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沙米的結果 展開

沙米

藜科沙蓬屬植物

沙米,又名沙蓬,生長於乾旱、半乾旱及半濕潤地區流動的沙丘和裸露的沙地上,沙米具有悠久的民間食用歷史,是我國沙區傳統的野生食用植物。

形態特徵


植株高14~60厘米。莖直立,堅硬,淺綠色,具不明顯的條稜,幼時密被分枝毛,后脫落;由基部分枝,最下部的一層分枝通常對生或輪生,平卧,上部枝條互生,斜展。
葉無柄,披針形、披針狀條形或條形,長1.3~7厘米,寬0.1~1厘米,先端(漸尖具小尖頭,)向基部漸狹,葉脈浮凸,縱行,3~9條。穗狀花序緊密,卵圓狀或橢圓狀,無梗,1~(3)腋生;苞片寬卵形,先端急縮,具小尖頭,後期反折,背部密被分枝毛。花被片1~3,膜質;雄蕊2~3,花絲錐形,膜質,花藥卵圓形。果實卵圓形或橢圓形,兩面扁平或背部稍凸,幼時在背部被毛,後期禿凈,上部邊緣略具翅緣;果喙深裂成兩個扁平的條狀小喙,微向外彎,小喙先端外側各具一小齒突。種子近圓形,光滑,有時具淺褐色的斑點。花果期8~10月。
沙米
沙米

分佈範圍


產東北、河北、河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西藏。喜生於沙丘或流動沙丘之背風坡上,為我國北部沙漠地區常見的沙生植物。分佈於蒙古和蘇聯。

生長環境


沙蓬是一種耐寒、耐旱的沙生植物,是亞洲大陸乾旱一半乾旱地區各種類型的流動、半流動及固定沙地上的一個廣布種,是流沙上的先鋒植物。淺根性,主根短小,側長,向四周延伸,多分佈於沙表層(圖127—2)。據報道,沙蓬側根有時達8—10米長,密佈於5—40厘。術層中,猶如絲網,根長往往旗付株高數倍到數十倍,在乾旱之年這種差異更為懸殊。
據在鄂爾多斯地區觀察,沙蓬4月下旬—5月上旬種子開始萌動,發芽出土,到5月中旬—6月初為幼苗期,6月中—8月初為分枝期,8月中—9月初為開花期,9月中—9月下旬為乳熟期,10月初為蠟熟期,此後植株開始枯黃死亡。生長期為130天左右。每當遇雨後能出現大量的新生幼苗。從物候學特點分析,季節對沙蓬的影響極強,如它的開花期集中而短暫,只有15—20天時間,每日在9:30一12:00時開花,適宜溫度16—23℃,相對濕度50一40%,13時以後開花很少。8月以前不見開花,更不結果。如在8月中旬播種,仍能完成其發育階段。開花和種子成熟的次序是先從莖部花序開始后及頂端。種子成熟時,枝葉枯黃。種子成熟度高,千粒重1.3克。在室內溫度17—22℃條件下,發芽率高達91%。沙蓬種子保存長達5年以上,也不失去發芽能力。
繁殖率高,種子結實量大,一株正常生長發育的沙蓬,產子量為8000—15000粒,種子細小,易脫落,借風力傳播面廣人天然下種範圍遠可達500米以上或更遠的地方,種子被沙埋后,遇雨即能迅速發芽生長,先紮根后出芽,出上15天時主根長達11.3厘米,而側根長3厘米,地上部分僅2—3厘米高,不到根長的三分之一。
沙蓬幼苗期根系生長快,有利於在流沙上定居,是適應乾旱生境的重要特徵。沙蓬多野生於新月形沙丘的較低部位及丘間低地,通常伴隨沙拐棗、黑沙蒿、差巴階蒿及細枝岩黃是或沙鞭等出現,有時局部可形成單純的群落,或僅有少量其他沙生植物摻入。沙蓬喜生於流沙和退化的沙質地。
水分對沙蓬的生長影響很大,生長高度因水分條件變化而不同。在乾旱之年它幾乎不發育,植株矮小,株高不超過3—10厘米,種子不成熟或不飽滿,所以有人稱它為“躲避於早的植物”,而在雨水較豐富之年生長發育良好,結實豐富,株高達1米。遇雨後快速猛長,短時間內即能完成生活史周期。每當雨季來臨后,則為其生長分枝的高潮,在流動沙丘上成片生長,形成一片綠色背景。
據在甘肅臨澤地區研究,沙蓬氣孔為無規則型,上表皮氣孔表面積為569.0±58.l平方毫米,下表皮氣孔表面積為598.1±29.0對平方毫米,葉兩面均有氣孔分佈,上表皮為142.7個平方毫米,下表皮為115.2個平方毫米。在石質坡、戈壁和流沙上,自然生長的沙蓬、沙拐棗、珍珠等九種植物中,沙蓬氣孔表面積最小,密度最大。它的蒸騰強度也最大(0.50毫克/平方厘米/小時),因此,它的抗旱性,是以強烈的蒸騰作用去適應沙面高溫,使它免受灼傷。

