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哥

海馬哥

2010年9月3日,在石橋鋪渝州新城小區樓下,一輛海馬轎車嚴絲合縫地卡進了兩輛轎車之間,前後兩車零空隙,被冠以“最牛停車”的名號。報道一出,不相信的聲音排山倒海。海馬轎車車主很快成為了網路紅人,車主也被網友稱為“海馬哥”。

人物經歷


最牛停車

2010年9月5日下午,海馬車主楊洪先生終於現身,在眾人的見證下,他將車開回原址,重新演示了一次
海馬哥“最牛停車”是如何誕生的,不得不讓人信服。
他表情輕鬆,不停扭動身體,直到時間定格在2分55秒……
第一次演示開始,圍觀的市民們都拿出手機跟著拍,楊先生看上去一點都不緊張,他倒著車慢慢靠近空位,當車尾距後車還有約10厘米距離時,他停了,走到車尾和車頭看了看,然後又上車,開始一前一後,帶著些許節奏感似的將車慢慢向內側挪動,每一次的移動都是恰到好處,轉方向盤的速度非常快。
“呀!”“啊!”“要遭了!”……當海馬車每次差點碰到前後的車時,旁邊的人總是跟著叫喚,說實話,親眼看著楊先生在如此苛刻的條件下停車,我們確實比他還要緊張。
2分鐘后,海馬車基本上停到位了,我們走進仔細檢查,車尾倒是靠得很緊沒有空隙,可車頭還留了很長一條縫,一量足有7厘米,不夠完美。
楊先生正在將車停靠在與車身等長的固定位置
楊先生正在將車停靠在與車身等長的固定位置
當我們商量著準備再來一次時,楊先生找來了他的朋友,讓他的車停在前面,並用紙板擋住車尾以免刮傷。然後同樣的方式,將車距留好,只是這一次更加精確,我們用捲尺量一量,兩張紙板之間的距離為4.39米(事後我們在網上查詢到,這款海馬車車身精確長度為4.446米,現場兩端的紙板總厚度約為5厘米)。
小心地移動進車位
小心地移動進車位
“這回恐怕差不多。”楊先生說罷再次上車,一樣的步驟,只是這一次當海馬車越來越靠近終點時,前後兩車的車身開始被撞得有些輕微震動。此時坐在駕駛室里的楊洪表情輕鬆,不停扭動身體,打探前後車距。2分55秒時,他停車熄火,完成了第二次演示。我們再走近一看,天吶,奇迹真的被見證,海馬車與前後兩塊紙板間重現了零間隙。

網友評論

成功將車子停進了兩車之間
成功將車子停進了兩車之間
“牛,確實牛!”“太厲害了!”“要是我絕對倒不進去。”……大家議論得很激動。

人物簡介


楊洪,身穿灰黑色T恤,綦江人,1968年生,中等身材,皮膚有些黑,江北開店做建材生意。9月5日,得知他就是海馬的車主,周圍市民一陣驚訝,紛紛圍了過來,想看看“稀奇”,搞得楊洪有些不好意思。

操作過程


開車多求穩
倒車一般不看後視鏡
“海馬哥”楊洪
“海馬哥”楊洪
“海馬哥”究竟是怎麼操作的,楊洪現場給我們分享了他的秘笈:倒車時掛的是前進擋而不是倒車擋,同時踩住離合,當車尾基本上倒進去后,慢慢鬆掉離合,掛著前進擋把車慢慢移進去。平時倒車時,一般不看兩側的後視鏡,而是將身體向後轉,通過觀察后擋風玻璃中間的位置,來判斷車尾距離。雖然楊洪從來沒有仔細看過他的車尺碼是多少,只是憑著長期的駕駛,對車距很有數,現在一般看一眼,基本上就能做出判斷。“其實多虧我的車頭有個圓形的弧度,如果沒有這個弧度,要停進去也是不可能的,那個位置的坡度對我停車很有利。”他說。
“海馬哥”成功將車子停進了兩車之間
“海馬哥”成功將車子停進了兩車之間
楊洪說他考取駕照已經7年多了,最初是考的B照,後來降級成了C1E照。“年輕時我開了12年的摩托車,別人過不去的直角彎我都能過去。”楊洪說,他平時開車多求穩。弟弟楊勇說,平時坐哥哥開的車他都很踏實,空間夠的情況下,倒車的速度很快。
那晚明知有擦傷還得繼續停
“我就住在這樓上31樓。”楊先生仰頭指了指身後的高樓。說起那天倒車的事,他回憶說,上周五凌晨1點多,他獨自開車回家,先是繞著小區周圍轉了一圈,都沒找到空車位,最後才發現了雅閣和索納塔之間的那個空位。他把車停在旁邊,下車目測了一下,感覺能進去,於是上車開始操作。楊先生說,他之所以有把握,是因為看到前後兩輛車都是車尾相對,尾部的保險杠有一定的韌性,可以擠出些空間。
“其實在移車頭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車頭和前面雅閣的車尾已經擠得很厲害了,但沒得辦法,如果當時我退出來,同樣會被擦傷,所以乾脆繼續,直到停成了你們所看到的那樣子。”楊先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