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同盟
巴爾幹同盟
巴爾幹同盟(BalkanLeague):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門的內哥羅為反對土耳其而建立的政治軍事聯盟。自14世紀以來,巴爾幹半島各民族長期受土耳其封建貴族的統治和壓迫。到19世紀,希臘、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先後獲得獨立或自治,但仍有一部分土地和人民處於土耳其的統治下。
巴爾幹半島各國
巴爾幹同盟
土耳其動員85萬兵力。戰爭初期派到歐洲戰場的約有41.2萬人(據其他資料說法為30萬人),1126門火炮。土軍還可以從小亞細亞抽調一些兵團(達5個軍)來加強。土耳其海軍較希臘海軍為弱,共有3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8艘驅逐艦和4艘炮艇。巴爾幹盟國在兵員數量和武器質量,尤其是炮兵數質量和軍隊戰鬥訓練水平上,均優於敵軍。這些國家的軍隊在民族解放鬥爭目標的鼓舞下,士氣高昂。
保加利亞軍隊在伊斯坦布爾方向上以3個集團軍組成主要集團。塞爾維亞的主要兵力(3個集團軍)對付土耳其軍隊在馬其頓的集團。希臘的弗薩利亞集團軍和伊皮魯斯集團軍分別準備對付薩洛尼卡和亞尼納。希臘海軍應對土耳其海軍採取行動,保證盟國在地中海的制海權。黑山軍隊的任務是協同塞爾維亞軍隊在馬其頓作戰。盟軍對土軍形成了包圍態勢,準備在土援軍到達之前在巴爾幹將土軍擊潰。土軍統帥部則力圖在增援部隊抵達前採取積極行動阻止盟軍的進攻。土耳其認為保加利亞是最危險的敵人,因而展開其主要集團(18.5萬人,756門大炮)以對付保軍。黑山軍與為數2萬人的塞爾維亞伊巴爾部隊共同對色雷斯北部和阿爾巴尼亞北部的土軍作戰。保軍越過保土邊界向南推進,10月22日與土軍交戰。位於保軍集團右翼的第2集團軍,擊退土軍,開始圍困埃迪爾內(阿德里安堡)。在左翼作戰的保軍第1、第3集團軍,在多次遭遇戰中擊退土軍,於10月22日—24日在克爾克基利薩(洛津格勒)附近擊潰土軍第3軍,開始向南推進。
10月29至11月3日,在呂萊布爾加茲發生激烈交戰,土軍第4軍被擊潰。土軍倉卒退卻。保軍統帥部未能組織對敵堅決追擊。土軍固守伊斯坦布爾以西35—45公里的查塔爾賈築壘陣地。保軍於11月17—18日企圖佔領上述陣地未果。此處戰線遂趨穩定。在馬其頓,土軍於10月23日對塞爾維亞第1集團軍發起進攻,但被擊退。次日,塞爾維亞各集團軍發起總攻。第2集團軍對西南方向實施突擊,構成對土軍集團右翼的威脅。第1集團軍向庫馬諾沃發起攻勢,於10月24日佔領該地。第3集團軍對斯科普里(烏斯丘普)實施翼側突擊,於26日將其攻克。塞軍快速向南推進,11月18日與希臘部隊協同下攻克比托利(莫納斯蒂爾)。馬其頓的土軍集團被粉碎。塞軍務兵團進至亞得里亞海沿岸地帶,與黑山軍共同包圍斯庫台(斯庫塔利)。希軍掃蕩伊庇魯斯境內的土軍,包圍阿尼納。在馬其頓南部,希軍於11月1、2兩日在葉尼傑附近獲勝,向薩洛尼卡展開進攻,該城守軍於9日投降。希海軍封鎖土海軍達達尼爾海峽出口,發起奪取愛琴海諸島嶼的戰役。
11月28日,阿爾巴尼亞宣布獨立。但盟軍爾後的軍事勝利不符合列強利益。俄國在支持巴爾幹國家的同時,又擔心保軍進抵伊斯坦布爾對自己解決黑海海峽問題不利。德國和奧匈帝國則認為塞爾維亞和希臘是站在協約國一方的,因此不希望它們強大,而卻把土耳其看作是自己未來的盟邦,因此竭力防止土耳其的復滅。在列強的壓力下,1912年12月,土耳其與保加利亞、塞爾維亞簽訂停戰協定。交戰各國大使在倫敦就和約條件開始談判。1913年1月23日,土耳其發生政變。新政府(青年土耳其黨)拒不接受和約條件。2月3日,巴爾幹聯盟諸國重新開戰。土軍一敗再敗,3月丟失阿爾納和埃迪爾內(阿德里安堡)。乃於4月簽訂第二次停戰協定。黑山未參與此協定,黑山軍繼續圍困斯庫台。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以簽訂1913年5月倫敦和約而告終。根據這項條約,土耳其喪失在歐洲的幾乎全部領土。儘管第一次巴爾幹戰爭是為了維護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和黑山等國王朝的利益,是出於這些國家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要求,但它使巴爾幹各國人民擺脫土耳其壓迫的願望得以實現。這場戰爭客觀上具有民族解放的進步性質。
