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墊鎮

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轄鎮

夏墊鎮,隸屬於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地處大廠回族自治縣北部,東、南與大廠鎮接壤,西、北與三河市為鄰,區域面積41.1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768人(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明末清初,為京東名鎮,屬三河縣。1955年,屬大廠回族自治縣。1958年底,划入薊縣。1962年6月,恢復大廠回族自治縣。1984年,改為夏墊鎮。截至2020年6月,夏墊鎮下轄30個行政村。

2018年,夏墊鎮有工業企業18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歷史沿革


明末清初,為京東名鎮,屬三河縣。
夏墊鎮
夏墊鎮
1955年,屬大廠回族自治縣。
1958年底,划入薊縣。
1961年,為夏墊公社。
1962年6月,恢復大廠回族自治縣。
1984年,改為夏墊鎮。

行政區劃


代碼
代碼131028101:~201祁屯村~202夏墊村~203興隆庄村~204東庄村~205北太平庄村~206大棋盤村~207小棋盤村~208小定府村~209永太辛庄村~210北王莊村~211潘各庄村~212北賈各庄村~213二里半村~214北塢一村~215北塢二村~216北塢三村~217北塢四村~218東小屯村~219馬坊村~220南寺頭村~221陳辛庄村~222土營村~223南王莊村~224褚各庄村~225韓家府村~226葦子庄村~227趙溝子村~228芮屯村~229毛廠村~230王果子村
2011年末,夏墊鎮轄夏墊、祁屯、褚各庄、芮屯、馬坊、毛廠、東庄、土營、北賈各庄、北太平庄、北塢一、北塢二、北塢三、北塢四、王果子、趙溝子、北王莊、大棋盤、小棋盤、潘各庄、小定府、葦子庄、二里半、永太辛、南寺頭、南王莊、陳辛庄、韓家府、興隆庄、東小屯30個行政村。回族村和回漢合居村11個。
截至2020年6月,夏墊鎮下轄3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華夏南路168號。
祁屯村潘各庄村陳辛庄村
夏墊村北賈各庄村土營村
興隆庄村二里半村南王莊村
東庄村北塢一村褚各庄村
北太平庄村北塢二村韓家府村
大棋盤村北塢三村葦子庄村
小棋盤村北塢四村趙溝子村
小定府村東小屯村芮屯村
永太辛庄村馬坊村毛廠村
北王莊村南寺頭村王果子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夏墊鎮地處大廠回族自治縣北部,東、南與大廠鎮接壤,西、北與三河市為鄰,區域面積41.1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夏墊鎮境內最高點海拔23米,南部略低,最低點海拔17.5米。

氣候特徵

夏墊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1.9℃,1月平均氣溫-4.7℃,極端最低氣溫-22.3℃(2001年1月15日);7月平均氣溫26.1℃,極端最高氣溫40.6℃(2000年7月1日),生長期年平均278天,無霜期年平均20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53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580.6毫米。

水文

夏墊鎮境內河道屬潮白北運薊運河水系。主要河道有鮑丘河,自西北向東南流經境內,屬季節性河流,境內長7.97千米。

自然災害

夏墊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乾旱、洪澇等。
夏墊鎮
夏墊鎮

自然資源


夏墊鎮境內主要礦藏資源有地熱資源。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夏墊鎮轄區總人口3375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427人,城鎮化率10.15%,另有流動人口3696人。總人口中,男性15134人,佔44.84%;女性18617人,佔55.16%。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回族11292人,佔33.5%;2011年,人口出生率15.15‰,人口死亡率4.06‰,人口自然增長率11.09‰。
2017年,夏墊鎮常住人口35120人。
截至2018年,夏墊鎮戶籍人口35282人。
夏墊鎮轄30個行政村,總人口3萬人,其中,回族村11個,回族人口1.1萬人,佔全鎮人口的36.6%。
2021年6月22日,大廠回族自治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夏墊鎮常住人口31768人。

