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村

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下轄村

徠義和鎮西北村位於義和鎮政府駐地的西北角處,南臨西南村,東臨東北村。全村區域面積253.27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830畝。2006年全村總戶數60戶,總人口878人,其中男性449人,女性429人。

村莊發展


1978年3月全村實現了電燈照明,1982年土地實行家庭聯產承包。村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1989年實施了小康型自來水工程。1999年以來,全村大力發展冬棗生產,現有冬棗園650畝,1999年村裡安裝了電話,現在全村80%的農戶都安裝了電話,2004年安裝了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設備。2005年投資62萬元修建了柏油路4000米,基本上實現了戶戶通。今年又投資10萬元,完成了戶戶通自來水工程。全村的黨建、計劃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社會事業成績顯著。幾年來被區鎮評為先進單位,黨支部被區鎮評為五好黨支部

生活狀況


解放后,村民生活有很大改善,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經濟的發展,村民收入不斷增加,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該村已有 90%戶住上磚瓦房, 100%戶有電視機,20%戶有電冰箱,35%戶用上洗衣機,有 80%戶安裝了固定電話,100%的戶有手機,50%戶有摩托車,40%的戶有三輪車,轎車5輛,客貨車15輛,少量家庭購入電腦。

文化教育


1973年3月創辦西北村小學,學校佔地面積 3500平方米,建築面積400平方米,校舍20間,設小學班4個。1984年將該村適齡學生轉至義和鎮學校就讀,入學率達到99%,1990年建幼兒園。

衛生醫療


2002年實行合作醫療,建衛生所,備有常有藥品,杜忠國任衛生員,“文革”時稱“赤腳醫生”2003年村裡建造標準醫療衛生室,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97%。

計劃生育


60年代,國家開始提倡計劃生育。70年代起,計劃生育堅持“晚”、“稀”、“少”的生育政策,實行結紮節育措施。自80年代起,在村民中進行“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宣傳教育,並嚴格貫徹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積極採取措施,控制人口的盲目增長。2000年在村規民約中,特別列入計劃生育內容。1985年村成立計劃生育協會(補充協會工作情況、對獨生子女戶的獎勵補助措施)。經過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效果。人口出生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下。2006年,全村育齡婦女200人,全年出生數12人,出生率佔全村人口的6%,獨生子女領證率100%。年死亡數5人,人口自然增長率千分之三。

經濟產業


西北村依託區鎮西級農業開發,大力種植棉花及冬棗,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收入。
該村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糧棉、冬棗及務工收入。2006年底,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

村史簡介


西北村原址於義和鎮政府駐地,現址是義和鎮政府駐地。1914年由沾化縣流鍾中傳村李大龍到此地開荒種地,後有壽光、利津等地的農民遷入,因住戶增多,取和睦之意,立村名為義和庄;到1942年因村大人多,管理不便,按方位分成了4個自然村,本村位於庄西北角,故名義和庄西北村。1942年10月西北村第一名黨員入黨,1942年10月西北村第一個黨小組成立,主張李春榮,黨員2人,隸屬義和南六區黨委。1942年11月西北村第一個黨支部成立,黨員3任,支部書記李春榮,支委張順文、楊樹真,隸屬義和南六區黨委。
1942年2月成立西北村村公所,孫奎光任第一位村長;1942年1月成立西北村農救會,張九富任會長;1942年3月成立西北村婦救會,楊金英為會長;1955年3月改稱為婦女大隊,陳增蘭為婦女大隊長;1954年10月成立西北村分社,楊樹宣為第一人村長;1955年12月成立西北村生產大隊,大隊長是王正寬;1964年6月成立西北村貧協會,何效貴任貧協主任;1968年2月成立西北村革委會,楊清泗任主任;1977年3月成立西北村管委會,主任為李澤勝。
1984年1月,恢復鄉村建制,撤銷原生產大隊管委會,建立村民委員會。1月全區第一屆村民委員會完成選舉工作。西北村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設主任1人,委員6名,分管經濟、民政、調解、治安保衛、衛生、計劃生育等工作。村委認真貫徹村委會組織法,努力推進村民自治,定期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和決定村內重大事情。村級組織由原來的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村級行政決策權被村民自治的民主決策權所代替。

大事記


1941年10月西北村第一名黨員李春榮入黨;
1942年10月西北村第一個黨小組成立,組長李春榮,黨員2人,隸屬義和南六區黨委;
1942年2月成立西北村村公所,孫奎光為第一任村長;
1942年1月成立西北村農救會,張九富為第一任會長;
1942年2月西北村以進步知識青年共產黨員張順文自發組成民兵自衛隊;
1942年3月西北村第一個婦救會成立,王孫氏為第一任婦救會會長;
1942年11月 西北村黨支部成立,黨員3人,李春榮擔任支部書記, 支委張順文,楊樹真,隸屬義和南六區黨委,張順文任組織委員,楊樹真任宣傳委員;
1955年3月婦救會改稱婦女大隊,陳增蘭為婦女大隊長;
1954年10月成立西北分社,第一社長楊樹萱;
1955年12月成立西北村生產大隊,大隊長王正寬;
1961年11月成立路東路西兩個大隊,李澤勝為路西大隊長,楊洪路為路東大隊長;
1964年3月成立西北村貧下中農協會,何效貴為第一任貧協主任;
1965年1月婦女大隊改稱為婦代會,晉芹貴為第一任婦代會主任;
1968年2月成立西北村革命委員會,主任為楊清泗;
1977年3月成立西北村管委會,李澤勝為管委會主任;
1984年1月,恢復鄉村建制,撤銷原生產大隊管委會,建立村民委員會,李澤勝當選西北村村民委員會主任;
1986年2月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趙德祥當選為村民委員會主任;
徠1993年12月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張士傑當選為村名委員會主任;
1999年11月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楊希學當選為村名委員會主任;
2002年12月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楊希學當選為村名委員會主任;
2004年12月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楊希學當選為村名委員會主任。

婦女組織


1942年3月,西北村成立孫氏為為會長的婦救會(婦女抗日救國聯合會)。1953年12月改稱婦女大隊,1965年1月改稱婦代會,1984年起,婦代會主任由村民委員會委員兼任,主要負責婦女、衛生、計劃生育等工作。婦代會在黨支部領導下,帶領婦女群眾在維護婦女兒童權益、推進計劃生育、振興農村經濟方面發揮了半邊天作用。(各村補充在上級婦女組織的帶領下,組織開展的一系列活動。)

團組織


1922年5月,在黨的直接領導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抗日抗爭時期,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展成為抗日救國的青年團體。抗日戰爭勝利后,為適應新形勢和新任務的需要,黨中央在1946年10月提議建立民主青年團。1949年4月,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告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正式成立。1957年5月,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把團的名稱改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