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時相
睡眠時相
睡眠時相(phase of sleep)是睡眠狀態中的特定生理過程。睡眠時,機體的各種生理活動均處於低水平,如各種感覺減退,骨骼肌緊張性和腱反射減弱,內臟活動降低(如血壓下降、心率變慢、體溫下降、呼吸減慢、代謝率下降等)。生理學家根據人在睡眠中的腦電圖、肌電圖、心電圖和眼動電圖以及血壓和呼吸等的變化,把睡眠過程分為兩大時相: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正相睡眠又稱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 sleep)。異相睡眠(paradoxical sleep)又稱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sleep,REM sleep)。這兩大時相周期性交替,一夜中大約交替6次。每個周期包括20分鐘~30分鐘的快波睡眠和約60分鐘的慢波睡眠。
目錄
正相睡眠
正相睡眠即一般所熟知的睡眠狀態,其腦電圖特徵為同步化慢波,故也稱慢波睡眠。此時,腺垂體生長激素分泌增多,有利於促進生長和體力恢復。異相睡眠期間各種感覺進一步減退,肌緊張和腱反射進一步減弱,睡眠更深,其腦電圖特徵為去同步化快波,其間還可能有間斷的陣發性表現(如肢體抽動、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呼吸不規則、眼球快速運動等)。如在此時相被喚醒,常訴說在做夢。
人們入睡后所發生的睡眠大多數屬於此種。根據人腦電波的特徵,一般將此時相區分為1、2、3、4期,相應於睡眠由淺入深的過程。1期,呈現低振幅腦電波,頻率快慢混合,而以4~7次/秒的θ波為主。此期常出現於睡眠開始和夜間短暫蘇醒之後。2期,也呈現較低振幅腦電波,中間常出現短串的12~14次/秒的睡眠梭形波和一些複合波。代表淺睡過程。3期,常呈現短暫的高振幅腦電波,振幅超過50微伏,頻率為1~2次/秒的δ波。4期呈現高振幅腦電波。此期以δ波為主。其出現時間佔總時間的1/2以上,代表深睡狀態。3期與4期僅有量的差別,而無質的不同。通常認為,4期慢波睡眠具有促進體力及精力恢復的功能。因為觀察到在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或不睡后,在恢復睡眠中此期持續時間最長。隨著睡眠由淺入深,逐步喪失意識、血壓稍降、心率及呼吸減慢、瞳孔縮小、體溫及基礎代謝率降低、尿量減少、胃液增多、唾液分泌減少、發汗機能增強,上述生理變化都較穩定。
異相睡眠
此時相為在睡眠過程中周期性出現的一種激動狀態。腦電圖與覺醒時的相似,呈現低振幅去同步化快波。雖然各種感覺機能進一步減退、運動機能進一步降低、肌肉幾乎完全鬆弛、運動系統受到很強的抑制,但植物性神經系統活動增強,如血壓升高、心率及呼吸加速、腦血流量及耗氧量增加等。此外,在此時相內還會出現間斷的陣發性表現。例如頻頻出現快速的眼球運動、四肢末端和顏面肌肉抽動等。
快波睡眠時,腦內蛋白質合成加快,與神經系統的發育成熟密切有關,可增強記憶,促進精力恢復。成年人睡眠是以慢波睡眠入睡,1~2h後轉入快波睡眠,快波睡眠維持約0.5h,又轉入慢波睡眠。在整個睡眠期間如此轉換可達4~5次。睡眠是一種主動的生理過程。有人認為腦幹網狀結構尾端存在睡眠中樞,它可發放衝動經上行抑制系統傳至大腦皮層,與上行激動系統相對抗。在它們的共同作用下,調節著睡眠和覺醒的相互轉化。進一步的研究證明,睡眠的發生與中樞內不同遞質系統功能活動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