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人月圓的結果 展開

人月圓

詞牌名

人月圓,詞牌名,又名“人月圓令”“青衫子”“青衫濕”。以王詵《人月圓·元夜》為正體,雙調四十八字,前段五句兩平韻,後段六句兩平韻。另有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兩平韻;雙調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三仄韻,後段五句兩仄韻變體。代表作品有吳激《人月圓·宴北人張侍御家有感》等。

詞牌沿革


此調始於北宋英宗駙馬王詵所創詞。詞中有“華燈盛照,人月圓時”,取元宵夜的全年第一個月圓日。調名本意含元宵夜月圓人團圓的意蘊,故名“人月圓”。
王詵詞為元夕詞,南宋楊無咎兩首亦是詠元夕之作。北宋末吳激使金被留。金人劉祁《歸潛志》卷八: “國初宇文太學叔通主文盟時,吳深州彥高(激)視宇文為後進,宇文止呼為小吳。因會飲,酒間有一婦人,宋宗室子,流落,諸公感嘆,皆作樂章一闋。宇文作《念奴嬌》,有‘宗室家姬,陳王幼女,曾嫁欽慈族。干戈浩蕩,事隨天地翻覆。’次及彥高作《人月圓》詞云:‘南朝千古傷心事,猶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誰家。偶然相見,仙肌勝雪,雲鬢堆鴉。江州司馬,青衫淚濕。同是天涯。”’吳詞悲傷感慨,廣為流傳,成為此調名篇,因詞句有“青衫淚濕”,故調又名“青衫濕”。此調為換頭曲,僅前段一個七字句與一個五字句外,其餘九句均為四字句,音節甚有特點,而且自吳激詞之後多用以抒寫感舊之情。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四十八字,前段五句兩平韻,後段六句兩平韻。以王詵《人月圓·元夜》為代表。此調以此詞為正體,即《中原音韻》所注“黃鐘宮”者。若楊詞之攤破句法、或押仄韻者,皆變格也。前段第三、四句,倪瓚詞“畫屏雲嶂,池塘春草”,“畫”字仄聲,“雲”字、“春”字俱平聲。後段第一、二句,劉因詞“門前報道,麴生來謁”,“門”字平聲,“曲”字仄聲。第四句,趙鼎詞“芳尊美酒”,“芳”字平聲,“美”字仄聲。第五句,張可久詞“香爐峰下”,“峰”字平聲。第六句,趙詞“月滿高樓”,“月”字仄聲。
變體一,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五句、兩平韻。以楊無咎《人月圓·風和日薄餘煙嫩》為代表。此亦王詞體,惟後段第四、五、六句攤破句法,作七字一句、五字一句異。
變體二,雙調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三仄韻,後段五句兩仄韻。以楊無咎《人月圓·月華燈影光相射》為代表。此與無咎平韻詞悉同,惟押仄聲韻及前段起句用韻異耳。至前段第三句“畫”字,後段第四句“夜”字非韻,或注作“韻”者誤。楊詞兩體俱無他詞可校。《詞律》所注“可平可仄”無據,不可從。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人月圓·元夜》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
小桃枝上春來早,初試薄羅衣。年年此夜,華燈競處,人月圓時。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中仄平平。
禁街簫鼓,寒輕夜永,縴手同攜。夜闌人靜,千門笑語,聲在簾幃。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人月圓·風和日薄餘煙嫩》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風和日薄餘煙嫩,惻惻透鮫綃。相逢且喜,人圓玳席,月滿丹霄。
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爛游勝賞,高低燈火,鼎沸笙簫。一年三百六十日,願長似今宵。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人月圓·月華燈影光相射》
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
月華燈影光相射。還是元宵也。綺羅如畫,笙歌遞響,無限風雅。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鬧蛾斜插,輕衫乍試,閑趁尖耍。百年三萬六千夜,願長如今夜。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範詞作


宋·王詵《人月圓·元夜》
宋·汪元量《人月圓·錢塘江上春潮急》
宋·趙鼎《人月圓·中秋》
金·吳激《人月圓·宴北人張侍御家有感》
元·元好問《人月圓·玄都觀里桃千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