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鎮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下轄鎮

新民鎮是福建省廈門市同安區下轄的一個鎮。位於廈門市同安區城郊西南側,區位優勢明顯,交通路網發達,福廈高速鐵路、瀋海高速公路、324國道(新民大道)、廈安快速路、白雲大道、同集路、同蓮路穿鎮而過。2017年,新民鎮行政區域面積5268公頃,常住人口116364人。下轄324國道以南7個社區及324國道以北6個行政村,居住人口19萬餘人。有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西山岩摩崖石刻、禾山石佛塔、“祈雨道場”碑記。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民鎮常住人口為218378人。

歷史沿革


新民鎮 2張
新民鎮
1959年,屬策槽公社。
1961年,置新民公社。
1984年,更名祥橋鄉。
1991年,改鎮。
1992年,更名新民鎮。

地理環境


鎮域面積51.2平方公里。
新民鎮 2張
新民鎮
新民鎮位於廈門市同安區城郊西南側,北鄰祥平,南臨集美,東邊西柯,西接蓮花、鳳南。新民鎮東、南以平原為主,西、北則多為丘陵山地,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地形分山地、丘陵和平原三個部份。最高峰是西山岩(大西山),海拔高度324米。地處閩南“金三角”中心地帶,交通四通八達,福廈鐵路、福廈高速公路、324國道、同集路、同蓮路穿鎮而過。

行政區劃


新民鎮轄17個行政村。
序號名稱
1四口圳
2后宅
3禾山
4梧侶
5烏塗
6西塘
7洋厝埔
8西山
9蔡宅
10湖柑
11柑嶺
12溪林
13后坂
14南山
15新塘
16土樓
17湖安

人口民族


人口

人口30939人,外來人口近4萬人。已建立40個黨(總)支部,其中非公企業黨支部23個,共有黨員999人。
2017年,新民鎮常住人口116364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新民鎮常住人口為218378人。

經濟


綜述

幾年來,新民鎮充分利用區位優勢,以“以工業立鎮、工業強鎮”作為發展定位,主動對接廈門市區總體規劃布局,主動承接島內產業轉移升級,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再加上鎮地域廣大,宜於規劃和開發,容納性強,幾個工業園區已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取得可喜的成效,吸引著內、外資企業“奔赴”新民,增資比重和落地速度都創造了歷史新紀錄,呈現出新一輪跨越式發展的如虹氣勢、強勁態勢與良好的趨勢。已有8個村(居)涉及開發區建設,現有同安工業集中區、廈門食品輕工業園區、城南工業區以及華誠工業片區,基本形成以食品、電子、皮革、紡織為主導的大型工業綜合產業區。工業經濟比重大,2006年全年工農業總產值22.8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0.8億元,財政總收入為4132.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40元。
新民鎮
新民鎮
新民鎮政府充分利用同安工業集中區的優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積極發展特色產業,培植增收亮點;增強壯大勞務輸出產業,至2006年,共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人2388人次,轉移3946人。提高農民的非農收入和農村城鎮化水平,夯實增收基礎;努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開闢增收渠道;落實好各項惠農政策,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全鎮幹部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有針對性地採用政策宣傳、說服教育、示範引導、服務扶持等方式推進農村工作,基本實現了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紮實推進城鄉社會發展一體化。
特別是自2005年以來,新民鎮按照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初步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城鄉聯動、區域協調發展機制,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發展農村生產力,突出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全面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黨的建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傳統村落向農村新社區轉變,傳統農民向專業農民和現代市民轉變,不斷推進新農村建設步伐。

工業

2012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99億元,增長12.5%;工業總產值95億元,增長10.5%;財政總收入3.38億元,增長0.3%,其中鎮級收入233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2200元,增長12%。
新民鎮主動對接市、區總體規劃布局,積極承接島內產業轉移升級,大力發展工業經濟,轄區內已建成同安工業集中區、廈門食品輕工業園區、城南工業區以及華誠工業片區,形成了多產業兼容的綜合性產業基地,有力助推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這幾年,新民鎮承擔並基本完成工業集中區(含西擴南拓)、福廈高速鐵路、瀋海高速公路拓寬、新324國道、廈安高速、白雲大道、BRT2號線新民段、蓮花水庫、LNG管道、成品油管道、22萬伏高壓走廊、同集路改造、西氣東輸三線工程等十餘項省、市、區重點項目,累計完成征地拆遷1.5萬餘畝。先後獲得了全國和省級“人口計生依法行政示範鎮”、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科普先進鎮”,省級“社區教育先進單位”,全省防控“鯰魚”颱風先進集體,市級“黨建工作示範點”,市級“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此外,省級生態鎮創建順利通過驗收,國家級生態鎮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有序進行,公共電子閱覽室獲文化部表彰,被列為全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示範點。
新民鎮還積極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服務工業園區,大力發展商貿、物流、金融、餐飲、休閑、旅遊等第三產業,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烏塗商業街、梧侶商業城、前埔商業網點已成為配套工業園區的核心商圈。旅遊資源規劃加快整合,積極打造小西山城市休閑公園和山地生態旅遊基地,為工業區提供休閑配套服務。
新民全面推進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已逐步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工業轉變、由傳統鄉村向新型社區轉變、由傳統農民向城鎮居民轉變,率先邁上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新階段,是同安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一方熱土。

旅遊


新民鎮人文自然景觀多,是健身、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境內大西山、小西山、石佛山、康山以及虎頭山等青山如屏,綠水環抱。尤其是西山岩(大西山)的白雲岩、石佛山的慈雲岩香火鼎盛,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海內外善男信女,或進香朝覲或登山覽勝。為了切實開發利用大西山的自然景觀,已在大西山建設上山路徑,而且還提供了較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和較好的休閑環境,成為同安市民健身、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成為同安區的城市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