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中學

位於江蘇省興化市

江蘇省興化中學(Jiangsu Province Xinghua Senior Middle School)簡稱“省興中”,位於江蘇省興化市,是由興化市教育局舉辦的江蘇省重點中學、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

學校前身是清道光十四年創建的“文正書院”,1926年開始新式辦學;1980年,被省政府確定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

截至2014年末,學校佔地約200畝,總建築面積為50912平方米;有專任教師304人,其中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江蘇省名教師1人,教授級高級職稱2人,省特級教師6人;學生3400多名(2010年4月數據);校友中有5人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5人成為共和國將軍。

歷史沿革


興化中學
興化中學
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江蘇省興化中學前身“文正書院”創建,位於原 縣丞署。
1926年,開始新式辦學,易名為“興化縣立初級中學”;
其後,學校又先後更名為“蘇中二分區興化中學”“蘇皖邊區第二行政區興化中學”“蘇皖二分區聯合中學”“興化中學”“蘇北興化中學”。
1953年,江蘇省政府教育廳、財政廳發文,將學校命名為“江蘇省興化中學”;
1980年,經省政府批准,學校被定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之一。
2004年,學校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
2012年,被江蘇省教育廳、省科協授予第二批“江蘇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榮譽稱號,成為泰州市普通高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
2014年被江蘇省科協表彰為“江蘇省2013年度十佳科技創新學校”。
2014年8月26日,在江蘇省第四屆青少年發明家評選頒獎大會上,江蘇省興化中學獲“江蘇省青少年發明家搖籃”榮譽稱號(全省共十個單位獲此殊榮)。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截至2010年4月,學校有實驗樓、電教樓、生物館、語音室、微機房、多媒體教室、信息化中心、圖書館、報告廳、體育館等教育教學館室。各實驗室按規定標準配置了實驗儀器設備。學校擁有雙向閉路電視網、校園廣播通訊系統和校園區域網。每個教室都配備了電視機、液晶投影儀、視頻展示台、網際網路終端介面等電教設備,每個教室也都配置了筆記本電腦。圖書館藏現代書籍11.56萬多冊,生均47.14冊,另有線裝書1700多冊。

辦學規模

截至2010年4月,學校佔地約200畝,總建築面積為50912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5%。有69個教學班,3400多名學生。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末,學校有專任教師304人,均達本科以上學歷。教師中有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江蘇省名教師1人,教授級高級職稱2人,省特級教師6人,泰州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7人, 泰州市名教師4人,“泰州市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教壇新秀”40多人。
江蘇省名教師:任祖鏞
江蘇省特級教師:任祖鏞、曹伯高、姚平、經志俊、孫慶、趙長河、沈玉榮
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姚平、經志俊

