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鎮

廣東省廉江市轄鎮

新民鎮,隸屬於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位於廉江市西南部,東連石城鎮,南鄰橫山鎮、遂溪縣,西連石嶺鎮,北接吉水鎮。區域面積為102平方千米(2018年)。

2019年,新民鎮下轄三角山社區和15個行政村。2018年,新民鎮戶籍人口為61451人。

2017年,新民鎮生產總值17.82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4.51億元,增長2%;第二產業10.12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3.19億元,增長7.2%;農業總產值7.22億元,同比增長2.3%;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26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600萬元,增長22.98%。

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第一區。鎮政府駐地建新仔圩,群眾稱為共產圩。
1953年,分屬第一區、第六區。
1957年,改新仔圩為新民圩,設新民鄉。
1958年,屬紅旗公社。
1959年7月,成立新民人民公社。
1983年11月,改為新民區。
1986年1月,改為新民鄉。
1988年6月,撤鄉建鎮。
新民鎮
新民鎮

行政區劃


2005年,新民鎮下轄共15個行政村和三角山社區,共有146個自然村:
丹竹塘大路邊
大垌朗塘
黎村塘底
豐九百高街
三甲雞籠塘
三角山田界
新塘龍村
黃竹垌
2019年,新民鎮下轄三角山社區和15個行政村:
丹竹塘村大路邊村
大垌村朗塘村
黎村塘底村
豐九百村高街村
三甲村雞籠塘村
三角山村田界村
新塘村龍村
黃竹垌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新民鎮位於廉江市西南部,東連石城鎮,南鄰橫山鎮、遂溪縣,西連石嶺鎮,北接吉水鎮。區域面積為102平方千米(2018年)。

地形地貌

新民鎮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屬低丘地帶。

氣候特徵

新民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在1600-1650毫米之間(1955年-1985年)。
新民鎮
新民鎮

自然資源


新民鎮有中小型水庫6座,山塘水陂21座,雷州青年運河從東到西橫貫鎮境。同時,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豐富,石灰石已勘明貯量5000萬噸。2005年,全鎮有耕地面積2216.9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573.6公頃;林地面積1527.3公頃。

人口民族


人口數據
2005年,新民鎮有居民9875戶,總人口為50143人,其中男性26380人,男女比例為111:100。
2010年,新民鎮家庭戶10071戶,集體戶108戶,總人口為42790人,其中男性22400人,女性20390人。
2017年,新民鎮常住人口為44957人。
2018年,新民鎮戶籍人口為61451人。
姓氏構成
2005年,新民鎮有李姓、陳姓、黎姓、廖姓、馮姓、鄧姓、繆姓、謝姓、鄭姓、肖姓等姓氏。其中,李姓人口佔總人口的20.6%,陳姓人口佔總人口的13.9%。

