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何首烏

泰山何首烏

泰山何首烏又稱泰山白首烏,為蘿科植物白首烏的乾燥塊根。生於山地灌叢、山坡林下、路邊、林緣草甸,也見於田間及荒地。為山東泰山四大名葯之一,主產山東及江蘇。

簡介


根上部細長,中下部有增大塊根,近球形。莖纖細,葉對生,戟形或三角狀心形。
另江蘇濱海縣有人工種植,可以量產的白首烏基地。中國白首烏的95%出產在江蘇省濱海縣。當地農民種植首烏歷史悠久,種植面積曾達3萬畝,出產量1.5萬噸以上,為全國之最,是中國唯一的首烏之鄉。

臨床經驗


據山東省中醫界臨床經驗,認為泰山何首烏對某些虛弱病者的強壯作用,較之蓼科的何首烏為優。而人們常說的首烏為後者,多為紅首烏或黑首烏,有毒,常需熟製藥用。

品種鑒別


赤首烏塊根:表皮褐色,肉赤色,呈不規則長橢圓形。白首烏有三種,肉均為白色,塊根表皮顏色和形狀卻大有不同:耳葉白首烏,皮土黃色,細長圓柱形;戟葉白首烏,皮類白色,不規則團塊狀,和赤首烏外表相似;隔山白首烏,皮棕色,圓柱形或紡錘形。藥性藥理上:
A,赤首烏
1,減慢心率
2,抗動脈粥,樣硬化
3,降血脂
4,抗衰老
5,保肝
6,抗寒
7,促進造血細胞的生長
8,增強免疫功能提高
9,調節內分泌系統功能
10,抗菌。(註:赤首烏的保肝作用,需要打個問號,近代研究表明,赤首烏當中大量含有的大黃酸、大黃素對肝有損害作用,不過是可逆的,停用即可復原。)
B,白首烏
1,抗氧化
2,調節免疫功能
3,抗腫瘤
4,降血脂
5,抗衰老
6,強心
7,促進毛髮生長
8,保肝
9,抗貧血
10,抗缺氧。從以上藥理對比上可以看出,赤、白首烏的差別還是很大的,不能互相替代。另外一點你會發現如果把赤、白首烏合用的話,功效幾乎覆蓋人體每一個系統,可見我國古代醫學家是多麼的聰明!

藥用價值


泰山何首烏又稱泰山白首烏,為蘿科植物白首烏的乾燥塊根。
泰山何首烏
泰山何首烏
泰山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草本。莖纖細,葉對生,戟形。傘形聚傘花序腋生,有花6~8朵。花萼5裂反卷,花冠綠白色。果雙生,長角狀。多生於山坡、石隙中。天燭峰、桃花源等處常見,為“泰山四大名葯”(白首烏、四葉參黃精紫草)之一。性微溫,味甘、苦,具有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烏鬚髮、延壽命之功能,治久病虛弱、貧血、鬚髮早白、慢性風痹、腰膝酸軟、性神經衰弱、痔瘡、腸出血、陰虛久瘧、潰瘍久不斂口等症。據本省中醫界臨床經驗,認為泰山何首烏對某些虛弱病者的強壯作用,較之蓼科的何首烏為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