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知柔
陳知柔
陳知柔(?一1184年)宋朝人,字體仁,號休齋居士,永春(今屬福建)人。宋理學家、居昇平里七都(今美中村),紹興十二年進士。有《詩聲譜》二卷、《休齋詩話》五卷等,已佚。事見《晦庵集》卷八七《祭陳休齋文》,清乾隆《永春州志》卷九有傳。
知柔與奸相秦檜之子熹系同榜進士,時人多以阿諛攀援而通顯貴,知柔不願隨俗而受排斥。在台州離任后,遍游名山大川,吟詠怡情。朱熹任同安主簿時,兩度前來永春拜訪知柔,結為忘年知交,晝則攜游名勝,夜則對榻論文唱酬。知柔病卒時,朱熹親寫祭文.極表痛惜。
陳知柔著有《易本旨》、《易大傳》、《易圖》、《春秋義例》、《古學並圖》、《詩聲譜》、《論語後傳》、《詩話》、《梅青傳》、《詩騷古賦》、《雜著》等均有刻印傳世(今軼)。
《人月圓》
鬢緣心事隨時改,依舊在天涯。
多情惟有,籬邊黃菊,到處能華。
《宿天台萬年寺》
古寺來投宿,雲岩第幾層。
有詩堪供佛,無事且依僧。
小閣泉喧枕,修廓雨暗燈。
好峰看未足,夢繞碧崚嶒。
《天台游山》
煙蘿穿幾重,柴車倦驅駕。
忽尋鐘磬音,山腰得僧舍。
主僧聞我來,曳杖出相迓。
揖我坐虛閣,登臨欠台榭。
老屋數椽余,風物自閑暇。
古木出雲杪,遙岑來竹罅。
下臨一泓水,涵光冷相射。
但能了此生,未遽慚大廈。
我本山中人,偶失學圃稼。
為米聊復留,兩同僧過夏。
得舟家可浮,遇竹宅便借。
是處皆南山,何必東籬下。
悠悠去忘歸,寧畏長官罵。
松月苦留客,徘徊度清夜。
明朝過桃溪,溪女莫相詫。
《次海上長亭村》
行到山窮處,微茫島嶼青。
百年多逆旅,萬事一長亭。
風雨晚潮急,魚蝦曉市腥。
平生誦佳句,今見海冥冥。
《題山石》
山花有空相,江月多清暉。
野意寫不盡,微吟浩忘歸。
《涵清閣》
追憶唯庵真可人,詩成咳唾筆如神。
使登是閣一快掃,當有銀鉤鐵畫新。
《題洪景伯通判清閟堂》
別乘清名滿世間,卻來堂下植檀欒。
已無欲物敗人意,且與此君同歲寒。
夜月半庭金影碎,秋風一枕玉聲殘。
雁行吏退鈴齋靜,想見巍冠獨倚闌。
《謁姜相墳次鄧經略韻》
欲將興廢問洪鈞,來謁孤墳獨愴神。
千載高風余凜凜,一池秋水自粼粼。
門前帆影來天際,林杪鐘聲落海濱。
此道寥寥今復振,不應漁水是東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