經濟


行政區劃面積41.18平方公里,鎮區面積2.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3萬畝。近年來,夏墊鎮黨委、政府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自身獨特的區位、交通和民族優勢,加快鎮區規劃和治理力度,使鎮區面貌不斷轉變,城鎮功能不斷完善。2001年,夏墊鎮被確定為河北省35個重點小城鎮之一,2002年4月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確定為中國4個重點規劃發展小城鎮之一。2004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收入25.2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6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56元。

綜述

2004年,夏墊鎮全鎮實現工農業總收入25.2億元,完成財政收入160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56元。
2011年,夏墊鎮財政總收入完成3億元,比上年增長56.3%。農民人均純收入6467元。

農業

夏墊鎮有農業耕地面積42795畝,人均1.27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等為主。畜牧業以飼養牛、羊、生豬為主。2011年,牛存欄11000頭,出欄27000頭,羊存欄18000隻,出欄5200隻。轄區內有較大規模養殖、屠宰加工企業68家。牛羊肉產品主要銷往北京、天津。2011年,農業總產值51847萬元。

工業

2011年,夏墊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004230萬元。省級工業園區大廠工業園區坐落於夏墊鎮。園區內企業累計達近百家,形成了裝備製造、新型建材、商貿物流、電子信息和食品加工等特色產業。2011年,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2.9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產品銷售率達到97.5%;出口額完成3440.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6.2%。
2018年,夏墊鎮有工業企業180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

商業


2018年,夏墊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個。

教育

2011年末,夏墊鎮有幼兒園7所,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

文化事業

1996年7月,夏墊鎮開通有線電視。2011年末,數字電視入戶率32.12%。
2011年末,夏墊鎮有鎮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5個。各類群眾性文體活動深入開展,秧歌隊、小車會、戲迷協會、回民摔跤隊等群眾文體組織15家。
2011年末,夏墊鎮有20個村建設了村民健身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夏墊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3家,其中鎮醫院1家,社區衛生服務站42個,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專業衛生人員93人;2011年,城鄉統一供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6.3%。
社會保障
2011年,夏墊鎮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13戶,人數1011人;農村醫療救助21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共計84人,其中重點優撫29人,參戰退役(1945年以後,兩戰一核)55人;農村五保供養32戶,共35人,其中分散供養五保19人、集中供養16人;救助社會散養孤兒2名;進行危房改造16戶;辦理廉租房69人,完成723名殘疾人的需求信息收集和錄入工作,其中有704人參加了新農合。全鎮有殘疾低保戶160戶,180人。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夏墊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22500米,生產能力513噸/日,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55496米。
供電
2011年末,夏墊鎮鎮區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所)4座,主變壓器3台,總容量15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32條,總長度162.964千米,用電負荷803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4.24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32%,供電可靠率99.81%。
燃氣
2011年末,夏墊鎮鎮區有天然氣(煤氣)管線17千米,天然氣用戶1913戶,其中工業用戶3戶,居民用戶1910戶,月天然氣平均用量1794634立方米。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夏墊鎮鎮區有園林綠地面積628.2公頃,綠化覆蓋率28.3%。

交通


夏墊鎮是主要交通樞紐,境內有京秦電氣化鐵路、京哈國家一級公路橫貫縣境,省級公路大香線、縣級公路福喜路、李大線、雙趙路等形成了高規格路網。930路公交車在園區內設有站點。2011年末,鎮區開通公交汽車線路2條(816、817),由大廠至北京,年客運量20萬人次。

文化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隋唐時期,因地勢低洼,每逢夏季匯鮑丘河水面成澤,故名夏澤。元末明初,楊、王、左、劉等姓相繼來此定居,分南街、北街、三劉庄、西店、金家房子等村,后經發展幾村連為一體,統稱夏墊,有墊澤成基之意。
夏墊鎮
夏墊鎮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夏墊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