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宅橋

薛宅橋

薛宅橋,位於三魁鎮薛宅村,系貫木拱廊橋,始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年),后多次重建都毀於水患;現橋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橫跨錦溪,古名“錦溪橋”。全長51米,寬5.1米,單跨29米,離水面高10.5米,單檐。該橋拱矢斜度較大,建橋屋十五間,橋頭坡度30多米。《中國橋樑史話》有載。2016年9月15日,國家級文保單位泰順著名古廊橋薛宅橋被洪水衝垮。

簡介


薛宅橋
薛宅橋
薛宅橋,又稱錦溪橋,位於三魁鎮薛外村,1988年列為泰順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此橋跨梁長而斜度大,橋頭坡度30多,是泰順縣內橋面坡度最大的木拱廊橋,造型古樸大氣,巍峨挺拔,已被載入《中國橋樑史話》,在世界橋樑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薛宅橋始建於明,現橋建於清咸豐六年(1856),1986年重修,為灰色疊梁拱式木廊橋,長51米,寬5.2米,離水10.5米,單跨29米,橋屋14間,薛宅橋與劉宅橋兩橋都很大氣,相比下劉華麗典雅,而薛挺拔輝宏,大紅橋身高高聳起,凌架於錦溪之上,灰色挑檐直指藍天,在周圍白色小盒子似的現代建築中鶴立雞群,奪人眼目。溪旁有千年大樟樹,粗可幾圍,樹身布滿青苔,枝繁葉茂,盤根虯節,與溪流、廊橋一起,在三魁這個越來越熱鬧的泰順交通中心,隔開塵世的喧囂,寫盡淡盡繁華的歸隱情懷。
薛宅橋系貫木拱廊橋、疊梁拱式廊橋,全長51米,寬5.1米,單跨29米,離水面高10.5米,建橋屋15間,單檐,橋頭坡度30米,拱矢斜度較大,造型古樸獨特,氣勢雄偉壯觀。1988年列為泰順縣第三批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薛宅橋
薛宅橋
明萬曆己卯年(1579年),三魁一帶突降罕見的大暴雨,山洪怒奔而下,時“錦溪、戩州、三官宮三橋同圮”。薛宅錦溪橋被毀后,一時兩岸過往受阻,極為不便。迫於建橋經費無所出,族人遂建小橋於宗祠前,以便通往。而原錦溪橋舊址東畔則為龜岩(張宅村)張氏所購,成為張氏之地。薛氏沒料到,舊橋東畔成為張氏之地為以後建橋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清乾隆己未年(1739年),薛氏族人準備在原錦溪橋舊址建造蜈蚣橋(木拱橋),“張惑青囊之說堅阻”。據說,張宅從風水來說是龜蛇之地,但此二物是怕蜈蚣的。所以張氏族人聽說薛宅要建蜈蚣橋,當然是要力加阻攔。原錦溪橋東畔舊址早時已賣於張氏,現張氏不肯答應在此建橋,薛氏族人也是沒有辦法可想,不得已將橋建在一個叫小坑的地方。但是此處風強水急,材木難固。此處設橋,不是長久之計。後來,張氏將錦溪橋舊址東畔轉賣於林氏。不久,薛氏又從林氏手中將地買了回來。從異姓手中買回錦溪橋舊址,薛氏族人心中吃了定心丸,“復舊之心益堅!”
咸豐六年(1856年),薛氏家族再次準備興建蜈蚣橋,並得到了當地大戶邱光清、蘇佩銘、張永操等人的支持,出資捐助。八月十五起工這天,龜岩張氏復執青囊之說橫加堅阻。雪溪望族胡氏家族胡東偉出面勸解,最終還是無濟於事。龜岩張氏以薛氏越界建橋為由告至官府,“縣令興受賄,差封木石”,不準建橋。薛氏造橋得到附近很多家族的支持,“武洋上村及鄰近各處工來佽助者日以百計,殊非官封所能封矣。張乃聚族聲稱來抄,我亦聚族約號防守。守者鳴鑼,合族母催其子,妻聳其夫。百人刻集,日夜防衛,幾如戒嚴。”
八月二十九日辰時,橋樑拱架完工。“不料巳時拆架,橋化長龍卧波也。”當時橋上五十餘人隨橋傾下,“幸只傷一人左臁,后亦無恙。”剛開始大家歸罪於主持建造的工匠吳光謙,“其罪在拙匠吳光謙規矩失度”,認為是他規矩失度而致使橋樑卧波。後來,為首人細細想來,覺得此事“實亦被張阻速成之故”。於是“歸咎於張,而脫吳罪”。
張氏受青囊之說影響,出面相阻。而官府又受賄,差封木石。到後來,橋是建成了,卻又作“長龍卧波”,橋木遭水漂盡。“一時咎張之心愈憤,而捐建之心愈堅。合族會捐橋木……”,另請工匠再次準備建橋。“而張阻,愈力賄出,興令偏勘曲斷,二審不結。”
不久,新縣令楊炳春到任。楊縣令蒞任后即親身履勘,一路博詢。經勘定,亦認為在原錦溪橋舊址建造蜈蚣橋最為適宜,他下了一道硃諭,要求“即日興工,毋緩毋怠”,如再有強橫出頭妄阻的必嚴辦不貸。時為咸豐六年(1856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十幾天後的十二月初九,拱架初成。第二年四月廊屋上樑。至五月薛宅橋終於全面告竣!
2016年9月15日上午10時35分,泰順氣象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強降雨導致泰順多處塌方,暴雨導致的洪水沖毀了薛宅橋。目前被沖毀的廊橋其構件已基本被找到,可用於日後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