經濟


2005年,新民鎮種植業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蔬菜、香蕉、柑橙、荔枝、龍眼、西瓜、蠶桑、茶葉等,以北運菜、水果為主柱產業;養殖業主要養殖雞、鴨、鵝、豬、牛和羅非魚、鱅魚等。糧食種植面積4560.3公頃,總產量22358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2807.1公頃,稻穀總產量15204噸;番薯種植面積1053.7公頃,總產量4870噸;花生種植面積761.5公頃,總產量2398噸;蔬菜種植面積1770公頃,總產量34587噸;水果種植面積1217.4公頃,總產量8795噸;其中荔枝面積490.2公頃,總產量1795噸;龍眼面積301.3公頃,總產量1058噸;香蕉面積186.7公頃,總產量3190噸;林木面積1527.3公頃,其中用材林901.3公頃,主要樹種有杉、松、相思、桉和竹;生豬飼養出欄量48928頭,存欄量21058頭;有牛8752頭,其中良種雜交牛5100頭,配種用良種雜交牛930多頭;三鳥飼養出欄量75.51萬隻,存欄量22.58萬隻;淡水養殖面積227.4公頃,漁業總產量2077噸。全鎮有工業企業153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商業網點201個,種養專業戶3124戶,個體戶300戶。全年生產總值3.1992億元,農業總產值2.169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50元,工業總產值2.5785億元,人均居住面積18平方米,年末各類存款餘額6649萬元,其中居民存款餘額6088萬元。
新民鎮
新民鎮
2007年,新民鎮生產總值4.103億元,同比增長11.1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772億元,同比增長7.91%;第二產業增加值1.6287億元,同比增長14.76%;第三產業增加值9971萬元,同比增長11.10%;三大產業結構比重由2006年的37.1:38.4:24.5調整為36.0:39.7:24.3;農業總產值2.7762億元,同比增長7.88%;其中種植業總產值1.6135億元,同比增長6.09%;畜牧業總產值9119萬元,同比增長8.84%;漁業總產值1740萬元,同比增長13.6%;糧食總產值4980萬元,同比增長2.56%;林業產值415萬元,同比增長4.42%;農民人均純收入2941元,同比增長9.1%;財政總收入507萬元,增加8萬元,同比增長1.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11萬元,同比增長7.85%。
2008年,新民鎮生產總值5.1081億元,增加4602萬元,同比增長9.9%,其中第一產業產值2.0321億元,同比增長7.2%;第二產業產值1.8741億元,同比增長11.7%;第三產業產值1.2016億元,同比增長11.3%;農業總產值4.0656億元,同比增長7.22%;其中種植業產值2.009億元,同比增長3.69%;畜牧業產值1.6567億元,同比增長13.64%;漁業產值2312萬元,同比增長0.69%;糧食總產值5080萬元,同比增長2.36%;林業產值444萬元,同比增長1.52%;農民人均純收入3103元,同比增長5.51%;工業總產值3.5441億元,同比增長10.3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增加2家,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1521億元,同比增長1.73%;固定資產投資1.5535億元,同比增長49.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0萬元,同比增長23.03%。
2009年,新民鎮生產總值6.2906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第一產業產值2.1154億元,同比增長4.52%;第二產業產值2.7718億元,同比增長11.2%;第三產業產值1.4034億元,同比增長13.91%;農業總產值達4.1145億元,同比增長3.69%,其中種植業產值2.0702億元,同比增長7.49%;漁業產值2453萬元,同比增長4.56%;畜牧業產值1.6155億元,與2008年持平;農民人均純收入3212元,同比增長3.51%;工業總產值4.1598億元,同比增長10.9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4499億元,同比增長28.7%;固定資產投資1.8091億元,同比增長16.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99.85萬元,增加39.87萬元,同比增長15.34%。
2011年,新民鎮生產總值8.1658億元,增加7960萬元,同比增長10.8%,其中第一產業產值2.4855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產值3.9066億元,同比增長15.8%;第三產業產值1.7737億元,同比增長11.7%;農業總產值5.0774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種植業總產值2.9555億元,同比增長10.1%;畜牧業總產值1.8687億元,同比增長31.6%;漁業總產值2532萬元,同比增長8.2%;糧食總產值2.8656億元,同比增長1.79%;林業產值1076萬元,同比增長16.1%;農民人均純收入3457元,同比增長4.2%;工業總產值6.8535億元,同比增長11.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7億元,同比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1.9568億元,同比增長180.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64萬元,同比增長29.2。
2012年,新民鎮生產總值9.5242億元,增加1.0958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第一產業產值2.5701億元,同比增長3.4%;第二產業產值4.4569億元,同比增長15.5%;第三產業產值1.9015億元,同比增長11.6%;農業總產值5.5565億元,同比增長8.3%;農民人均純收入3528元,同比增長4.1%;工業總產值7.9015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1569億元,同比增長28.2%;固定資產投資3.346億元,同比增長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72.6萬元,同比增長23.21%。
2013年,新民鎮生產總值11.13億元,同比增長16.2%,其中農業總產值6.22億元,同比增長8.5%;工業總產值8.01億元,同比減少1.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25億元,同比減少3.2%;農民人均純收入3830元,同比增長5.4%;地方公共財政收入717萬元,同比增長25%。
2014年,新民鎮生產總值13.67億元,同比增長15.77%,其中農業總產值6.32億元,同比增長6.3%;農民人均純收入4696元,同比增長8.53%;工業總產值5.43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4.85億元,同比增長40.8%;定資產投資7.62億元,同比增長59.11%;地方公共財政收入941萬元,增長31.09%。
2016年,新民鎮生產總值16.56億元,同比增長21.1%;農業總產值7.2億元,同比增長8.14%;工業總產值9.13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17億元,同比增長7.2%;固定資產投資12.01億元,同比增長32.96%;社會財政三級庫收入3907萬元,增收658萬元,同比增長20.25%;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362萬元,同比增長27.41%。
2017年,新民鎮生產總值17.82億元,同比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4.51億元,增長2%;第二產業10.12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3.19億元,增長7.2%;農業總產值7.22億元,同比增長2.3%;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26億元;地方公共財政收入1600萬元,增長22.98%。

