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瑪巴赫切宮

19世紀中葉建造的宮殿建築

多爾瑪巴赫切宮建於19世紀中葉,因與建於15世紀的托普卡珀宮類似,所以被稱為新宮,而後者被稱為舊宮。

特點


多爾瑪巴赫切宮新宮坐落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歐洲沿岸上,宮殿建築順著博斯普魯斯海峽綿延600米,高大寬廣,氣勢恢弘,隱約透露著曾經盛極一時的奧斯曼帝國的輝煌與富庶。新宮擁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會客廳,猶如迷宮。所有的門、窗和天花板都經過精心裝飾,有些地方還用黃金點綴。其中最大的廳堂由56根圓柱支撐,吊著一個重達4.5噸、由750顆燈珠晶體構成的巨大枝形水晶吊燈。
宮內還收藏有不少名家名畫,分佈於大廳及客房。新宮的後宮建築更加氣派,盡顯豪華,讓人嘆為觀止。浴室和衛生間全用白色大理石鑲嵌,所有的門窗都是優質木材精雕細刻。卧室寬敞明亮,擺滿豪華傢具,一張巨大的鐵床擺在房間的顯要位置。門口檯子上擺放的兩個來自東方中國的精製大花瓶格外顯眼。
新宮的另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它的鳥類大帳。過去,為取悅於住在皇宮中的帝王貴人,這裡曾飼養過來自世界各地的鳥類。土耳其共和國的奠基人凱末爾於1938年11月10日在新宮去世。2004年7月,當雅典奧運會的聖火在伊斯坦布爾傳遞時,新宮是當時的終點站,人們在這裡舉行了慶祝活動。

奧運火炬


2008年4月3日,北京奧運聖火登陸伊斯坦布爾——世界上唯一的連接歐亞大陸的城市。聖火搭乘遊船行駛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歐亞兩岸風景秀麗,隔海相望。著名的多爾瑪巴赫切宮——一個載有帝國流金歲月印記的夢幻般的宮殿,則是眾多風景中的亮點之一。
奧運火炬手將在臨近著名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附近的一座清真寺旁邊乘船穿過海峽,抵達清真寺斜對面、位於亞洲一邊的貝勒伊貝宮;稍作休整后,火炬手再跑步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重返歐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