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水

長江最長的支流

漢水流域發源於陝西省西南部漢中市寧強縣大安鎮的漢王山(嶓冢山),東南流經陝丹江口水庫——南水北調中線源頭西漢中、安康,出陝西後進入湖北西北部,在湖北十堰的丹江口漢江最大的支流——丹江匯合,注入丹江口水庫,出水庫後繼續向東南流,過湖北的襄陽、宜城、鍾祥、沙洋、天門、潛江、仙桃、漢川等地,在湖北武漢市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

水源


簡介

漢江上的龍舟賽
漢江上的龍舟賽
漢水,為長江最長的支流。漢江流域面積,1959年前為17.43萬平方千米,位居長江水系各流域之首;1959年後,減少至15.9萬平方千米,退居嘉陵江之後,為是長江水系各支流第二。漢江發源於陝西省漢中市,是中國中部區域水質最好的大河,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幹流湖北丹江口以上為上游,河谷狹窄,長約925km;丹江口至鍾祥為中游,河谷較寬,沙灘多,長約270km;鍾祥至漢口為下游,長約382km,流經江漢平原,河道婉蜒曲折逐步縮小。在武漢市漢口龍王廟匯入長江。

地理位置

漢江總長度的3/4上流經湖北省,在湖北省中部形成沃野千里的江漢平原,是有名的“魚米之鄉”,也是湖北、乃至全國重要的糧食廠區和農產品生產基地。

水利開發


流域建設

漢水流經安康市
漢水流經安康市
漢江流域降水豐富,水量充盈。上游流經漢中盆地,水流湍急,水力資源豐富。中游丹江口以下進入平原,流速驟減,多沙洲和卵石灘。下游進入江漢平原,水流平緩,曲流發達,同長江之間河港縱橫交錯,汛期洪水常和長江洪峰相遇,宣洩不暢,易成澇災。1958年在漢江上遊興建丹江口水利樞紐徠工程,蓄水形成丹江口水庫,水庫最大庫容290.5億立方米,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水源頭。丹江口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90萬千瓦,為漢江流域最大的水電站。漢江由西北向東南,貫穿湖北,可灌溉江漢平原兩岸400多萬畝農田。下游還建有杜家台分洪工程和漢北排澇工程,減輕了江漢平原的澇災和洪水對武漢市的威脅。

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邯石段南溝排水倒虹吸工程的施工人員開始向已經完成混凝土澆築的輸水管管身上覆蓋棉被和褥子,防止混凝土在低溫下“凍傷”。本周起,開工七年、總批複投資1273.64億元的南水北調工程中線工程全線進入冬季施工階段,十多萬名建設者將冒著嚴寒在八百多公里的戰線上迎接2011年。
漢江水
漢江水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邯石段河北邢台縣與沙河市之間的南沙河倒虹吸工程距北京450公里,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大型河渠交叉建築物之一,也是離北京最近最大的倒虹吸工程。倒虹吸是一種水利工程的技巧,當渠道與河流處於平面交叉時,需要利用連通器原理修建一座建築物,使渠水從河流下穿過,此建築物通常叫做倒虹吸。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已有成功的運用。這種形式施工簡便且便於清除泥沙。該處工程是將輸水渠引來的漢江水,從南沙河底下穿過去,形成渠水與河水立體十字交叉,並且互不干擾,輸往北京。
據中國水電十五局該項目部經理黃炎興介紹,由於南沙河地下水位高,下挖兩米即可見清澈地下水湧出,成為施工最大難點。為此,施工採用打井抽排地下水方法,保證工作面乾燥。同時利用四台鋼模台車和兩台移動式澆築台車,提高施工效率。但這種方法要求不間斷作業,現場施工人員需24小時值守,每天僅抽水用電就要花費近萬元。此外,時值冬季,施工現場還要對混凝土建築物採取保溫、爐火加溫等措施。
按照設計規劃,預計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將完工通水,北京、天津、石家莊等沿線20多座大中城市缺水問題將得到緩解。屆時每年將有相當於3個半密雲水庫的水送到北京。4年後,北京市民有望喝上源自1400多公裡外的漢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