對外交流

學校分別於德國、英國、日本等國的高級中學建成友好關係。2013年開始,與英國奧爾頓學校建成較為穩固的友好合作關係,並定期安排師生互訪。截至2015年,興化中學的蘇教國際班、中英國際班已經培養了20多位學子進入中國國外一流高校深造。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 高考成績
2003年高考,學校熊潔同學獲泰州市高考文科狀元;
2004年高考,學校朱榮芳同學榮獲江蘇省高考文科狀元;
2007年高考,學校一學生取得687分、全省第49名的成績,被北大元培學院錄取;
2006年高考,學校學生本二以上進線人數537人;
2007年高考,學校學生本二以上進線人數升至646人;
2008年高考,學校學生本二以上進線人數達到853人,其中重點本科415人,楊丹靈、杭千里同學考取清華、北大,朱璇、楊希同學被南京大學文科強化班提前錄取(全省僅招收27人)。
2012年高考,學校共有1300多人達高考本科工作線,其中,本二進線1005人,在泰州市10所四星高中學校中位居第二,比2011年增加87人,增幅9.4%,其中達本一線以上430人,比2011年增加114人,增幅36%;繼兩位同學提前保送清華、北大之後,又有許璐榮等3人達清華、北大錄取線。
2013年高考,學校共有860多名同學進入本二分數線,本二進線率比2012年凈增8個百分點,本一進線率比2012年凈增6個百分點,其中張四維、王今昌、高明馨、陳偉、莊園5名同學進入江蘇省前200名,張四維(411分,全省第21名)、王今昌(407分全省第55名)2名同學進入江蘇省前100名,高分段人數創歷史新高。
2013年高考自主招生,江蘇省興化中學繼趙田傑等12位同學被清華、浙大、上海交大、南大等名校提前和保送錄取后,在全國高校名校自主招考及三大聯盟招考中又創佳績,再次躋身省市先進行列。全校共有42人次在“985”院校中獲得優秀資格、有112人次在“211”院校中獲得優秀資格。
2014年高考,繼周逸飛同學被清華大學預錄取,程玉璜等5名同學被南京大學提前錄取之後,4名同學進入全省前300名,8名同學進入全省前500名。提前錄取批次兩名考生進入全省前30名,分列全省第6名和第26名。高水平飛行學員最高分列全省前列、泰州第一。全校本一、本二進線數816人,進入本科工作線965人,本二以上進線率較2013年增長6個百分點。
2015年高考,學校本科達線人數1031,被清華大學錄取1人,本一達線數406人,較2014年增長4個百分點;本二達線數912人,列泰州市所有四星級高中第三名,較2014年增長6個百分點;與去年相比,390分以上人數增加7人,380分以上人數增加一倍,22名同學達南大及以上院校錄取線.
• 學科競賽
2001至2004年,學生中有300餘人次在省級以上各類競賽中獲獎,其中獲全國一等獎13人次,省特等獎1人,一等獎75人次。
2007年至2008年,該校有39名學生獲得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科的奧賽二等獎以上獎次,其中一等獎19人次。
2007年,化學奧賽有4人獲省一等獎,生物、信息技術奧賽也有11名同學獲得省一等獎。
2014年,在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中,周逸飛同學獲全國一等獎,成績位列全省第三、泰州第一名,入選江蘇省省隊;何立鵬同學獲全國一等獎,位列泰州第二名。另有12名同學獲省一等獎。在全國中學生生物競賽中,顧思鑒、謝宇兩名同學獲全國一等獎,並進入江蘇省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集訓隊,進入省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集訓隊人數位列全省第三。在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中,省興化中學有23名同學獲江蘇省一等獎。
截至2014年末,學校有18人獲得全國一等獎,7人進入江蘇省隊,3人進入國家集訓隊。
在2015年全國高中生物聯賽中,我校有4人獲省一等獎,10人獲省二等獎。在全國高中生數學聯賽預賽中,我校高二(17)班單逸同學獲泰州市唯一滿分,列省市第一名,另有56名同學獲得複賽資格;化學學科有45人獲複賽資格。
• 素質教育
江蘇省教育廳主辦的“江蘇省高中生作文大賽”繼2001年獲首屆一等獎的第一名后,從2001年到2014年,興化中學選手共有13人榮獲一等獎、特等獎(自2005年起設立),其中5人進入全省前十名,2人榮獲冠軍。至此,興化中學創造了全省唯一的“省高中生作文大賽“十四連勝”。
類別時間 學生/團體賽事名稱參賽作品/項目獲獎情況
作文 2009年戎甜兒江蘇省第六屆“中學生與社會”現場作文大賽特等獎
2008年 楊希等四位同學江蘇省首屆“高考作文”杯高中生現場作文大賽決賽特等獎
 2007年楊希“鎮中杯”江蘇省第七屆高中生作文大賽現場決賽特等獎第一名
 2007年杭千里第十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科技創新楊勇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錦標賽冠軍
冶曉莉“希望杯”全國青少年航空模型比賽冠軍
楊佳川江蘇省電子技師製作大賽特等獎
2007年謝建涯等4人WRO世界機器人奧林匹克競賽省一等獎
2014年朱文鵬、吳柏祥、王忠傑、李政、卞華康妮等同學第八屆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4枚,銀獎8枚,銅獎3枚
2014年朱文鵬“汽車智能防撞控制裝置”項目最高獎“寶鋼青少年發明獎”
2014年 邵湛第四屆江蘇省青少年發明家評選“智能選程節水器控制系統”
省一等獎(金牌)
獲得“江蘇省青少年發明家”榮譽稱號獎
2014年郭金虎、陸光華、楊健指導第2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生活感測器智能控制系列實踐活動全國二等獎
2014年 興化中學校科技活動中心第25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生活感測器智能控制系列實踐活動江蘇省一等獎
 2014年劉伯鈞第25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校園P2.5播報系統環境科學項目省一等獎
 2014年沈超第25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剎碟回收能量裝置工程學項目省一等獎
棋類比賽 2014年 江蘇省第五屆中學生棋類比賽 高中組團體冠軍,並獲得道德風尚獎 
2014年張婧嫻江蘇省第五屆中學生棋類比賽女子國際象棋組冠軍
 2014年 徐必君江蘇省第五屆中學生棋類比賽男子國際象棋組冠軍
 2014年 楊睿江蘇省第五屆中學生棋類比賽 女子中國象棋組冠軍
2014年李霞健江蘇省第五屆中學生棋類比賽女子國際象棋組亞軍
 2014年 徐必君江蘇省第七屆中學生棋類比賽國際象棋(男子組)第一名
2014年袁典江蘇省第七屆中學生棋類比賽(女子組)第一名
2014年楊睿、顧晨璐江蘇省第七屆中學生棋類比賽中國象棋(女子組)第一名、第三名
2014年夏志成、郭德建、卞楷文江蘇省第七屆中學生棋類比賽中國象棋(男子組)第二、三、四名
谷笑冰同學多次參加省、全國和國際女子國際象棋比賽,成績均名列前茅,已是國際象棋國際女子特級大師,中央電視台國際象棋欄目講解人。
江蘇省興化中學選手勇奪江蘇省第五屆中學生棋類比賽高中組團體冠軍,學校國際象棋隊在前四屆省中學生棋類比賽中獲團體冠軍一次、團體亞軍一次(前兩次未設團體獎),同時有十多人獲得單項比賽冠軍。
江蘇省第七屆中學生棋類比賽中,興化中學代表隊再創佳績,獲得總團體亞軍、中國象棋高中組團體冠軍、國際象棋高中組團體亞軍。
學校被評為“江蘇省科技教育特色學校”,學生有近80件作品在省創新大賽中獲獎,有36件學生作品獲得國家專利。
2014年,第25屆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申報的青少年優秀科技實踐活動《生活感測器智能控制系列實踐活動》獲得江蘇省一等獎(指導老師:郭金虎、陸光華、楊健)。

