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姜山鎮的結果 展開

姜山鎮

山東省萊西市下轄鎮

姜山鎮,隸屬於山東省青島市萊西市,地處萊西市東南部,位於山東半島東部,居青島、威海、煙台、濰坊四個對外開放城市之間。總面積217.23平方千米,戶籍總人口83454人(2018年)。

2015年,姜山鎮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13.7億元,同比增長9.3%;地方財政收入4.2億元,同比增長15%;外貿進出口11億美元;外資到賬1.05億美元,同比增長8.5%;實際利用內資8.2億元,同比增長11.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58億元,同比增長11.6%;固定資產投資128.2億元,同比增長15.1%;農民人均純收入20970元,同比增長13%。2017年,姜山鎮企業個數共532個,企業從業人數33412人,其中工業企業469個,規模以上86個。2018年,姜山鎮有工業企業467個,其中規模以上67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23個。

歷史沿革


陶唐、有虞、夏后時,屬萊邑地,商、西周時屬萊子國,東周屬齊地東境即墨地。
秦屬齊郡東境,后屬膠東郡,西漢后大部分屬鄒盧縣,隸膠東國。
東漢後部分屬挺縣,部分屬不其縣(治所在今青島城陽區)。
北魏后大部分屬長廣縣。隋時屬盧鄉縣,唐時屬昌陽縣。
五代時改昌陽為萊陽,宋、元、明、清而下,一直屬萊陽縣
民國元年,屬萊陽縣嵯西鄉,民國十九年改鄉社為區、鄉(鎮)時,姜山鎮屬萊陽縣第六區,第九區分治。民國二十三年,新區制改鄉農學校,屬萊陽縣駐萊陽城姜山鄉農學校駐姜山村。
民國二十九年屬萊陽縣第七區,區駐地留格庄。
1945年本地解放,姜山鎮屬五龍縣姜山區。
1950年,萊陽縣、五龍縣合併為萊陽縣,仍是姜山區。
1956春,姜山區由萊陽縣劃歸萊西縣,1958年1月撤區改鄉,姜山區為姜山鄉。
1958年9月,撤鄉改為人民公社,1958年10月17日萊西縣與萊陽縣合併為萊陽縣,屬萊陽縣姜山公社。
1962年1月1日,萊西、萊陽兩縣分立,屬萊西縣姜山公社。
1983年10月萊西縣由煙台專區劃歸青島市所轄。1984年撤公社改為姜山鎮。1991年2月,萊西縣改縣級市,姜山鎮區劃未變,屬萊西市姜山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1年1月11日,萊西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域。將繞嶺、石城、東庄、西庄、大泊、小泊、於旺庄、鄧家疃、胡家泊、後山、劉家埠子、望埠庄、東屯、南仙庄、馬家泊、黃汶頭、陳家屯、西屯18個村劃歸姜山鎮。7月9日,成立姜山新村社區居委會,隸屬姜山鎮政府。
2005年,姜山鎮轄57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12年,姜山鎮轄94個行政村。
2014年,姜山鎮轄94個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10月,姜山鎮轄2個社區和94個行政村。
姜山鎮
姜山鎮
姜山鎮區劃詳情
新村社區姜山四村村前垛埠村閆家澤口村澤口集村七里庄村
泰光社區姜山五村村后垛埠村邢家澤口村李家屯村全家嶺村
姜山一村一村姜山六村村興隆庄村李家澤口村榮家屯村鄧家莊村
姜山一村二村姜山二村村南仙庄村宮家澤口村李家泊村哈喇村
全家屯一村村姜山三村村馬家泊村呂家澤口村東三都河村雙橋村
全家屯二村村滕家菜園村黃汶頭村東南眾水村中三都河村嶺前村
前保駕山一村西李權庄村陳家屯村西南眾水村興隆屯村石城村
前保駕山二村東虎埠嶺村趙旺庄村東仰嵐嶺村孫嵐庄村石河村
前保駕山三村西虎埠嶺村雙龍埠村南仰嵐嶺村東嶺后村洽疃村
葛嶺一村村宋家澤口村義和庄村北仰嵐嶺村西嶺后村後山村
葛嶺二村村蘇家澤口村燒鍋莊村前龐家嵐村胡家泊村繞嶺村
葛嶺三村村解家澤口村高富庄村后龐家嵐村望埠庄村大泊村
郝家寄馬埠村前張家莊村黃家莊村東李權庄村陳家莊村東庄村
叢家寄馬埠村后張家莊村誦家莊村西太和庄村蒲灣嶺村埠西村
呂家寄馬埠村西百戶屯村黃土台村西三都河村大河頭村柴嵐村
中保駕山村東百戶屯村高家莊村劉家埠子村於旺庄村小泊村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姜山鎮位於山東半島東部,居青島、威海、煙台、濰坊四個對外開放城市之間。截止2015年,全鎮總面積217.29平方公里,16.95萬畝耕地。