政治


新民鎮領導班子
職務姓名
鎮委書記魏俊明
鎮委副書記、鎮長李喜祥

社會


教育

2005年,新民鎮有初中2所,小學19所,共有中小學生9548人。
2007年,新民鎮投入資金258萬元,拆除中小學校危房4380.5平方米,新建校舍4380.5平方米,維修校舍850平方米。
2013年,新民鎮投入958萬元,改造中小學校15所,順利通過廣東省創建教育強鎮督前檢查。
2014年,新民鎮投入300多萬元,完善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順利通過廣東省創建教育強鎮驗收。

文化事業

2005年,新民鎮有鎮廣播電視站、文化站各1個,文化室3個,閱覽室5個,圖書室1個,村文化室10個,運動場25個。
2011年,新民鎮新建村級文化樓4幢,新增農家書屋6間。
2013年,新民鎮投資48萬元建成佔地面積為3500平方米的鎮文體廣場。
2014年,新民鎮先後組織籃球賽、乒乓球賽、文藝晚會、電影播放等文體活動20多場;鎮乒乓球隊獲得廉江市鎮街乒乓球團體賽第三名;舞蹈隊在化州舉辦的“粵西杯”舞蹈大賽獲得“集體舞”第一名。

醫療衛生

2005年,新民鎮有醫院1所,衛生室、醫療站15個,藥店6間。

社會保障

2007年,新民鎮報銷合作醫療1256人次,報銷金額137多萬元,大病救助11人,救助金額2.9萬元,籌集資金完成162戶貧困戶的危房改造。
2008年,新民鎮幫助29戶受災全倒戶重建家園、90戶農村貧困戶改造危房;捐款2.8萬多元,幫助因颱風黑格比等受災的全倒戶重建家園。
新民鎮
新民鎮
2009年,新民鎮完成了51條村莊的安全飲水工程規劃工作;投入18萬元,建設龍村、雞籠塘村村級敬老院,解決兩村25戶五保戶住房問題。
2011年,新民鎮成農村危房改造143戶;脫貧929戶,脫貧人口4328人,佔總貧困人口的85.9%;爭取省級醫療隊為優撫對象、五老人員等1200多人免費診治送葯達8000多元;爭取市人民醫院到鎮為40多名白內障患者免費診治,並為20多名患者進行手術復明。
2012年,新民鎮投入資金200萬元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55戶。
2013年,新民鎮完成農村危房改造98戶,颱風尤特受災全倒戶重建12戶;爭取廣東省恤孤助學促進會資助款5萬元,解決100名貧困學生讀書難問題。
2014年,新民鎮發放農資綜合直補和種糧直補資金338多萬元;貧困戶危房改造107戶、全倒戶房屋重建16戶。
2017年,新民鎮投入資金170萬元完成8條村莊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完成危房改造68戶。

