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鎮

四川省廣漢市下轄鎮

三水鎮,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下轄鎮,地處廣漢市東南部,東、東南與成都市金堂縣官倉鎮、清江鎮接壤,南與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同鎮為鄰,西連新豐鎮,西北接雒城鎮,東北與和興鎮毗鄰,北與連山鎮隔綿遠河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9千米,總面積32.0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三水鎮戶籍總人口3755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三水鎮常住人口為29668人。

1981年8月,公社改鄉,析置三水鎮。1984年,三水鄉併入三水鎮。截至2020年6月,三水鎮下轄5個居委會和5個村委會,鎮政府駐三水鎮九一街北段90號。

2徠011年,三水鎮農業總產值2.6億元;工業總產值12.6億元,比上年增長39%;財政總收入1280萬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40萬元,比上年增長2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萬元,增值稅336萬元,企業所得稅223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200元。2018年,三水鎮有工業企業130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歷史沿革


明正統七年(1442年),設三水鄉。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屬漢州水村。
宣統元年(1909年),設三水鄉。
民國十九年(1930年),鄉改鎮。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分為三水上鎮、三水下鎮。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合併為三水鎮。
1950年初,鎮改鄉,屬廣漢縣第一區。
1952年,三水鄉(部分)改三水鎮,其餘轄區仍為三水鄉。
1956年,撤區,由縣直轄。
1958年,鄉改公社。
1979年,三水鎮併入三水公社。
1981年8月,公社改鄉,析置三水鎮。
1984年,三水鄉併入三水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三水鎮地處廣漢市東南部,距市區7千米,東、東南與成都市金堂縣官倉鎮、清江鎮接壤,南與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同鎮為鄰,西連新豐鎮,西北接雒城鎮,東北與和興鎮毗鄰,北與連山鎮隔綿遠河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9千米,總面積32.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水鎮地勢東南比西北略低,地形起伏不大。

氣候

三水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性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日照較少,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6℃。無霜期年平均271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290小時。年平均降水量890毫米。

水文

三水鎮境內河流均屬沱江水系,主要有石亭江青白江。石亭江在和興境內與鴨子河匯合,由西北向東南在友誼村入境,境內河道長4.4千米,在友誼村出境流入金堂縣官倉鎮;青白江由常樂村流入三水境內,與濛陽河匯合,在境內河道長5千米,流經草橋、中心等村,在壽增村出境后流入金堂縣清江鎮。

自然災害

三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災、內澇、旱災、雷擊等。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全鎮房屋倒塌11間,形成危房205間,22處高煙囪嚴重裂縫,大橋欄桿倒塌21米,機關辦公樓嚴重損壞。2011年9月20日,因境內突降暴雨,上游洪峰又至,境內河流水位猛漲,境內鄉、集鎮全部受災,5372戶、16126人因災受損,有9個村的6000餘人被洪水圍困近20個小時;毀壞耕地0.4萬畝,農作物受災1.5萬畝,成災1.1萬畝,絕收0萬畝,房屋倒塌156間、損壞180間;沖毀橋樑1座;13家企業停產,造成全鎮直接經濟損失1400萬元。

自然資源


三水鎮石亭江和青白江的河道及河漫灘地段有建築用砂。
2011年末,三水鎮農業耕地面積2.9萬畝。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時間區劃沿革
2007年12月三水鎮由17個村民委員會合併為12個。
2011年末三水鎮轄場鎮、高店2個居民委員會,光明、石觀、高店、友誼、高原、寶蓮、壽增、中心、三城、落經、屏風、常樂12個村民委員會。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三水鎮下轄4個居委會和5個村委會,鎮政府駐三水鎮九一街北段90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510681101003112石觀社區居民委員會
510681101005112航空社區居民委員會
510681101006111光明社區居民委員會
510681101007220常樂社區居民委員會
510681101204220友誼村村民委員會
510681101205220高原村村民委員會
510681101206112寶蓮村村民委員會
510681101208220中心村村民委員會
510681101214220國防村村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徠2011年末,三水鎮轄區總人口3695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359人,城鎮化率11.8%。另有流動人口3700人。總人口中,男性18126人,佔49%;女性18830人,佔51%;14歲以下3604人,佔9.8%;15-64歲28630人,佔77.5%;65歲以上4722人,佔12.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36893人,佔99.8%。2011年,三水鎮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8.3‰,人口自然增長率0.3‰。
截至2017年末,三水鎮常住總人口36455人。
截至2018年末,三水鎮戶籍總人口3755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三水鎮常住人口為2966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三水鎮農業總產值2.6億元;工業總產值12.6億元,比上年增長39%;財政總收入1280萬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40萬元,比上年增長2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萬元,增值稅336萬元,企業所得稅223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200元。
2018年,三水鎮有工業企業130個,其中規模以上8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0個。