氣候特徵

姜山鎮地處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乾濕顯著,雨熱同季。年平均氣溫11.3°C,氣溫年溫差較小;月平均氣溫最高24.9°C,最低-3.8°C;年平均降雨量732毫米;歷年平均風速2-3級,海陸風較明顯。環境優美,大氣質量、水質和噪音等環境質量指標均達到國家標準。

水文

姜山鎮有幸福河流經。
姜山鎮
姜山鎮

人口民族


人口

2005年,姜山鎮有14355戶,45856人。 
2014年,姜山鎮常住人口8.3萬人,流動人口1.9萬人,總人口10.2萬人。 
截至2017年末,姜山鎮常住總人口101426人。 
截至2018年末,姜山鎮戶籍總人口83454人。

交通


姜山鎮位於山東半島東部,居青島、威海、煙台、濰坊四個對外開放城市之間,處於青島市一小時經濟圈內,是膠東半島的交通樞紐,距青島機場45公里,距青島港80公里,距藍煙鐵路萊西火車站12公里。煙青一級公路縱貫轄區15.6公里。204國道、青龍高速、青榮城際輕軌等數條高級公路縱橫貫穿,南距威烏高速20公里,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40公里,距青島港70公里,距青島前灣港100公里,距即墨正在開發建設的鰲山衛港口30公里;北距藍煙鐵路12公里,距同三、濰萊高速公路27公里;正在規劃建設的青龍高速公路自轄區南北橫貫,並在緊鄰工業區設有出入口;西距青榮城際輕軌出口2公里,驅車30分鐘即可抵達青島市區,姜山鎮身處真正意義上的青島市半小時經濟圈內。

經濟


綜述

2005年,姜山鎮生產總值14.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0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65元。 
2011年,姜山鎮生產總值73.5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88億元。
2014年,姜山鎮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實現107.15億元,增長11.6%;地方財政收入突破4億元,實現4.04億元,增長23%;外貿進出口12.6億美元,增長3.5%;外資到賬突破1億元,完成1.078億美元,增長5%;實際利用內資65億元,增長36.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實現225.5億元,增長11.5%;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億元,實現118.5億元,增長23%;農民人均純收入18825元,增長13%。

第一產業

2005年,姜山鎮糧食總產10594噸、花生總產8270噸。蔬菜1200公頃,桑園125公頃,優質果品園333.33公頃,萬紫花卉生產基地233.33公頃。奶牛、肉雞年末存欄分別為2500頭、30萬隻。 
姜山鎮素有“蠶繭第一鎮”之稱。蔬菜主要以種胡蘿蔔、黃秋葵、香菜、西紅柿、黃瓜、西瓜、芹菜、辣椒等為主,壽光式大棚、嶗山式新型日光溫室達300餘個。

第二產業

2005年,姜山鎮完成工業總產值23.48億元,銷售收入23.26億元,利潤總額1.97億元。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2個,工業總產值17.96億元。累計落戶外資項目96個,實際利用外資8.9億美元;落戶內資項目121個,實際到位內資13.8億元。內外資企業年出口創匯1億美元以上。 
2014年,姜山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實現225.5億元,增長11.5%。 
2015年,姜山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258億元,同比增長11.6%。

