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小調
流行於城鎮集市的民間歌舞小曲
民間小調一般指流行於城鎮集市的民間歌舞小曲。經過歷代的流傳,在藝術上經過較多的加工,具有結構均衡、節奏規整、曲調細膩、婉柔等特點。民間俗稱很多,如小曲、俚曲、里巷歌謠、村坊小曲、市俗小令、俗曲、時調、絲調、絲弦小唱等。
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間小調
調布廣泛﹐乎遍及漢族區。﹐黃河游﹑河北﹐江游江蘇量品類具。
調流傳程﹐曲調歌﹑審習慣﹑填配詞﹑唱程異﹐形及蘊含著緒。例《孟姜女》與《梳妝台》﹑《十杯酒》﹑《哭七七》﹔《無錫景》與《探清水河》﹔《剪靛花》與《碼頭調》﹑《放風箏》﹑《四季歌》等﹐相互之間既保持著承傳的派生關係﹐又自成一曲﹐各有特色。一般情況下﹐一首小調流傳的地區愈廣和時間愈久﹐其變體就愈多﹔而且﹐各種變體與原歌的關係也是有遠有近﹐紛雜而多樣。
民間小調多數屬分節歌形式,一曲多段詞,常採用四季、五更、十二時等時序體,多側面、較細緻的陳述內容。
小調多數屬分節歌形式
絲弦小唱
小調的節奏規整
節奏型豐富多變,歌唱形式以獨唱為多,其次為對唱和一領眾和等。城市小調多有絲弦樂器伴奏、引子和過門的運用,以及伴奏中樂器的加花裝飾、托腔墊腔等,使小調音樂更為優美動人。
小調的歌詞格式多樣
除七字句外,也有長短句式,除二句,四句常見外,也常有非對偶的三句、五句等結構;加上襯詞的豐富多變和格律化,使小調的曲式結構較之號子、山歌更為成熟且富於變化。
小調各地都有
村坊小曲
小調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極其廣泛。它不受某個特定的社會階層和具體勞動環境的制約﹐它所反映的不僅包括農民﹐而且還有城市小手工業者和其他勞動者﹑商人﹑市民乃至江湖藝妓﹑販夫走卒﹑和尚尼姑﹑流浪行乞者等各種階層的愛情婚姻﹑離別相思﹑風土人情﹑娛樂遊戲﹑自然常識﹑民間故事等﹐幾乎無所不包﹔《打櫻桃》﹑《綉荷包》﹑《賣雜貨》﹑《小拜年》﹑《磨豆腐》﹑《看燈》﹑《補缸》﹑《採茶》﹑《游春》﹑《放風箏》﹑《打鞦韆》﹑《割韭菜》﹑《趕廟》﹑《游燈》等對於民間風俗生活場景也都一一涉獵。其中﹐有不少小調的唱詞﹐往往能夠以高度的概括力和尖銳的批判鋒芒觸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使主題獲得了廣泛的社會意義。其中存在著一部分具有腐朽的剝削階級思想影響和低級庸俗的內容。特別是在茶館酒肆﹑青樓書場等環境中傳唱的一部分城市小調﹐往往被某些無聊文人﹐紈子弟等加以篡改﹐使其成為矯揉造作﹑輕浮嬌媚的靡靡之音。它們是小調的糟粕部分。
小調分為吟唱調、謠曲、時調三類。
吟唱調如兒歌、搖籃曲、叫賣調等都屬於此類。這是小調中實用性較強的一類,常在日常生活的某種實際需要中歌唱。
謠曲其藝術形式比吟唱調成熟,篇幅不大,樂段結構完整,節拍比較規範。可分為訴苦歌、情歌、生活歌、嘻游歌等。
時調是小調中藝術形式發展得最為規範和成熟的一類。其結構嚴謹,旋律發展規範,唱詞考究。常帶有樂器伴奏,且因其具有可變化發展的“彈性化”表現功能,常被地方戲曲或曲藝吸收為曲牌。十大時調為:孟姜女調、剪靛花調、鮮花調、銀紐絲調、無錫景調、媽媽娘糊塗調、綉荷包調、對花調、疊斷橋調和楊柳青調。
市俗小令
揚州小調
在各類民歌中﹐小調是一種基本上擺脫了實用性功能的制約﹑成為獨立的以表現性功能為主的音樂體裁。其音樂特徵是﹕①小調的曲調具有流暢﹑婉柔﹑曲折﹑細膩的藝術特色。它的旋律變化豐富﹐常常把級進音型和跳進音型﹐單向上升﹑下降同弧形﹑波狀旋律線等表現手段靈活﹑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造成一種起伏跌宕﹑多樣而又統一的曲調進行。同時﹐在歌唱藝人的長期實踐和加工之下﹐旋律的裝飾性犟﹐樂匯﹑樂句之間銜接自然﹐富有邏輯﹐很善於表達那些既有敘述性又有濃厚的抒情性的題材內容(如《五哥放羊》﹑《畫扇面》﹑《妓女悲秋》﹑《五更鳥》等)。多數小調在演唱時都有器樂伴奏﹐並加上前奏﹑過門﹑尾聲等﹐使之更加完整。②小調不受外在因素的影響﹐根據旋律進行本身的內在要求﹐追求詞曲協調一致的均衡性和表現手段的靈活性。因此﹐小調的節拍規整而不拘泥﹐節奏感鮮明而不犟烈。它常常在既不破壞唱詞的韻律﹐又服從節拍規整性的前提下﹐靈活地使用各種節奏型﹐使其疏密相間﹑變化有致﹐富有很犟的動力感。③小調的結構大多以單曲體為基礎﹐講究結構內部的規整性和勻稱性。樂句的結構功能比較清晰﹐基本上分成對應式和起﹑承﹑轉﹑合式兩類。非對偶性的3﹑5句單曲體結構也較常見。一些地區還有由若干單曲構成的“套曲”(民間稱“大調”)。無論篇幅長短﹐小調的曲體結構內部都以對應和起承轉合為原則﹐形成整齊平衡的關係﹐末句常具有總結性分量﹐穩定感較犟。④小調中的襯詞﹑襯腔定型化和規整化。在分節演唱時﹐雖然每段唱詞不同﹐但襯詞﹑襯腔卻是原樣重複﹐成為加強整個作品統一性的有力手段。
