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分點歲差的結果 展開
- 分點歲差
- 歲差
分點歲差
分點歲差
徠分點歲差在天文學中是指以春分點(或秋分點)為參考系觀測到的回歸年與恆星年的時間差。我國虞喜利用冬至點也觀測到歲差。之所以採用節氣點不同都是根據觀測者所處的地理位置與氣象條件相關。
徠分點歲差是由於地球旋進運動(precessional motion)的結果,二分點(equinoxes)環繞黃道向西慢速運動。二分點繞黃道的周期為25800年。
在歷史上,地球的歲差被稱為分點歲差,這是因為分點沿著黃道相對於背景的恆星向西移動,與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相反。在非技術的討論中仍沿用此一名詞,這點在詳細的數學中是不存在的。
在19世紀的前半世紀,由於對行星之間引力計算能力的改進,人們體認到黃道本身也有輕微的移動,在1863年之際這稱為行星歲差,而佔主導地位的部份稱為日月歲差(lunisolar precession)。它們合起來稱為綜合歲差,並且取代了分點歲差。日月歲差是太陽和月球對地球赤道隆起的引力作用造成的,引發地軸相對於慣性空間的轉動。行星歲差(actually an advance)是由於其它行星對地球和軌道面(黃道)的引力有小角度造成的,導致黃道面相對於慣性空間的移動。日月歲差比行星歲差強大了500倍。除了月球和太陽,其它行星也會造成地軸的運動在慣性空間中產生微小的變化,在對比時會造成對日月歲差和行星歲差的誤解,所以國際天文聯合會在2006年將主要的部分重新命名為赤道歲差,而較微弱的成份命名為黃道歲差,但是兩者的合稱仍是綜合歲差。
分點歲差是地球的自轉軸相對於慣性空間的進動。分點的進動是因為太陽和月球對地球的引力有微小的差異。
喜帕恰斯發現分點的位置,相對於在天球上固定不動的恆星,沿著黃道每年向西移動。通常,每年的移動量是50.3 ,每71.6年移動1°。這個過程雖然緩慢但會逐年累加起來,完整的歲差圈要經歷25,765年(稱為大柏拉圖年),分點在黃道上退行一周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