決定協會的工作方針和任務;
(六)制定和修改會費標準;
(七)決定終止和其他重大事宜。
• 執行機構
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協會開展日常工作,對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
(三)籌備召開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和除名;
(六)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設立、變更和註銷;
(七)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協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制度;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 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科普作協
據2018年6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官網顯示,協會下設24個專業委員會或工作委員會;全國共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除外)成立了科普作協。
專業委員會或工作委員會:基礎科學與高技術專業委員會、國防科普委員會、組織工作委員會、科普翻譯專業委員會、科學傳播專業委員會、農業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科學文藝專業委員會、少年兒童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科普美術專業委員會、醫學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工業科普創作專業委員會、科普影視創作專業委員會和科普攝影專業委員會等。

組織會員

據2018年6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官網顯示,協會擁有全國一級的會員人數約為3700人,省市一級的會員約3萬餘人。
• 會員分類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種類包括:個人會員、學生會員、單位會員。
一、個人會員
凡擁護協會章程,願意參加協會活動、按期繳納會費,並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可加入協會,成為個人會員。
1. 在科普創作領域取得一定成績,發表過一定數量(出版作品3種以上或播發短篇作品10篇以上)並具有較高質量的科普作品的創作者;
2. 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的學識水平,並編髮有相當數量、有較大社會影響的科普作品的編輯和編導人員;
3. 科普創作成績突出,水平較高,在全國性科普評獎或其它類似級別評獎活動中獲一、二等獎的作者、譯者和責任編輯;
4. 熱心倡導、支持科普創作的領導幹部、科技專家、企業家、出版家和成績顯著的組織工作幹部;
徠5. 熱心科普創作並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作家、美術家、攝影家、編輯家以及為協會的繁榮和發展做出顯著貢獻者,可由協會常務理事會直接發展為會員或授予榮譽會員稱號。
二、學生會員
在科普寫作及科技發明等方面有突出成績的在校大學生,可申請入會為學生會員。
三、單位會員
同協會工作有關並願意參加和支持協會活動的科技、教育、新聞出版、工商等企事業單位及依法登記的社會團體,可申請入會為單位會員。
• 入會退會
一、入會的程序
(一)個人會員
1. 提交本人入會申請書;
2. 經協會兩名以上會員介紹,或協會相關專業委員會或省、自治區、直轄市科普作家協會推薦;
3. 經協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審核認定;
4. 由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頒發會員證。
(二)學生會員
1. 提交本人入會申請書;
2. 經所在學校相關部門推薦;
3. 經協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審核認定;
4. 由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頒發會員證。
(三)單位會員
1. 提交入會申請書;
2. 經協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審核認定;
3. 由協會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頒發會員證。
二、退會說明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協會,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連續兩年不交納會費或不參加協會的活動,視為自動退會。會員如有嚴重違反協會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 權利和義務
一、會員享有的權利
(一)個人會員
1. 協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2. 參加協會舉辦的活動;
3. 獲得協會服務的優先權;
4. 對協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5. 會員的科普創作活動和科普作品受協會的支持和保護;
6. 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二)學生會員
1. 參加協會舉辦的活動;
2. 獲得協會服務的優先權;
3. 對協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4. 會員的科普創作活動和科普作品受協會的支持和保護;
5. 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三)單位會員
1. 協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2. 選派代表參加協會組織的活動;
3. 優先取得協會有關學術資料和刊物;
4. 該單位有關的學術、技術問題或有關業務,可要求協會優先承接諮詢或委請組織專家(作家)進行指導;
5. 該單位根據科研、教育、創作、編輯、出版等發展需要,可要求協會協助舉辦培訓班;
6.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二、會員應履行的義務
(一)個人會員
1. 遵守協會章程,執行協會決議;
2. 維護協會合法權益;
3. 積極從事科普創作,參加協會組織的學術交流活動;
4. 完成協會交辦的工作;
5. 按時交納會費。
(二)學生會員
1. 遵守協會章程,執行協會決議;
2. 維護協會合法權益;
3. 積極從事科普創作,參加協會組織的學術交流活動;
4. 完成協會交辦的工作;
5. 按時交納會費。
(三)單位會員
1. 遵守協會章程,執行協會決議;
2. 按時交納會費;
3. 完成協會委託的工作;
4. 維護協會合法權益;
5. 單位會員在每年年終要向協會彙報當年有關的活動小結和翌年活動計劃,也可通過協會專業委員會、協會委託的省級協會提交彙報材料。

業務資產

• 業務範圍
(一)開展科普創作、培訓、學術交流等活動,發現和培養科普創作人才,發展壯大科普創作隊伍。
(二)組織編創科普精品,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技知識,倡導科學方法,以增強全社會的科技意識,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
(三)通過主辦、合辦或協辦科普雜誌,報紙科普專刊、專欄,廣播、電視科普節目,科普畫廊、科普展覽等科普宣傳陣地,為會員提供更多發表科普作品的平台,繁榮科普創作。
(四)通過辦好會訊,開展科普評論、徵文和競賽等活動,推動和指導科普創作,促進科普創作水平和科普作品質量的提高。
(五)擴大協會、會員與社會的聯繫,滿足公眾對中國科普作協及其會員、作品、成果的探求;及時反映、反饋科普市場的供需情況。
(六)及時向黨和政府反映科普作家們的意見、要求和建議,爭取黨和政府對科普創作事業的關心和支持,並接受黨和政府的委託,開展有關科普創作的調查研究和理論探討。
(七)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促進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
(八)依照有關規定經批准,開展表彰獎勵活動。
(九)與中國國內的科技、教育、新聞出版等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合作編創科普作品或共同開展科普宣傳活動。
(十)舉辦其他與協會宗旨相符的事業和服務活動。
• 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撥款和項目經費;
(三)政府部門的資助和項目經費;
(四)中國國內外的資助和捐贈;
(五)在核准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和服務的收入;
(六)利息;
(七)其他合法收入。

