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魚蝮

食魚蝮

食蝮蛇毒為血毒素,損害組織。被咬傷處會迅速腫脹、發硬、流血不止,劇痛,皮膚呈紫黑色,會導致異常血液凝固。水蝮蛇為半水生動物,大部分時間在永久水域附近活動。主要在夜間活動,白天常在水面上方的樹枝上曬太陽。主要捕食魚類、蛙、小型哺乳動物、鳥類、蜥蜴、其他蛇類和短吻鱷的幼體等。遇敵時會張口恐嚇,一般無攻擊性,受威脅時發起攻擊。冬季在山坡溪水上冬眠。頭很大,毒腺非常發達,能一次性給人注射很多的毒液,在美國,比其他響尾蛇要厲害得多,因此佔據奈吉爾·馬文美國十大致命毒蛇名單上的第五名。

外形特徵


食魚蝮
食魚蝮
長約5徠0~120厘米,大者可至190厘米。身體粗壯,體表成棕色、灰色或 黑色等,有橫紋,背部暗橄欖色或黑色,腹部較淺。通體布滿交叉帶紋並有獨特的邊緣。頭部三角形,有著刀形瞳孔和尖牙。口部有白色邊緣線,故而得名“棉口蛇”。

分佈範圍


食魚蝮
食魚蝮
主要生活在美國東南部的沼澤、湖泊、溝渠等地,分佈範圍南至弗吉尼亞州到佛羅里達州,西至德克薩斯州,北至密蘇里州。

生長繁殖


水蝮蛇在春秋繁殖。妊娠期為3-4個月。一窩產下12隻幼蛇,卵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