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寨

渠縣太平寨

清代同治2年(1863),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率10萬大軍西征。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安順場),遭到清軍的阻擊,重創,太平軍激戰一月有餘,到頭來幾乎全軍覆沒。

目錄

正文


石達開認為投降后可以活命,結果被砍掉了腦袋。躲在一個神秘山洞的200餘人僥倖逃避了清軍的搜查,他們在寇老道的帶領下,晝伏夜行,從大渡河轉移到渠縣水口鄉的觀音寨棲息下來。
觀音寨上有觀音廟,田地、樹木和一片開闊地。三面懸崖絕壁,只有北面有“之”字拐的陡梯。寨門口可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為了防禦清軍的追殺,他們在北面架起12門罐爾炮,備有100餘袋火藥。平素時,除開荒種地外,早晚操練刀劍矛,尤其是自製的練功舉重石特別多,輕重不一。寇老道既是領頭,又是教頭,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在奪回武昌的戰鬥中,他一個人殺死曾國藩湘軍十三人,攻破江南大營,一馬當先,突破敵軍重圍。士兵們都欽佩他,尊重他。
一天夜裡,寇老道派遣六位士兵到百姓家買豆腐乾、落花生、咂酒。囑咐道:“只能買、不能搶、不信話、軍法處置。”不一會兒,這些食品全由士兵帶上了寨子。寇老道問:“錢夠不夠?”洪小寶說:“你看,這把碎銀一粒不少。”原來,這些食品都沒收錢,是羅田壩王慶福老頭慰勞的。寇老道覺得蹊蹺,連忙打聽王老頭這人的身世。洪小寶說,王老頭有個漂亮的姑娘,要招個女婿,想在我們寨子挑上一個。有人問,要選哪樣的人哪?洪小寶說:“條件只有一個,明天到他家的‘溜溜田’去栽秧,誰能一口氣順著田把秧栽完,不伸一下腰桿的,他的女兒就嫁給誰。”大家一聽,都議論起來,覺得條件太簡單,說來我們都是庄稼人,誰不是栽秧能手?一個姑娘可不夠分啦!寇老道說,別吹,是騾子是馬,拉出來蹓蹓再說。好,剛才下寨子的那六人先去試一試,看誰有能耐。不過,現在大家弄吃的。有的用大罈子插竹筒,放進砸酒粒,滲入開水,有的在石桌上擺落花生、豆腐乾,說說笑笑,開開心心地一邊吃、一邊喝。洪小寶說,這壇酒又甜又狠,比貴州的咂酒味道好。不由自主地吟詠起來:“萬顆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頭。雙手捧住擎天柱,吸得黃河水倒流”。寇老道制止道,不要吟了,這是石達開吃過的甘蔗,不甜了。他對不住我們,把他忘掉吧!我們要在這裡重新豎起太平軍的旗幟,把觀音寨改為太平寨,大家意下如何?眾士兵異口同聲的答道:“好,就叫太平寨!”這一夜,全寨就像過年節一樣熱鬧。
第二天,洪小寶等六位太平軍士兵下寨去了,在王老頭的“溜溜田”比賽栽秧技術。栽秧開始了,有的栽了10多丈,腰桿勾痛了,伸了腰桿,自認輸了;有的栽得很快,但沒有哪個能栽完不伸腰桿的;還有一位手腳麻溜得很,伸了腰桿偷看田坎上的姑娘,打了幌子,也自責起來;最後只剩洪小寶一個人在田裡栽,栽得又快又好,始終沒有伸過腰桿,到底栽完了這塊田。這一切,王老頭和在旁的女兒看得清清楚楚。這一下,王老頭當場宣布,他的女兒秀蘭許配給洪小寶。其他五位士兵失望地離開“溜溜田”,沒精打采地回到了太平寨。不久,秀蘭與小寶舉行婚禮,寇老道還到王家去做了證婚人,成全了這樁喜事。這一來,請假下寨求親的士兵越來越多,不少人成了家。有的去大竹投靠了一支抗清的農民起義隊伍,有的回到廣西貴縣去了。太平軍剩下的士兵漸漸少了。
一天夜裡,不知是哪裡出現火苗,把觀音廟的一百餘袋火藥轟轟隆隆炸得一乾二淨,廟子也燒成了灰燼。剩下的太平軍士兵東一個、西一個逃得無影無蹤。為了逃避清軍的清剿,寇老道雖說武藝過人,到底處於身孤力單的境地,也只好離開寨子埋伏下來。臨別之際,他搭上木梯,用鐵鎚、鏨子在岩壁上鑿下“太平寨”三個大字,自己在離寨子一里之外的石牛廟生存下來,隱姓埋名。他擺香設壇,苦練功夫,接納教徒,卒年84歲。從此,觀音寨被人忘掉了,太平寨這名字叫開了,一代一代傳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