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馬五大調

郯馬五大調

郯馬五大調又稱淮調、五大調、郯馬調,是活躍在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以郯城鎮馬頭鎮為中心,餘韻遍及整個魯東南,甚至傳播到魯北廣饒和江蘇連雲港等地的一種傳統民間曲調。

目錄

正文


郯馬五大調的來源,眾說紛紜,口徑不一。有人說它是在明朝時從雲南、貴州方面傳來的;還有人說“源出於淮安府”,但據民間歌手李長義(男,1916-2004)介紹,《郯馬五大調》系從濟寧等地引進,由郯城、馬頭一帶民間藝人進行綜合加工而成。
《郯馬五大調》包括《淮調》、《大調》、《玲玲調》、《滿江紅》和《大寄生草》等五個曲牌。除《玲玲調》外,其餘四個曲牌均由江淮地區傳入。這五個曲牌中又包含了“五景”、“五盼”、“七多”、“七贊”、“八恨”等曲目,現保存下來的共有130首。《滿江紅·四盼》於1957年參加了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表演會演,並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向全國播放,還選入1957年出版的《優秀歌曲選集》在全國發行。
郯馬五大調多由一個人演唱,其伴奏樂器也十分罕見,是以民間管弦樂器和瓷碟、瓷碗、瓷酒盅、竹筷等物品,打擊出節拍伴奏。郯馬五大調是一種高雅的民歌,它的旋律娓婉圓韻,節奏平實徐緩,歌詞高雅雋永,多以敘事的形式,謳歌自然風光和人際情誼,受到了人們的普遍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