第一產業

三水鎮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2011年,三水鎮生產糧食2.2萬噸,其中水稻1.6萬噸,小麥0.4萬噸。
三水鎮主要經濟作物為油菜、蔬菜。2011年,三水鎮油菜種植面積0.6萬畝,產量0.1萬噸;蔬菜種植面積1.3萬畝,產量3萬噸,主要品種有青菜、蘿蔔、萵苣等。
三水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三水鎮生豬飼養量6.1萬頭,年末存欄2.3萬頭;家禽飼養量6.9萬羽。

第二產業

三水鎮工業以機械、化工、石油、建築為主。2011年,工業企業50家,職工5821人。

第三產業

2011年末,三水鎮商業網點100個。2011年,三水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億元;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1.5億元。
2011年末,三水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9億元,比上年增長29%;各項貸款餘額1.6億元,比上年增長12%。

文化


名字由來

三水鎮因境內有青白江、石亭江、綿遠河三條河而得名。

文物古迹

三水鎮內的“上書院大門及照壁”被評為廣漢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


2011年末,三水鎮境內有成綿高速公路和廣(漢)一金(堂)公路;實現了村村通公路。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三水鎮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771人,專任教師21人;小學1所,在校生1227人,專任教師7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82人,專任教師的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境內國家重點院校中國民航飛行學院1所。

科學技術

2011年末,三水鎮有國家級無公害蔬菜基地1個,科技示範水產養殖基地1個,水果種植基地2個,菌類種植基地1個,各類科技人才98人

文體事業

1992年10月,三水鎮建成三水鎮有線電視站。
2011年末,三水鎮有線電視用戶2100戶,入戶率28%。
2011年末,三水鎮有鎮文化站1個,文化廣場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14個,民間文化藝術團體2個,各類圖書室14個,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成員84人。
2011年末,三水鎮有學校體育場2個。3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16%。本地體育健兒累計取得奧運會銀牌1枚,亞運會金牌3枚、銅牌1枚,世界盃銅牌1枚,世界錦標賽金牌1枚、銀牌3枚和銅牌3枚。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三水鎮各級各類衛生醫療機構25個,其中診所8個,衛生室16個;病床3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449.9萬元。衛生專業人員76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9人。
2011年,三水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4.3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1201人,參合率96.1%。

社會保障

2011年,三水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9戶,人數219人,支出48.6萬元,月人均185.元;城市醫療救助30人次,支出7.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93戶,人數643人,支出59.4萬元,月人均77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69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2人;農村醫療救助29人次,支出2.1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1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89.1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120張。社區服務站1個。年末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1萬人,參保率99.8%;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2282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三水鎮有郵政支局1個,報紙、期刊累計發行23.2萬份(冊),業務收入52萬元,其中純收入門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0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500門,固定電話用戶400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85%;行動電話用戶2.3萬戶;寬頻接入用戶600餘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200萬元。

經濟建設

三水鎮地勢平坦,交通便利,電力通訊、能源等基礎設施完善。1996年被兩委、省政府列為“省級小集鎮建設試點鎮”,2003年被列為廣漢市首批重點建設小集鎮。三水鎮堅持以富民強鎮為指導,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形成了以蔬菜種植、養殖、食用菌三大特色農業區。工業經濟穩步發展,三水鎮形成了以蜀中製藥有限公司、渝漢鋼管有限公司、聖油科有限公司、星旺食品廠、宏泰紙業有限公司為基礎的支持性產業。文化、衛生、教育等各項社會事業同步發展,社會治安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農業建設
2007年元月1日上午九點,廣漢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林波,市統計局局長、農普辦主任向勇等一行在三水鎮書記劉雪蓮等的陪同下,到三水鎮光明村視察和慰問了農業普查調查員和農戶。林市長詢問了調查員入戶登記工作的安排和進展情況並和農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林市長詳細地問了農戶的家庭人口狀況、外出打工情況及主要經濟來源等。農戶高興地--做了回答,並表示:積極配合支持這次農業普查,讓國家更好地了解農民,並能制定出更好的惠農政策。

旅遊


三水易家河壩鄉村旅遊區位於廣漢市三水鎮友誼村,是國家AAAA級景區。景區距四川省省會成都40千米,東距廣漢市區7千米,處於湔江、石亭江和綿遠河三江交匯區。整個景區面積3.0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積佔地約1.77平方千米,主要由三江湖休閑觀光區、歡樂水世界、三江沿河濕地景觀、競釣基地戶外運動區、三江古渡、飛揚馬場、荷風禪月垂釣區、霍家庵等功能分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