教師成績

2012年泰州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郭金虎
郭金虎老師發明的《感測器智能控制應用研究平台》,獲得了輔導員項目科教製作類省一等獎;
郭金虎老師發明的“感測器智能控制應用研究平台”獲第29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科教製作項目全國二等獎;郭金虎老師獲得本屆大賽科技輔導員最高獎“全國十佳科技教師”榮譽稱號。
2007年至2008年,徐玉荃、王亞珺獲省“葉聖陶杯”論文大賽一等獎,王雲龍等多名教師參加全國、江蘇省、泰州市課堂教學大賽獲一等獎、二等獎。
興化市首批名師工作室新一輪組建興化中學基地揭牌儀式隆重舉行,語文、數學、英語、生物、科技(創客)五個名師工作室落戶興中。

學校榮譽

據學校官網2015年7月顯示,學校先後榮獲“江蘇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單位”、“江蘇省德育先進單位”、“江蘇省電化教學先進單位”、“江蘇省教育科研實驗基地”、“江蘇省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貫徹落實體育衛生兩個條例先進單位”、“江蘇省示範家長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安全文明單位”“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活動五星級先進集體”、“江蘇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江蘇省2013年度十佳科技創新學校”、“宋慶齡少年兒童科技發明示範基地”、“江蘇省青少年發明家搖籃”等40多項江蘇省和泰州市榮譽稱號。
2015年9月被江蘇省高招辦和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評為空軍招飛工作先進單位;
2015年5月被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組委會表彰為十佳科技創新學校;
2015年5月被泰州市委、市政府表彰為泰州市文明單位標兵;
2015年6月泰州市教育局、泰州市科協授予泰州市第十四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組織獎;
2015年5月我校成為南京大學創新型人才戰略合作夥伴;
2015年12月我校成為南京醫科大學優秀生源基地;
2015年12月被興化市委、市政府表彰為2013-2014年度文明單位標兵;
2015年5月我校在興化市教育局組織的興化市第一屆高中生辯論賽中榮獲第一名;
2015年5月我校在吳江農商行杯2015教育系統女教職工廣場舞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2015年5月在興化市人民檢察院、市教育局組織的“法治伴我行”徵文活動中榮獲組織獎;
2020年6月17日,獲得2020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慧活動特色單位”稱號。