栽培技術


播種時間
沙播種時間一般以春季4月下旬,夏季5月中上旬為宜。
土壤要求
選擇疏鬆的沙土、砂壤土,沙蓬原為野生植物,淺根性,主根很短小,側根發達,向四周延伸,多分佈於沙表層。具有極強的抗逆性和抗旱性,耐貧瘠,對土壤肥力要求不高,可在中等肥力以下的偏沙性土壤種植。沙地栽培可不施肥,也可施入腐熟的農家肥1000kg/667m,底肥施入5kg/667m的磷酸二銨為宜,所施肥料應符合NY/T496規定。施肥後進行深翻,使肥料和表土混合均勻,整細耙平。在壟面中間鋪設滴灌管。
播種方法
採用種子直播,播前不需處理,人工馴化栽培沙蓬生長環境適應性強,植株生長高,株展寬,為了便於通風透光,採用以下株行距。春季栽培:採用株行距為60cm×60cm為宜。夏季栽培:採用株行距為50cm×50cm為宜。
由於種子具有休眠特性,沙蓬出苗率低,人工種植可加大播種量,播種量為0.5~1kg/667m。播種方法採用穴播,穴深1~2cm,每穴播10~15粒種子,播前澆足水,待沙土用手捏指縫間無滴水現象,鬆開手掌濕潤時即可播種,播種后覆蓋濕沙。由於沙蓬苗細,頂土力弱,在頂土出苗期間需保持沙土濕潤鬆軟以利於出苗,播后出苗前,如墒情好,不宜澆水,以免沙土板結和降低地溫,但若地干,應即澆淺表水,確保出苗和出全苗。為防止表層沙土水分蒸發快,不利出苗,用覆蓋物或雜草覆蓋看不到地面為好。沙蓬出苗慢,氣溫高時15d出苗,氣溫低時20d出苗,出苗后可以除去覆蓋物。
間苗
當沙蓬幼苗第一片真葉中間長出一對分枝時,進行間苗,間苗時去小留大,去弱留強,每穴留一株,間苗期同時進行中耕除草。
肥水管理
沙蓬雖然是抗旱植物,但對水分要求較高,水分滿足時生長發育快,長勢強,全生育期要根據土壤墒情及時灌水,灌水以淺灌為宜,苗期一般20d灌一次,開花到灌漿時要及時灌水,以滿足籽粒灌漿所需水分。
沙蓬生長在流動半流動的純沙地,野生條件下全生育期對肥料要求低,人工種植對土壤進行整地耙耱時施入腐熟的農家肥1000kg/667m,底肥施入磷酸二銨5kg/667m為宜,生育期根據沙生長情況,在營養生長期進行施少量的碳銨3~4kg/667m為宜。
病蟲害防治
目前還未發現病蟲害,在栽培過程中採用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發現病蟲危害以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

主要價值


飼用價值
沙蓬在荒漠及荒漠草原地區,是重要的飼用植物。駱駝終年喜食,有些牧民認為是駱駝的催肥牧草之一,山羊、綿羊僅採食其幼嫩的莖葉;牛和馬採食較差。也僅吃幼嫩部分。開花后適口性降低,各種家畜不食或少食。乾枯后駱駝、羊仍採食。種子可作精料,補飼家畜,或磨粉后熬成糊狀,作為幼畜的代乳品。冬季植株保存不良,因乾枯的植株較脆弱,易折斷。沙蓬的群體如遭擾動,則保存較好。冬季為牲畜主要採食牧草。若8月開花以前刈割調製乾草,枝葉嫩綠,營養價值高,大小家畜皆喜食。沙蓬產草量視當年的降水情況波動很大。降水量多之年,產量高。在毛烏素沙地測定,不同大小的株叢產草量相差甚懸殊(表127—1)按面積測定,在沙蓬生長集中處,20平方米的產草量,鮮19.5公斤,風乾重5.25公斤,折畝產乾草175公斤。從營養成分看(表137—2),沙蓬含有中等或中等以上的蛋白質和相當高的灰分,在生育早期,胡蘿蔔素的含量較豐富。同其牧草比較,沙蓬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比較低,而異亮氨酸和組氨酸的含量為中等(表137—3)從內蒙古的分析資料看,沙蓬種子含有較豐富的粗蛋白和脂肪,兩者分別占風乾物的21.5%和6.09%。沙區農牧民常採收其種子加工成粉,人畜均可食。
環境價值
沙蓬不僅是一種重要的飼用植物,也是固沙先鋒植物,在治沙上有一定意義。
藥用價值
1、降血糖作用
臨床觀察證實,17位高血糖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5人)自願服用沙蓬浸膏一周后發現血糖指標下降者人數為13人,其中糖尿病患者3人。服用三周后12例高血糖患者中空腹全血血糖小於等於6.2mmol/L、血漿血糖小於等於6.8mmol/L的有8人,5例糖尿病患者中空腹全血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者4人,患者自訴良好。
2、抗氧化作用
沙蓬水提物能有效升高大鼠血清SOD活力,能降低MDA的活性,表明沙蓬水提物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
3、治療肺脹
據《中華本草》中記載,沙蓬的種子能健脾和胃,消食調中。治飲食停滯,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產後癖血腹痛,腹大堅積。包玲麗製備了一種含有東廟子的中藥組合,患有肺脹的35個病人服用該中成藥每日3次,療程為30天。依據全國肺脹臨床專業會議的診斷標準評價發現,治療有效人數為33人,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4.29%,優於所選取的陽性藥頭孢拉定。

植物文化


草本植物東蘠的種子。多生長於沙地,可以做飯,因名。元成廷珪《送潘仲明之泰興》詩:“年豐沙米賤,江近網魚鮮。”明胡侍《真珠船·東牆》:“甘、涼、銀、夏之野,沙中生草子,細如罌粟,堪作飯,俗名登粟,一名沙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