社會


文化

社會文化事業蓬勃發展。中心小學通過了青島市規範化學校驗收,中心幼兒園被評為山東省示範幼兒園,獲萊西市教育示範鄉鎮稱號;鎮文化中心有影劇院一處,圖書1萬多岫;村村建立了農民文化大院,擁有文藝宣傳隊3隊,農民秧歌隊10支;鎮村文藝活動豐富多彩,定期舉辦聯歡會、播放電話、錄像,寓教於樂,被萊西市評為社會文化工作先進鄉鎮。全鎮有初中2處,小學6處,在校中、小學生2489人;有幼兒園17處,在園幼兒893人;有教職員工495人。

衛生

姜山鎮
姜山鎮
衛生機構有姜山鎮中心衛生院和繞嶺醫院2處,衛生監督與預防保健所1處。姜山鎮的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它是由政府組織實施的非盈利性質的,為保障農民老年基本生活的社會福利事業。這項制周歲的子女繳納養老保險金。投保人從男年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的下月起,安繳納數量和積累期計算領取養老金。如:年交費120元,滿40年,每年可領取養老金833元。到2004年,基礎建設總投入達到8000萬元,鎮駐地二縱九橫全長1.4萬米道路,形成了以小城鎮為中心的交通網路;自來水公司實行生產、生活用水分供,日供水能力達1.2萬方;11萬千伏變電站已投入使用,供電能力達到3.5萬千瓦;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達到12000門,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了90%以上

文化


保駕山
傳說當年唐太宗征東兵敗返回,路過此地紮營休息。第二天,敵兵追至山前,望見山中山石聳立,以為是兵馬排列的陣勢,唐太宗因此得以脫險,遂將此山命名為保駕山。此山的石頭高約2米,全向東南站立。
紅色文化
民國十六年(1927年)11月,中共黨員、濟南炮兵學校學生孫堯臣(原萊西市姜山鎮前保駕山一村碑名孫協政)、上海暨南大學學生李伯顏(原名李樹信)回萊陽發展組織。

地方特產

萊西大花生
萊西大花生,果實色澤亮麗、籽粒飽滿、香中帶甜、出油率高、不膩口。含有維生素E、氨基酸及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膽鹼、胡蘿蔔素、粗纖維等營養物質。
2010年12月24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萊西大花生”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姜山鎮
姜山鎮
萊西大板栗
萊西大板栗,果肉嫩黃細膩,味道甘甜,糯性強。經檢測每100克板栗堅果蛋白質含量≥5克,粗脂肪≥1.5克,澱粉≥25克,含糖量17.5-20克,還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抗壞血酸和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維生素、天然活性酶及鈣、磷、鉀、鐵、鋅、硒等礦物質。
2012年8月3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萊西大板栗”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姜山鎮
姜山鎮

旅遊


保駕山。前保駕山一村土地肥沃,盛產玄武岩,地貌獨特。傳說當年唐太宗征東兵敗返回,路過此地紮營休息。第二天,敵兵追至山前,望見山中山石聳立,以為是兵馬排列的陣勢,不敢冒然前進,唐太宗因此得以脫險,遂將此山命名為保駕山。此山的石頭高約2米,全向東南站立,遙望如同兵馬林立。膠東最早農村黨支部舊址。1927年11月,中共黨員、濟南炮兵學校學生孫堯臣(原萊西市姜山鎮前保駕山一村村碑名孫協政)、上海暨南大學學生李伯顏(原名李樹信)回萊陽發展組織。孫堯臣為前保駕山村人;李伯顏為雙山村人,寄居在保駕山村外祖父家。二人回到保駕山村,發展6名農村黨員,成立了保駕山村黨支部,為膠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

獲得榮譽


2018年,姜山鎮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9年10月,姜山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1年3月,入選山東首批教育強鎮築基試點鄉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