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宏偉的建築工程。它氣勢磅礴,蜿蜒起伏,橫亘萬里,是中華民族勤勞和智慧的象徵,是炎黃子孫引以自豪的偉大防禦工程。
北長城 風光圖
寧夏自古以來就是祖國北部邊防前線,素有“關中屏障,河隴咽喉”之稱,戰略地位重要。自戰國時期,到秦、漢、隋、明幾個朝代,都曾在寧夏修築過長城,總長度達3000里之多。
北長城
舊北長城(今石嘴山市紅果子溝口——下莊子段),據《九邊考》記載。“寧夏北,
賀蘭山、黃河之間,外有舊邊牆一道,
嘉靖十年,總制
王瓊於內復築
邊牆一道,官軍遂棄外邊不守,以致內地困地荒蕪”。《嘉靖寧夏新志》亦云:“臨山堡極北之地盡頭,山腳之下,東有邊牆,相離平虜城(今平羅)五十餘里”。紅果子溝北側山上有一座烽火台遺址,伴之1里多長的一段長城,由於地震影響,造成水平錯位在1米左右,深為地質專家關注。
西長城,北起王泉溝口沿山坡至北岔溝入山,在韭菜溝、歸德溝、
大水溝各段保存較好。
北長城(平羅城北十里,賀蘭山棗兒溝——黃河西岸段),這道北長城,也就是當時的“邊防北關門”牆,建於嘉靖十年。
北長城
陶樂縣的“長堤”,從舊北長城的終點越河,自內蒙古自治區的巴音 陶亥開始,南行過都思兔河而進入陶樂縣境。自
陶樂縣境內沿黃河南下抵橫城大邊(即東長城),這是一道非正式的長城,改名“長堤”。位置從小龍頭到現在的兵溝一帶。明代修築時北距沙漠有一定距離,但經風沙的長年襲擊,迄今於長城遺址周圍形成了許多沙丘。長城遺址與沙丘混為一體。
長城與黃河交匯處,可稱中國之最,這一段主要在古代橫成古渡至金沙古渡之間,長城一角與黃河急流緊緊擁抱,體現了中化民族“萬里長城永不倒,千里黃河水濤濤”的豪邁情懷。長城南北沙浪滾滾,甚為壯觀,每當落日餘輝,大河、長城交相輝映,氣象萬千。傳說當年秦王朝大將蒙恬曾夜渡黃河,襲擊匈奴,保衛疆域,也在附近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