列寧指出:“巴爾幹戰爭是標誌著亞洲和東歐中世紀社會崩潰的一系列世界事件中的一環。”(《列寧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9頁)第二次巴爾幹戰爭(1913.6.29—8.10),以,保加利亞為一方,塞爾維亞、希臘、羅馬尼亞、黑山和土耳其為另一方進行的戰爭。它是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原有盟國之間矛盾激化的結果。失去亞得里亞海出海口的塞爾維亞,要求馬其頓償付賠款。
希臘也希望犧牲保加利亞(當時保加利亞已收回大部分土地)以擴大自己的領土。羅馬尼亞向保加利亞提出對多布羅加的領土要求。帝國主義列強(尤其是奧匈帝國和德國)力圖破壞協約國在巴爾幹影響,從中插手,更加速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爆發。在德奧同盟的唆使下,保加利亞於1913年6月29日夜間對馬其頓的塞爾維亞軍與希臘軍採取軍事行動。保軍各集團軍的進攻受阻。
塞軍進行反擊,突破保第4集團軍陣地。戰鬥繼續到7月6日。保軍被迫撤退。10日,羅馬尼亞對保開戰。羅一個軍佔領多布羅加,羅基本兵力向索菲亞推進,未遇任何抵抗。21日,土耳其撕毀1913年倫敦和約,與保軍作戰,佔領埃迪爾內。保加利亞在全面潰敗的威脅下,於29日宣告投降。根據布加勒斯特和約(1913)(保加利亞為一方,塞爾維亞、希臘、黑山和羅馬尼亞為另一方),保加利亞不僅失去已收回的大部分領土,而且喪失多布羅加的南部。
1913年保、土簽訂的君士坦丁堡和約又迫使保加利亞將埃迪爾內歸還土耳其。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結果是巴爾幹半島力量的重新改組:羅馬尼亞脫離1882年三國同盟,而與協約國靠近,保加利亞則加入德奧同盟。巴爾幹戰爭導致國際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點評:在巴爾幹戰爭中,作戰方法上發生了一些變化。這種變化是由於戰鬥技術裝備的發展而引起的,首先是火炮射擊威力、射程和射速的提高;也由於機槍數量增加(盟軍有474挺,土軍有556挺),以及新式武器與軍事技術裝備——飛機(除用於空中偵察外,還用於轟炸)、裝甲車和無線電的使用。所有這一切促使陸軍改用疏開戰鬥隊形,為了隱蔽而利用地褶和壕溝,同時還必須保護部隊免遭空襲。軍隊在前線數百公里地段上展開。但顯而易見,交戰雙方均力圖把基本兵力部署在主要方向上。巴爾幹戰爭證明了機動作戰和向向心方向實施突擊(向心突擊),以及進行迂迴和包圍的優越性。軍隊射擊能力的提高加強了防守,因此,建立對敵巨大火力優勢是實施有效衝擊的重要條件。
同時,防禦強度的增加,又使機動作戰更為困難。向陣地戰作戰樣式過渡的趨勢愈益明顯。戰爭清楚地表明,為了取得聯盟戰爭的勝利,必須組織好盟軍的戰略。
巴爾幹同盟
1913年6月1日,塞爾維亞與希臘結盟,預備進攻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於其後亦加入塞希同盟。6月29日,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奧斯曼土耳其亦對保加利亞宣戰。結果保加利亞大敗,8月10日與各參戰國簽訂《布加勒斯特條約》,多布羅查北部由羅馬尼亞取得;馬其頓則被分成三部分,其中瓦爾達爾·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皮林·馬其頓劃歸保加利亞;愛琴·馬其頓劃歸希臘。這引來了奧匈帝國的不滿,因為塞爾維亞在這兩次巴爾幹戰爭里獲得的利益太大,威脅其在巴爾幹半島的地位,而俄國則藉由塞爾維亞插手巴爾幹半島事務,結果與奧匈帝國的衝突加深,使得大戰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