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老圩
張老圩
位於安徽肥西縣聚星鄉(現已更名為銘傳鄉)周公山下,現為聚星中學。這座封建地主莊園為清代淮軍將領張樹聲故居,建於清同治年間,圩內各式建築300多間,老房大部改建為教室,尚存後堂屋1幢9間及守衛住房5間未動,今為聚星中學校址。四面青山,除大門外,周圍圩壕溝環繞,另有內壕溝將圩內分為三個島。
張氏四姐妹(1986年於北京)
家居蘇州。因酷愛崑曲,特請家庭曲師為子女們拍曲,而最有成就的是四個女兒(子張定和亦擅曲)。當時正逢崑劇傳習所學員出科,四姐妹便成了“傳”字輩演員在蘇州、上海演劇的忠實觀眾。其中大姐張元和,即與小生名角顧傳玠戀愛而結為伉儷(現旅居美國);二姐張允和,是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的夫人;三姐張兆和,是著名作家沈從文的夫人;四姐張充和(小妹),是美國耶魯大學著名漢學家傅漢思教授的夫人。
姐妹四人情系昆壇,畢生為崑曲事業而奔走,不遺餘力。1986年,元和與充和從美國歸來,四姐妹在北京團聚,不僅與京中曲友一起唱曲,甚至還粉墨登場。八十歲的元和與七十三歲的充和聯袂演出《遊園》,參加了紀念湯顯祖逝世三百七十周年的舞台活動。1990年9月30日,上海名流秦瘦鷗(小說《秋海棠》作者)評說“張氏四蘭,名聞蘭苑”,這確是知人之論。
記憶中的張老圩,是個童話的世界。歷史中的張老圩,是灰色的地主武裝莊園。現實中的張老圩,是片有待開發的熱土。
春暖花開時節,圩子外的田地里油菜花連成了片,色彩耀眼而奔放,張昭和玩伴們在圩子里追逐飛舞的蝴蝶,捕捉調皮的小鳥……
一晃半個世紀過去了,張昭早已過花甲之年,離開了張老圩,但童年的記憶卻無法抹掉,似乎還隨著翻轉的歲月年輪而日益清晰。每逢陽春三月,張昭總要回老圩子看看那個童話的世界。
在古鎮三河的一條小街上,有一處張樹聲故居,這只是張家眾多房產中的一處,而周公山下的張老圩才是老張家的根基,它的主人正是淮軍的召集人和實際組建者、淮軍的二號人物——張樹聲。
“紫氣東來,山環水抱。”曾是一位新聞記者的張昭不無自豪地描述張老圩的地貌。的確,張老圩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周圍山上有九路來水,繞圩而過,流入龍潭河。圩子大門兩旁高聳入雲、形如巨傘的兩棵法國梧桐,經歷100多年的滄桑,依然挺拔,儼然成了張老圩的象徵。
談至興起,張昭先生在紙上畫了幅簡圖,復原了記憶中張老圩的原貌。“西頭”、“中間門”、“東頭”、“閘門”,張昭如數家珍。張老圩規模宏大,景色秀美,超過其他圩子,位置更是處在圩堡群的核心。圩子有寬闊的內外壕溝,內壕溝架有兩座石拱橋。對外向西開門,通過大弔橋連通內外。
大門原是一座牌樓,進去五進五廳,每進有十五間。內又分正門、客廳、書房等。張家兄弟八人,在大廳北面建造內宅,各房單成一個院落。北壕外是花園和小姐們的綉樓,有石橋相通。
張氏一族還出了位張樹屏,張樹屏隨兄辦團練、入淮軍,升至提督銜總兵,武職一品大員。張樹聲死後,眾兄弟分家,張樹屏在離老圩北面五里遠的地方建造了新圩。
張新圩佔地百餘畝,橫豎成方,整齊劃一,不似張老圩隨地勢迂迴曲折。新圩外的壕溝更為寬闊,四面都有巨大的閘門弔橋對外,這是其他圩子所沒有的。圩內又有一道筆直的內壕,將圩子分割成整齊的兩部分,中間以一座精巧華美的石橋溝通。
新圩還有一座小樓,緊靠內壕溝,有人說它是小姐綉樓,而看守此樓的夏大爺告訴記者,這是一個炮樓,當年還架有三門銅炮。如今的張新圩內,除林場職工居住外,大都已荒廢,雜草叢生。
內外壕溝間隔著一堵厚重的石牆,當地人告訴記者,因環境封閉,解放初期,張新圩曾是一座麻風病院。與老圩不同,新圩的內外壕溝並非天然,而是人工開挖的。夏大爺也是聽父輩們說的,為了儘早建好新圩,出手闊綽的張家曾以一筐土兩文錢的酬金徵集勞力,一夜之間,近三米寬的內外壕溝就全都挖通了。
許是因環境偏僻的緣故,張新圩的老房子還保留不少。散落在雜草中的石磨、門楣、小瓦、老井、馬槽,不由讓人神思。
據史料記載:張老圩的田產,分佈在聚星、管亭、焦婆、大柏等鄉,計約4萬多石租子。在合肥、南京、蘇州、上海、天津等城市有商號和市房、田產,建有張公館,直至解放前,張氏族人在外,可在公館內支取生活費用等項。地方上有“張氏富一房、劉氏富一族”之說。
如今,張老圩已成了聚星中學的校舍。當年龐大的建築群落,在歷史的煙塵中,大都湮滅了。惟有一間殘破的老屋還在向世人訴說著那一段故事。
140多年前,從合肥西鄉的山林間走出了一個個彪形大漢,張樹聲、張樹屏、劉銘傳、周盛波、周盛傳、唐定奎等百餘個大小團練首領,率領著一條條長龍般的隊伍,在中國大地縱橫馳騁近半個世紀。
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淮軍。
立下卓越戰功的淮軍將領們,衣錦還鄉。許是軍旅生涯的緣故,他們將自己的居所也設計成了攻守兼備的堡壘,憑藉權力和金錢,圈買土地,在山林之間建起一座座四面環水的私家圩堡居住。圩子是他們的世襲領地,擁有軍隊(圩勇)、世奴(家僕)、佃戶。圩主還操縱著附近一兩個鄉甚至幾個鄉的經濟命脈……
歲月易逝,100多年來,這些圩堡一直隱匿在山林之間,那段喧鬧的歷史也漸漸埋於泥土之下。劉老圩成了部隊駐地,張老圩、周老圩、唐老圩里都建了學校,披在圩堡身上的鉛華漸已褪去。
突然而至的旅遊構想,一下子刺激了世人的神經。於是乎,“淮軍故里圩堡群”旅遊線路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儼然成形。在走訪四大圩堡過程中,我們更感受到了當地政府對圩堡開發的渴望和急切。通往劉銘傳故居的三條公路正加緊建設,張老圩的古迹也在整理中。
但同時有人這麼提醒記者,缺乏創意和新意的開發是不可取的。“人無我有,人有我奇”,在打造“淮軍故里”人文之旅的同時,或許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