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平

雕塑家

王克平(1949北京),中國當代藝術的先鋒之一。他曾是1979年國內最早成立的實驗藝術“星星畫會”的成員之一。他獨特的木刻雕像打破了中國藝術一貫的宣傳風格,極大震驚了當時北京的藝術圈,揭開了先鋒藝術在中國開始的帷幕。他的作品至今受到藏家追捧。王克平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巴黎。

人物生平


王克平
王克平
王克平自1984年起定居法國巴黎,26年後首次重回中國本土,於中國最為重要的國家美術館之一——深圳的何香凝美術館中舉行大型雕塑展。這也是何香凝美術館自2007年舉辦黃銳、趙剛個展之後,開始從中國當代美術史的線索舉辦系列個展的延續。展覽將展出王克平從1979至2006年的木雕和大型銅雕作品43件。展期從2008年10月25日至11月23日。

發展

王克平是知名的雕刻家,1979年他加入星星畫會,開展美術創作。1984年後定居法國。這次回顧展展出了王克平二十七年來創作的四十三件作品,當中少不得七十年代末的兩件成名作《偶像》和《沉默》,前者是拉成長方形的毛主席頭像,展示個人崇拜的荒謬可笑;後者的頭像一隻眼封了,嘴巴給木頭塞住,展示文革時期人民的思想和表達都被壓制了。《偶像》和《沉默》構成了在沉默中爆發的、對偶像崇拜的有力控訴。
作品展中占絕大多數的雕塑不是政治性、時代性的作品,而是貫徹始終的女體雕刻。這些作品中的女性大多有一個髮髻和一對碩大的乳房,帶有母系社會中女體崇拜的民俗意味,但我更欣賞藝術家為靜止穩固的木雕本質以外注入了動感和活力。有些作品中的女體只是安穩地站立,但有的好像在翩然起舞,扭動身軀,動靜之間放射出生命的能量。這些作品多取名《無題》,但只要運用一下想像力即可還原/構成出女性的形象來。又好像其中一個名為《祈禱》的木雕,木頭摺曲然後向前伸展,好像一個女性雙膝下跪俯拜,具象與抽象之間凝住了紮根大地自然的宗教感覺。
王克平的作品沒有繁複的概念和理論陳述,意義在木頭和藝術家之間逐步建立,形狀是載體,但得意之後可以忘形,對於觀賞者來說也是同樣道理。楓樹、胡桃樹、櫻桃樹橡樹等不同的樹木帶來不同的顏色、光澤和質感,好像一個又一個獨特的女性軀體,不同的肉身有不同的靈魂、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經歷、不同的過去。在王克平的作品中,我們看到木頭的肉身─年輪是經、紋理是緯,這是慾望、時間和思想的地圖,自然生命就是目的地。

藝術生涯

王克平作品
王克平作品
王克平在1978年,在一個偶然的機遇下,王克平看到當時的友人以賣畫的方式購買流行音樂卡式帶和唱機,他從此開始嘗試著自學雕刻藝術。他的第一件作品是從檢來的椅腳的橫木中雕出一個半身人像,頭上伸出的手中高舉著一本小紅書,扭曲的面容在咆哮。這件風格怪誕的作品標誌著這位中國當代藝術中最忠於自我的雕刻家藝術生涯的開端。這件作品現被日本福岡美術館收藏。
王克平醉心於自然簡約的形態中所流露出來的美麗。他無師自通,在作品中展現了自我的信念,大自然和木頭的相互融合,把道家的哲理暗喻其中。他在創作過程中感受到木頭與他的對話,概念隨著木頭的自然紋理而改變。他說:“同樣一棵樹,有的地方硬,有的地方軟,有的地方是骨頭,有的地方是肉,要順從它的個性,任由線條紋理去引領我的雙手。”王克平對木本材料懷有強烈的情感與透切了解,而樹榦的形態給他諸多啟發。樹叉、節疤、樹洞等經過他的藝術處理展現了纏繞的髮結,婉轉的腰枝。在法國他可以找到楓、胡桃、櫻桃、橡樹等不同的硬木,其中蘊含著不同的個性,他巧妙地把那些隱藏在樹皮里的肉感展現出來,從橡木的紋理中雕出柔順的髮絲,或是從楓木質地中透現銅一樣的光澤。
王克平作品
王克平作品
著名中國藝術研究學者米高·蘇立文的文章這樣形容王克平的藝術創作:“在當代藝術里,甚少的作品可以在沒有藝術家本人的苦心解釋,或沒有評論家費力地說明下而被理解或欣賞。這恰恰就是很多所謂觀念藝術的弱點。觀念藝術品不能自己說話,因為含意只是在概念里(概念可以很容易被領會),而概念卻不存在於作品的形體之中。看到王克平的作品確實讓人感到欣慰。他很喜歡談論他的工作,與人分享他的想法,這是他恢達的本性。實際上,他的作品根本不需要解釋,更不用理論性的分析了。如果說形態本身一旦可以直接跟觀者的眼睛交流,那麼就足矣了。”

