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8條詞條名為秋夜的結果 展開
秋夜
黃景仁所著詩
《秋夜》是清代詩人黃景仁所寫的一首七言律詩。該詩描述了秋天一場夜裡的景色,採用雙韻拗體七律的手法,突出了秋夜清幽冷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愁苦悲涼的心情,同時又暗含詩人對未來的希望。全詩深受李白詩歌的影響。
秋夜
絡緯啼歇疏梧煙,露華一白涼無邊。
纖雲激蕩月沉海,列宿亂搖風滿天。
誰人一聲歌子夜,尋聲宛轉空台榭。
聲長聲短雞續嗚,曙色冷光相激射。
1.絡緯:鳥名,又名莎雞,俗稱紡織娘。
2.子夜:即《子夜歌》,為南朝時流行在江南的民間歌曲,曲調菱怨。
3.冷光:月光。
在夜色蒼茫之際,稀疏的梧桐樹上籠罩著迷漾的煙霧,絡緯的鳴聲時斷時續地啼著,一陣陣涼意沁人心肺,白露為霸,寒徹無邊的大地。
輕雲飄蕩,明月已沉向海中,滿天星宿閃爍,令人感受到陣陣秋風在天際吹拂。
在萬籟俱寂的秋夜中,絡緯的唧唧聲已經顯得格外清晰,而歌聲更是衝破靜謐的夜空,回蕩在亭台樓榭之間。
雄雞連續不斷地報曉,熹微的曙色與清冷的月光交融激射。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秋天,黃景仁仍在安徽學政朱筠的官署中。此時,他隨著朱筠來到六安,於某夜心有所感,寫作此詩。
該詩開頭兩句,詩人描繪秋風蕭瑟的景象,形象化地寫出“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的秋天景象。“纖雲微盪月沉海。列宿亂搖風滿天。”寫秋高氣爽、輕雲飄蕩的天空景色,天空與大地的秋色相互呼應,極力渲染秋夜幽靜的氣氛。“誰人一聲歌子夜,尋聲宛轉空台榭。”寫空寂的樓台亭榭回蕩著《子夜歌》的哀苦聲音,《子夜歌》是南朝時流行在江南的民間歌曲,曲調多哀怨。在萬籟俱寂的秋夜中,絡緯的唧唧聲已經顯得格外清晰,而歌聲更是衝破靜謐的夜空,回蕩在亭台樓榭之間,撩人情思,使人難以入眠。歌聲衝破靜謐的夜空,更增添一種悲秋的氣氛。詩用“聲長聲短雞續鳴,曙色冷光相激射”兩句作結,描寫雄雞連續不斷地報曉,熹微的曙色與清冷的月光交融激射,夜幕逐漸隱退的景象,預示著黎明即將到來。
當代學者李國章:全詩抓住極具特色的景物情狀,在讀者面前展現出一幅清幽冷寂的秋夜圖,其格調清新俊逸,深受李白詩歌的影響。
清代文學家延君壽《老生常談》:此真能直闖太白堂奧,東坡而後罕有其匹。
黃景仁(1749一1783)清詩人。字漢鏞,一字仲則,自號鹿菲子,江蘇武進人。少孤家貧,常為衣食奔波。曾人安徽學政朱筠之幕,頗受器重。乾隆四十一年(1776)召試,中二等,授武英殿書籤官。后納資為縣丞,未補官而窮愁潦倒,齎志而歿。詩多寫嗟貧嘆苦、牢愁抑塞之情,語語沉痛,字字辛酸,極富感染力。但內容較狹窄,俊逸有餘而深厚不足。著作有《兩當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