建設成就


論壇活動

• 繁榮科普創作、助力創新發展
2017年6月25日,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以“搭建科普科幻全產業鏈交流平台探索”為主題的“繁榮科普創作、助力創新發展”系列沙龍第三期在成都時光幻象俱樂部舉辦。
• 科普演講家
2017年8月1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科普演講專業委員會承辦的“科普演講家”系列主題沙龍首場活動,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古人類研究所舉行,中科院地理所楊汝榮講了《神奇的青藏高原》、國土部地調局發展研究中心張晶講了《中國最美的丹霞地貌》、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周武講了《航天放飛中國夢》。三位專家每人進行45分鐘演講后都有15分鐘互動交流,與會者參與研討和評論。
• 海峽兩岸科普論壇
2017年8月28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參與主辦的第十屆海峽兩岸科普論壇開幕式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科普、科技界的15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論壇以“科普,創新與永續發展”為主題。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黨委書記、副理事長王康友作了題為《適應網際網路時代的特徵,轉變科普理念的行為方式》的首場主旨報告。

報刊資源

據2018年6月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官網顯示,協會主辦的學術期刊有《科普作家通訊》、《科普創作》和《生物技術世界》。
1、《科普作家通訊》(內部季刊)
《科普作家通訊》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刊,是全國性科普類學術期刊,是以報道中國科普創作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總結科普創作經驗,探索科普創作規律,繁榮科普創作,提高科普創作水平,不斷培養科普寫作隊伍為主的科普學術理論性期刊,同時也為全國科普界進行學術交流、發表原創作品提供平台。
2、《科普創作》(季刊)
2016年6月,原協會刊物《科技與企業》正式休刊,《科技與企業》更名為《科普創作》雜誌,增加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為主辦單位,並由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作為出版單位。復刊后的《科普創作》首刊於2017年6月份出版,以刊登科普科幻作品評論及原創作品為主,反映協會會員和科普創作愛好者的創作新成果,以及科普科幻創作產業發展態勢。
3、《科學故事會》(雙月刊)
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和中國科普研究所主辦的《科學故事會》雜誌是一本面向初中生和小學中高年級,以原創科學故事閱讀和寫作為主的刊物;該刊主要欄目有【大家小傳】、【我是大作家】、【少年書友會】、【歷史上的科學】、【有問必答】、【畫中有話】、【我的動植物朋友】、【前沿科技】。

人才培養


獎項設置

• 優秀科普作品獎
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批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特設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該獎為中國科普創作領域的最高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用於表彰獎勵全國範圍內優秀科普作品的作者和出版製作機構。
• 王麥林科學文藝創作獎
“王麥林科學文藝創作獎”由中國科協原黨組成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創建人之一——王麥林先生捐資100萬元成立的“王麥林科學文藝創作獎勵基金”資助設立。“王麥林科學文藝創作獎勵基金”旨在鼓勵科普作家更多更好地創作優秀科學文藝作品。

科普教育

• 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
2017年10月21日至22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上海科普作家協會、北京果殼互動科技傳媒有限公司協辦的2017年度“科普科幻青年之星計劃”,是按照中國科普作家協會《2017年度“科普中國-青年科普科幻文創”培訓方案》安排,在上海舉辦的第一期青年科普科幻文創培訓活動,培訓內容包括專家主題分享講座、專家與學員就培訓主題做互動交流,赴上海科創中心基地、科普場館參觀考察等。
• 全民科學閱讀
2018年6月2日,由中國科普作家協會主辦的“全民科學閱讀”活動,以“提升科學素質,啟迪智慧人生”為核心目標;活動依託中國科普作協23個專業委員會的科普作品資源和作家資源,通過全國29個省級科普作協聯動,將優秀科普作品帶到基層,將科學寫作引入學校,將科學閱讀推廣到社會。
• 中國科普作家網
“中國科普作家網”是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的官方網站,也是會員與會員、會員與科普創作愛好者之間進行創作交流的平台,由協會秘書處於2004年創立。
網站的主要欄目有:協會動態、科普作家、新書推薦、科普圖書、法律法規、科普作品等。網站設立專人進行日常維護,網頁每周都有新內容更新,並在全國各省市科普作協建立了通訊員隊伍,以保證信息來源的及時和準確。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徽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徽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徽是以協會英文名縮寫字母CSWA為主組成的圖案。

學會宗旨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照國家的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團結組織科普作家等熱心科普創作的人士,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構建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繁榮科普創作,不斷壯大中國的科普創作隊伍,提高中國的科普創作水平服務。

社團領導


現任領導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第七屆理事會領導
職務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職稱工作單位
理事長周忠和1965年1月院士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
副理事長王晉康1948年11月高級工程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科幻作家
王康友1964年3月研究員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
馮偉民1960年5月研究員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所科普部主任
湯書昆1960年6月教授中國科技大學科學傳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
吳岩1962年12月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楊煥明1952年1月院士、研究員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理事長
鄭永春1977年3月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崔麗娟1968年2月研究員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濕地研究所所長
顏寧1977年11月教授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
秘書長陳玲1973年9月研究員中國科普研究所科普創作研究室主任
參考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名譽會長:茅以升、高士其、董純才、溫濟澤、成思危、宋健、王麥林、章道義、張景中
理事長:董純才、溫濟澤、葉至善、張景中、劉嘉麒、周忠和

所獲榮譽


2020年12月,被評為2020年度創作聯絡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