京族小調
臨沂人對沂蒙山小調“情有獨鍾”。他們以現代化、國際化的思路高品位推進“文化臨沂”的品牌打造,深入挖掘沂蒙山小調的文化內涵,以當代審美意識改編沂蒙山小調,請來專家反覆修改,精益求精,運用傳統和現代技法相結合的作曲手段,展現出一幅恢弘大氣的民族交響音畫。“沂蒙山小調”的“現代交響曲”,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慢板,主題來自於《沂蒙山小調》,高亢的竹笛和抒情的二胡,彈奏出優美旋律,表現了沂蒙秀麗風光和沂蒙人民善良淳樸的品格;第二部分小快板,主題取自臨沂蒼山縣的民歌《歌唱大生產》,由板胡奏出,表現沂蒙人民樂觀向上的心態;第三部分快板,展現了沂蒙人民吃苦耐勞、開拓奮進的精神風貌;第四部分廣板,氣勢恢弘,樂隊的全奏將樂曲推至最高潮,象徵著沂蒙人民對美好未來的嚮往和憧憬。不久前,以大型民族管弦樂的形式搬上舞台的《沂蒙山小調》,在北京音樂廳奏響並獲成功。在由中國民族管弦協會、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主辦的中國民族管弦樂作品徵集大賽中,大型民族交響樂《沂蒙山小調》獲得銅獎(金獎空缺),並作為決賽頒獎音樂會的壓軸演奏曲目。首席指揮家彭家鵬表示,要將這部交響樂帶到澳門,讓澳門國樂團作為常演曲目,還將帶到藝術聖殿維也納金色大廳,使之成為世界民族管弦樂之林的又一新株。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東北地區湧現出一批反映新政權領導下的新社會、新生活內容的民歌,吉林民間小調《生產忙》是其中最有影響併流傳於全東北的優秀曲目之一。歌詞為“月令體”式,依月序描述人們繁忙而興奮的生產活動。
全曲共五段,前三段為分節歌,詞曲皆同。第四段變為七言四句,旋律也有所展開,將前幾段的14小節擴大為19小節。第五段之後,“哎”字襯段略有發揮,從原來的12小節延伸到16小節,使全首民歌圓滿、完整地結束。
民間小調
總之,在變音和某些具有游移、交融性音調的影響下,它成為一首旋律色調十分豐富的民歌,特別是第15—18小節這個作為段落終止的音調,前後共出現了五次,它本應具有總結性功能,但卻可以作兩種解釋(a羽和A徵),其音調的複雜性就可想而知了。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青海省西寧市申報的“漢族民間小調”入選,列入傳統音樂項目類別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中國民歌的各類體裁中﹐小調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從山歌﹑號子等體裁中汲取營養﹐將一部分曲目加工﹑提煉﹐使之在藝術上更成熟﹐成為小調的組成部分﹔同時﹐某些小調曲目在傳播過程中又常常成為戲曲﹑曲藝的唱腔和民間樂種的主題和曲牌。如“四川清音”中的《麻城調》﹑《泗州調》﹑《放風箏》等﹐都是在原小調基礎上發展而成﹔廣東音樂中《梳妝台》﹑《綉紅鞋》﹑《剪剪花》﹔山西“八大套”中的《茉莉花》也都取材於同名小調。總之﹐在民間音樂的發展歷程中﹐小調可以說是一種具有極廣泛的群眾性﹐又有一定的專業特徵的民歌類別。
小調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極其廣泛。它不受某個特定的社會階層和具體勞動環境的制約﹐它所反映的不僅包括農民﹐而且還有城市小手工業者和其他勞動者﹑商人﹑市民乃至江湖藝妓﹑販夫走卒﹑和尚尼姑﹑流浪行乞者等各種階層的愛情婚姻﹑離別相思﹑風土人情﹑娛樂遊戲﹑自然常識﹑民間故事等﹐不少小調的唱詞﹐往往能夠以高度的概括力和尖銳的批判鋒芒觸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而使主題獲得了廣泛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