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魯縣第一中學

開魯縣第一中學

開魯縣第一中學簡稱開魯一中,始建於1945年,是內蒙古自治區建校較早的七所中學之一。七十年來,開魯一中人用心血和汗水澆灌這方沃土,以勤、敬、恆、朴為校訓,形成了自強不息,勇爭一流的光榮傳統,培養和造就了數以萬計的英才。他們遍布大江南北,五湖四海。2002年10月24日,中央電視台“新聞三十分”欄目曾重點報道了開魯一中迅速發展的情況。

辦學規模


全校佔地面積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教學樓、實驗樓、科技圖書樓、學生宿舍樓氣勢恢宏,雄偉壯觀,微機室、語音室、實驗室、電子閱覽室、電子備課室、多功能語音室、北大附屬中小學遠程教育網等現代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
學校綜合辦學條件優良,基礎設施齊備。擁有DES—8506、DGS—6604萬兆核心交換機全光纖型校園網路,有安裝304台電腦的學生計算機房,有108個多媒體教室,有學術報告廳、課展中心,有理化生、現代科學實驗室,有音樂、美術專業教室,有標準化400米塑膠跑道,12個排球場、20個籃球場、足球場、40個乒乓球台案,有餐廳、學生公寓、單身教師公寓等公共服務設施,有藏書量6萬餘冊的圖書館是旗縣級中學最大的圖書館之一。
開魯一中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開魯一中人將恪守“勤敬恆朴”的校訓,發揚“要干就干最好,要爭就爭第一”的精神,努力把開魯一中辦成人民滿意的學校。
開魯縣第一中學
開魯縣第一中學

歷史沿革

解放前夕,開魯一中為解放戰爭的勝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輸送了大批人才,為開魯縣地方政府培養了大批工農幹部。從新中國誕生到1965年,是開魯一中蓬勃發展的十七年,教學上“一幫一,一對紅”,“師傅帶徒弟”使全體教師的業務水平迅速提高,開魯一中也在全區揚名,特別是1960年7月,開魯一中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教育戰線先進單位”,副校長董寶田代表學校進京參加全國文教群英會,把開魯一 將榮譽推向了高峰。這一時期,開魯一中為全國各級各類學校輸送了大批新生,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優秀人才。十年文化大革命,師生倍受磨難,往事不堪回首。粉碎“四人幫”之後,學校恢復了正常秩序,這期間,有曲折,有坎坷,但更主要的是一步步走向發展壯大,走向輝煌。學校第一棟教學樓的興建,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高考升學人數百人大關的突破,為開魯一中進一步發展壯大奠定了基礎。
開魯縣第一中學
開魯縣第一中學

辦學業績


高考情況

特別是近六年來,開魯一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校實行育人為本,科學管理,依法治校,依法從教方略,以“三五要求”為保障,以《開魯一中教師工作考評方案》為考核評估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教育教學成績不斷提高,高考升學人數始終名列通遼專區旗縣級中學之首。2002年高考,通遼市理科狀元的桂冠被該校摘取,2003年高考,該校兩名文科考生雙雙獲通遼市文科狀元,2004年高考,該校本科上線902人,居通遼市第一名,2005年高考,該校高分段人數、上重點人數、上本科人數再列通遼市旗縣級中學之首,僅次於通遼一中、五中,且素質教育、因材施教又結碩果,音體美特長生上本科人數超過40人,實現歷史性突破。近年來,該校每年都有多名考生考入清華、北大、浙江大學、中南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大、南開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家級名牌院校。
開魯縣第一中學
開魯縣第一中學

學校位置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開魯縣環城北路與麥新路交叉口西南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