文化傳統


• 校訓
正實
正,做人之本;實,求學之道。做人要正派,要走正道,要光明正大。求學要紮實,要講實效,要實事求是。
做人正,首先得思想正、觀念正,同時要作風正、行為正。無論是傳統道德體系,還是現代道德標準,教師和學生,都必須以“日常行為規範”作為基本的要求。每一個學生要做到:自尊自愛,注重儀錶;誠實守信,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勤勞儉樸,孝敬父母;嚴於律己,遵守公德。每一個教工要做到:熱愛祖國,獻身教育;鑽研業務,教書育人;熱愛學生,誨人不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按照我們民族的傳統和當前的實際,做人正,特別要有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建國之行,要為振興祖國和民族,獻出自己的聰明才智、畢生精力,乃至寶貴的生命。
求學實,首先要求學習態度誠實而不虛假,同時要求學習方法切實有效而不徒具形式。老師對學生的要求要嚴格,學生自身學習要刻苦。求實,還要求學理論要注重聯繫實際,要堅持學以致用的原則。求取的知識,要轉化為能力;培育了能力,還得養成習慣,形成習慣,更要體現在規範和細節中,要求真知識,要練真本領,不要打花拳,不要耍花槍。 “實”要貫穿教與學的全部歷程,學校樹立的“三風”,特別是校風中的“求實”與“多思”,教風中的“嚴格”與“精鍊”,學風中的“刻苦”與“致用”,都是具體體現校訓中“實”字的要求。
晚清著名學者、教育大家劉熙載,總結他豐富的教育實踐經驗,多次告誡求學者包括後來人:“立志須是正而實”,“知行俱要正而實”,“觀品者,觀其志與行。志、行俱離‘正實’二字不得”。堅持“正”和“實”,是遵循客觀規律的科學態度,是做人求知的根本途徑,是用以指導、規範學校一切工作的準則。學校的每一位師生員工,都必須以校訓為訓,求“正”求“實”,終生不懈。
• 校歌
《鑄造代代風流》 由朱思愚作詞、王音紅作曲
水鄉千帆競發,昭陽楚水奔流,桃李爭艷,千年古城雋秀。興化中學春色稠,興化中學春色稠,啊,興化中學春色稠。勤學多思求實守紀,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為四化培育四有人才,鑄造代代風流。前進,興中,前進,興中,培育四有人才,鑄造代代風流。
沐浴黨的陽光,建校一九二六,為四化大業,譜寫瑰麗春秋。興化中學爭上游,興化中學爭上游,啊,興化中學爭上游。勤學多思求實守紀,團結拼搏開拓創新,為四化培育四有人才,鑄造代代風流。前進,興中,前進,興中,培育四有人才,鑄造代代風流。
社團活動
論衡辯論社已取得驕人成績,2012年,他們代表興化參加泰州市首屆高中生辯論大賽,並奪得冠軍;2014年,他們再次獲得泰州市冠軍,並代表泰州市出戰“江蘇省首屆未成年人文明禮儀風采大賽”,在江蘇衛視一號演播大廳,他們以優異的表現獲得現場評委的一致好評。論衡辯論社成員、2014屆朱文妍同學,以大一新生的身份擔任了目前華語辯論界權威賽事“第五屆世界華語辯論錦標賽”的主席

現任領導


江蘇省興化中學校長、黨委書記:顧曉斌
黨委副書記:王海明
副校長:徐桂林、朱加義、戴興宏

傑出校友


據學校官網2015年7月信息顯示,學校已先後培養畢業生30000餘人,校友遍及五洲。其中有5人先後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有5人成為共和國的將軍,其中1人為上將。
鈕經義:中國生物化學家,曾經歷任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生物學部委員。
朱亞傑:中國科學院院士,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曾任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長、中國氫能協會主席
李春芬: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第四、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任瑋:中國近現代森林病理學家,林業教育家。歷任雲南大學、昆明農林學院副教授,雲南林學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長,西南林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林學會第五屆常務理事,雲南林學會第五、六屆副理事長,雲南植物保護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
李德平: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研究員、名譽院長,中國核工業總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袁同功:歷任南京大學教授,南京林學院、福建林學院教授兼森林工業系主任,福建省林學會第一屆副理事長
陳紹武:京劇編輯、國家一級編劇。著有文藝性回憶錄《梨園一葉》,創作了《英烈千秋》、《紅梨花》、《竊符助趙》、《荀灌娘》、《岳飛與楊再興》和《徐良除霸》等京劇本。因創作《馬嵬香銷》一劇獲文化部頒發的“編劇獎”。
方祖歧:先後擔任某集團軍政委,廣州軍區、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南京軍區政委、全國政協常委等職,被授予上將軍銜。
畢飛宇:當代著名作家、第八屆茅盾文學獎得主、南京大學教授、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