個人作品


王克平在紐約第一次露面是1979年,在《紐約時報》的頭版上。報紙報道了“星星”那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一次展覽。王克平至今依然和星星的同仁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但他認為自己跟他們“已經很不一樣了”。王自己於1984年移民到了法國,在那裡繼續他那些充滿細膩觸覺、靈光閃閃的木雕——讓人聯想起高更或馬蒂斯那些圖騰般的現代派雕塑。隨著時間的推移,政治色彩在他的作品中逐漸減弱,(他曾經創作一件把毛澤東刻繪成佛祖的作品,在北京掀起軒然大波)變得更溫和了,刻繪的多為女性和情侶。
王克平覺得自己之所以被記者、評論家和博物館所忽視,是因為他沒有做裝置或者標準的觀念藝術。“他們不理解,因為太簡單了,”王說。“用不了長篇大論地解釋它。”在蘇徹爾展示的新作同時也是他迄今為止最簡約的作品。尺寸不大的人物——有的胖乎乎的,長著球莖狀的乳房,有高高瘦瘦——更像晚期亨利·摩爾的那種幾近抽象的造型。不過王克平說它們還是和舊傳統存在著關聯——古非洲的木人,漢代雕塑,還有古希臘的大理石像。
一個雕塑家的創作需要經歷漫長而艱苦的過程,這能讓他儘可能保持對木頭原有形狀的信念。他喜歡自己到法國鄉下的樹林里去砍樹枝;將木頭放置一到三 年來晾乾后,他就會開始雕刻,用砂紙打磨,用噴燈灼燒木頭,在表面形成一種暗色漆皮。最終的結果是一個彎曲的造型,讓人聯想到,而不是呈現,一具人體。一根樹枝上的節瘤變成了一個女人的髮髻,中間裂開的樹枝成了張開的雙臂。捲曲的樹枝被轉化成兩個人物的親密瞬間。(“有些實在太親密的,不適合拿出來展,”王笑道。
“沒有誰比王克平更了解木頭了,”畫廊主格溫莉·蘇徹爾(Gwenoleezurcher)說。王微微一笑。“沒有誰把女人的頭做成這樣,”他說。

地位

王克平是當代藝術史中備受關注和重視的中國雕塑家,很多研究藝術史的文章中都會對他的藝術有所提及。王克平自1984年起定居法國巴黎后,作品被世界各地藝術館收藏,包括: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法國巴黎的馬約美術館,荷蘭的The Groningen Museum等等。

藝術風格

兩位旅法的華人藝術家以人體為題材,用不同的材料和表現方式,創作出各具特色的作品。王克平的木雕與童路的油畫作品,即日起於藝倡畫廊展出。
王克平十多年來以木材為創作媒介,從北京木材場的廢材到法國鄉間林地的斷木,都經他的手化腐朽為神奇。他的近作造型漸趨簡化,風格樸實,帶有幽默感,滲透著木材的質感和紋理的自然美,意念濃郁,又富弦外之音。王克平於一九八四年赴法國發展,巴黎市政府、漢城奧林匹克公園及台灣美術館都收藏了他的作品。
童路則以兒童的敏感和好奇眼光,用西方瑰麗的油彩和東方傳神的白描,在奇幻的想像中抓住浪漫精神。他的創作只聽從內心世界的召喚,在中國的書法筆墨和西方的彩色世界中來去自如,使他在多變的風格內,仍保持內在的真摯力量。其作品試圖探求並反映出人生的奧妙之處。
生於廣東的童路,其畫作植根於中國哲學,曾兩次赴日本及其他亞洲國家及地區,研習東方美學,更愛上當代藝術。其後赴美國修讀藝術,並在美國及香港從事創作,一九九三年移居巴黎。是次王克平、童路聯展,現於中環遮打道十號太子大廈三一五室藝倡畫廊舉行,展期至六月十五日。

外界評價


曾從事戲劇工作,“星星畫會”發起人之一,1979年和1980年參加第一、二屆“星星美展”,後移居法國。1983年以來在海外多次舉辦展覽,作品為法國巴黎市政府、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韓國漢城奧林匹克公園、美國波士頓大學、台灣省立美術館及各國收藏家所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