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豬屎豆的結果 展開

豬屎豆

豆科豬屎豆屬植物

豬屎豆,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豬屎豆Crotalaria pallida Ait.的全草。分佈於山東、浙江、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結之功效。用於痢疾,濕熱腹瀉,小便淋瀝,小兒疳積,乳腺炎。

別名


白豬屎豆、野苦豆、大眼蘭、野黃豆草、豬屎青、野花生、大馬鈴、水蓼竹、響鈴草

入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辛,性平。

歸經


歸大腸、膀胱經。

功效


清熱利濕,解毒散結。

主治


用於痢疾,濕熱腹瀉,小便淋瀝,小兒疳積,乳腺炎。

配伍


治乳腺炎:(1)(豬屎豆)全草適量,和酒槽搗敷患處;並可取莖葉濃煎,於換藥時熏洗患處。(2)(豬屎豆)全草30g,海金沙全草30g,珍珠菜15g。水煎服,紅糖、米酒為引。(江西《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採集加工


秋季採收莖葉,打去莢果及種子,曬乾或鮮用。

形態特徵


豬屎豆又名:橢圓葉豬屎豆、三圓葉豬屎豆。多年生草本,或呈灌木狀;莖枝圓柱形,具小溝紋,密被緊貼的短柔毛。托葉極細小,剛毛狀,通常早落;葉三出,柄長2-4cm;小葉長圓形或橢圓形,長3-6cm,寬1.5-3cm,先端鈍圓或微凹,基部闊楔形,上面無毛,下面略被絲光質短柔毛,兩面葉脈清晰;小葉柄長1-2mm。總狀花序頂生,長達25cm,有花10-40朵;苞片線形,長約4mm;早落,小苞片的形狀與苞片相似,長約2mm,花時極細小,長不及1mm,生萼筒中部或基部;花梗長3-5mm;花萼近鐘形,長4-6mm,五裂,萼齒三角形,約與萼筒等長,密被短柔毛;花冠黃色,伸出萼外,旗瓣圓形或橢圓形,直徑約10mm,基部具胼胝體二枚,冀瓣長圓形,長約8mm,下部邊緣具柔毛,龍骨瓣最長,約12mm,彎曲,幾達90度,具長喙,基部邊緣具柔毛;子房無柄。莢果長圓形,長3-4cm,徑5-8mm,幼時被毛,成熟后脫落,果瓣開裂后扭轉;種子20-30顆。花果期9-12月間。

生長環境


栽培或野生於山坡、路旁。分佈於山東、浙江、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地。

藥理作用


1、一般藥理,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還有肌肉鬆弛和解痙作用。光萼豬屎豆鹼有阿托品樣作用。
2、毒性,豬屎豆種子及葉含大量生物鹼,可通過皮膚吸收,主要對肝臟表現毒性。

論述


1、《廣西本草選編》:“清熱祛濕。主治痢疾,濕熱腹瀉。”
2、南葯中草藥學》:“全草散結,清濕熱。”

附註


豬屎豆種子及幼嫩葉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