交通


新民鎮交通便利,省道廉(城)安(鋪)公路、縣道三角山至龍灣公路和三角山至丹竹塘公路貫穿境內。
2005年,新民鎮有15個行政村建成水泥或瀝青路面鄉道共81千米。
2008年,新民鎮所有鄉道實現硬底化建設,塘底、田界、黎村等行政村的自然村全部實現了村道硬底化建設,建設村道硬底化21.3千米。
2009年,新民鎮協助完成石安線公路新民路段水泥硬底化路面改造;完成村道硬底化建設28千米。
2011年,新民鎮建成水泥硬底化村道8條,長20餘千米;300人以上的自然村有80%完成了村道硬底化建設。
2012年,新民鎮完成村道水泥硬底化8條,長23.2千米;長石線公路排坊至三角山段、新民圩道路建成通車。
2013年,新民鎮新建硬底化村道22條,長23.2千米;投資47萬元完成了新民老圩街道長800多米的水泥硬底化路面改造;完成縣道長石線X675公路新民段硬底化改造工程,其中三角山圩路段路面由7米加寬到12米;投資50萬元完成了三角山圩的7條街道硬底化建設。
2014年,新民鎮投入60多萬元擴建長石線三角山圩路段和建設人行道;投入140多萬元完成三角山圩街道硬底化6條、排污管道900多米;11村莊新建村道硬底化,總長23千米。
2016年,新民鎮投入資金260多萬元完成廉安公路三角山圩段人行道改造工程建設;新建水泥硬底化村道9.3多千米。
2017年,新民鎮多方籌資投入資金1400萬元,完成11千米Y790鄉道升級重建工程並於2017年6月竣工通車;投入600萬元新建村道12.5千米;投入300多萬對三角山圩運河橋啟動重建,於2018年春節前建成通車。

文化


歷史文化

新塘抗日聯防委員會舊址——誠一公祠
新塘抗日聯防委員會舊址——誠一公祠位於新民鎮新塘村新塘小學內,坐東偏南,向西偏北,磚瓦結構,正門前有走廊,兩條柱子,三級石階梯,正門上方“誠一公祠”四個大字,佔地面積約190.5平方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3月中旬,中國共產黨廉江黨組織在誠一公祠召開群眾代表大會,成立新塘抗日聯防委員會,會址設在誠一公祠。5月,廉江抗日武裝隊伍在新塘整編為南路人民抗日解放軍第三團(慣稱老三團),團長莫懷,政委唐多慧,指揮部也設在誠一公祠。1981年11月,廉江縣人民政府公布新塘抗日聯防委員會舊址——誠一公祠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坡地雷廠
九坡地雷廠是解放戰爭時期廉江縣地下游擊隊創辦的地雷廠,初設於附城山心村的一間香火屋,后遷新民鎮九坡村香火屋,主要製造地雷、手榴彈及子彈,還翻裝子彈及修理槍支。
新民革命烈士紀念碑
新民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新民鎮新民圩陽嶺上,坐西向東,佔地面積500平方米,重建於1981年10月1日,為水泥、紅磚結構,建有四角紀念亭,周圍設有欄桿,墓道鋪上水泥,兩邊植樹,碑前用大理石雕刻李毓連等48名革命烈士姓名。

獲得榮譽


1997年,新民鎮被定為湛江市養牛示範鎮。
2008年,新民鎮被評為廉江市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廉江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廉江市鄉道硬底化建先進單位。
2009年,新民鎮被評為廉江市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先進單位。
2011年,新民鎮被評為湛江市綜治信訪維穩工作先進單位。
2013年,新民鎮被評為廉江市徵兵工作先進單位。
新民鎮
新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