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寄夫

寫真寄夫

《寫真寄夫》是唐代女詩人薛媛的作品。此詩表達了詩人對遠離久別丈夫的真摯感情,隱約透露了她憂慮丈夫移情別戀的苦衷。全詩刻畫心理活動既細緻入微,又具體形象,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作品原文


寫真寄夫
欲下丹青筆⑴ ,先拈寶鏡寒⑵ 。
已經顏索寞⑶ ,漸覺鬢凋殘⑷ 。
淚眼描將易⑸ ,愁腸寫出難⑹ 。
恐君渾忘卻⑺ ,時展畫圖看⑻ 。

註釋譯文


註釋

⑴“欲下”句:指剛要下筆作畫。丹青筆:即畫筆。丹青,丹砂和青雘,可作顏料,借指繪畫。《漢書·司馬相如傳》:“其土則丹青赭堊。”顏師古註:“張揖曰:‘丹,丹沙也。青,青雘也。’……丹沙,今之朱沙也。青雘,今之空青也。”
⑵拈(niān):用手指搓捏或拿東西。寶鏡:鏡子的美稱。南朝陳徐陵《為羊兗州家人答餉鏡》詩:“信來贈寶鏡,亭亭似團月。”
⑶經:一作“驚”。索寞:形容衰老,毫無生氣。南唐馮延巳鵲踏枝》詞:“休向尊前情索莫,手舉金罍,憑仗深深酌。”
⑷凋殘:衰落;殘敗;減損。《後漢書·樊宏傳》:“伏見被災之郡,百姓凋殘,恐非賑給所能勝贍,雖有其名,終無其實。”
⑸描將:意為描寫。將:一作“來”。
⑹愁腸:憂思鬱結的心腸。《藝文類聚》卷一引晉傅玄詩:“青雲徘徊,為我愁腸。”
⑺渾:全。忘卻:忘記掉。唐張籍《寄蘇州白二十二使君》詩:“此處吟詩向山寺,知君忘卻曲江春。”
⑻畫圖:圖畫。《晉書·劉牢之傳》:“玄大喜,與敬宣置酒宴集,陰謀誅之,陳法書畫圖與敬宣共觀,以安悅其志。”

譯文

剛剛想要下筆作畫,先拿鏡子一照心寒。
已經驚詫容顏衰老,漸漸發覺兩鬢凋殘。
描繪淚眼十分容易,寫出愁腸何等困難。
怕你把我全然忘記,經常打開畫圖看看。

創作背景


薛媛是晚唐濠梁(今安徽鳳陽)人南楚材的妻子。南楚材離家遠遊。潁(今河南許昌)地長官喜歡他的風采,想把女兒嫁給他。南楚材想允諾這樁婚事,派僕人回濠梁取琴書等物。“善書畫,妙屬文”(見《雲溪友議》卷上)的薛媛,覺察到丈夫的意向,對鏡自畫肖像,並寫了這首《寫真寄夫》詩以寄意。

作品鑒賞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遠離久別丈夫的真摯感情,隱約透露了她憂慮丈夫“別依絲蘿”的苦衷。刻畫心理活動既細緻入微,又具體形象:時而喃喃自語,時而如泣如訴,詩情畫意,躍然紙上。
詩一開頭,就通過手的動作來展示心理活動。她提起“丹青”畫筆,正想下筆作畫。然而,她猶疑了。不知道該怎麼畫,還是“先拈寶鏡”,照照容顏吧。可是一“拈寶鏡”,卻給她帶來一股“寒”意。“寶鏡”“寒”的原因,分不清是冰涼的鏡體給人一種“寒”的感覺,還是詩人的心境寒涼。一“寒”字,既狀物情,又發人意。
頷聯進一步寫詩人對鏡自憐:她心中已自感玉容憔悴,而此刻細細端詳,發覺鬢髮也開始有點稀疏了。“驚”是因為“顏索寞”而引起的心理活動。“已驚”表明平素已有所感觸,而此時照鏡,更驚覺青春易逝。“顏索寞”,明顯易見;“鬢凋殘”細微難察,用“漸覺”一語,十分確當寫出她愈來愈苦這一心理狀態。
“淚眼描將易,愁腸寫出難。”“淚眼”代指詩人的肖像,“愁腸”指心靈的痛苦。一“易”一“難”,互為映襯。這裡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在矛盾對比中,刻畫懷念丈夫的深情。湯顯祖牡丹亭》第十四齣杜麗娘自畫肖像時說過兩句話:“三分春色描將易,一段傷心寫出難。”當是脫胎於此。
尾聯點出寫真寄外的目的。詩人辭懇意切地叮囑丈夫:“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這張畫,讓你時時看看我。”“恐”,猜想,是詩人估量丈夫時的心理狀態。一“恐”一“渾”,準確地描繪出自己微妙的感情活動。本來,僕人回家取琴書等物時,詩人察覺丈夫已有“別依絲蘿”、把糟糠之情全“忘卻”的意向。但她在詩中卻避免了作正面的肯定,而用了估量、猜測的口吻,這就不致傷害丈夫的自尊心,而且給他留下回心轉意的餘地。一“恐”字,把詩人既疑慮又體諒丈夫的感情,委婉曲折地吐露出來,可謂用心良苦。末句,直陳胸臆,正面規勸丈夫:“時展畫圖看”,遙應首句,語短情長。
此詩對人物的神態動作描寫和心理活動的刻畫是很出色的。它也從側面透露出封建時代婦女的不幸和痛苦。全詩情感表達真摯,有很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據記載,南楚材看了這首詩后,回心轉意,辭掉了潁地長官的那樁婚事。

評價

吉林大學教授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詩人情意殷殷,委婉其辭,怨恨之語而出以一片溫情,為丈夫的情感回歸營造了十分適宜的環境。

作者簡介


薛媛,生卒年不詳。晚唐濠梁(今安徽鳳陽)人,南楚材之妻。工書善畫,妙於文辭。《全唐詩》存其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