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調

中國民間小調名

五更調,中國民間小調名。又稱"五更曲"、"嘆五更"、"五更鼓"。歌詞共五疊,自一更至五更遞轉詠歌,故又名"五更轉"。此調起源較早,用調亦甚廣。南北朝時樂工采自民間,被列為相和歌辭清調曲之一。有的學者把這類曲子稱為"定格聯章"體曲子。

結構形式


"五更調"的結構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種:①每疊四句,每句五言,均押平韻,全曲共百字,如南朝(陳)伏知道所填之《從軍五更轉》:②每疊四句,句式為三、七、七、七,其韻或平或仄,全曲共120字,如敦煌曲子詞中所錄五代以前民間流傳的《嘆五更》;③每疊由前後兩首組成,每首四句,每句七言,各首獨自押韻,全曲共280字,如敦煌曲子詞中之《閨思》(原闕題,此題為後人所擬);④每疊由三首組成(第一首為主曲,押四平韻,二、三首為輔曲,押三平韻。此三首必在同一韻),每首四句,句式為五、五、七、三,全曲共達300字,如敦煌曲子詞中之《太子入山修道贊》;⑤每疊分前後兩片,句式前片為三、七、七、七,后片為三、三、三、三、七、七,每疊十句,押六平韻,全曲共 250字,如敦煌曲子詞中之《南宗贊》。另外還有在這五種形式基礎上產生的一些變體。

內容及發展


《五更調》的內容在早期多反映軍旅生活和徵人相思之情。如伏知道《從軍五更轉》雲:"一更刁斗鳴,校尉□連城,遙聞射鵰騎,懸憚將軍名。""四更星漢低,落月與雲齊,依稀北風裡,胡笳雜馬嘶。"隋、唐、五代時期,因佛教的傳入和興盛,民間"五更調"則被教徒們填入佛教故事唱詞,用來進行通俗的宗教宣傳。《太子入山修道贊》及《南宗贊》即屬此類。宋、元以後,尤其是明清之際,由於商業的發達和城市寄生階級的大量出現,"五更調"又被某些文人利用,成為青樓歌妓們習唱的小曲之一,其內容除有些反映淪落女子痛苦生活的作品以外,不少是無病呻吟或色情之作。
辛亥革命前後,一些有進步思想的文人採用"五更調"編醒世歌謠,宣講時事,起了良好的作用。有一首清光緒三十年(1904)所編的題為《愛國歌》的"嘆五更調"唱道:"一更里,月初升,愛國的人兒心內明,錦繡江山須保穩,怕的是人家要瓜分。……"土地革命和抗日戰爭時期,廣大人民群眾用"五更調"舊瓶裝新酒,進行革命和抗日宣傳,在動員和教育群眾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