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儺戲

池州儺戲

池州儺戲是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劇種,被譽為戲曲活化石。以其古樸淳厚的魅力打動人心。池州儺面具吸收和融匯了儒、釋、道、巫的宗教意識和民俗、雕、繪畫等內容,是民間藝術的精華。

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地域風情、民俗工藝的文物。儺面具從民間工藝品演變為儺神,真實地再現了古代群眾祈神保佑、驅鬼逐疫、災納福的美好願望。目前,池州儺戲的傳承人有杜國斌、姚官保、章洪恩、江髮根、姚秉琦、劉本榮等。他們為池州儺的傳承發展做出了貢獻。

發展歷史


1949年後,被視作“封建迷信”和“舊文化”,儺事活動在池州逐漸式微,“文革”期間更是銷聲匿跡。改革開放后,池州儺作為珍貴的文化遺產,引起海內外學者關注。1987年2月,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安徽省藝術研究所、安慶地區文化局、貴池縣等單位聯合在池州召開了“全國首屆儺戲學術研討會”。來自上海、北京、江西等14個省市的專家學者深入當地山村考察觀看了幾個村社家族的儺儀、儺舞、儺戲。這是池州儺第一次向外界展示,得到了很高評價。從此,德國、日本、韓國、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者也慕名前來實地考察研究。
池州儺的歷史文化價值,也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該市成立了專門的保護機構,鼓勵引導鄉村儺事活動健康有序開展。同時,組織有關部門以挖掘整理為重點,積極採取搶救保護措施。通過多年的努力,已搶救整理出《蘇秦團圓》、《張仙送子》等14個儺戲散曲影響性劇目。搜集整理出一套完整的儺藝資料,主要有零散於民間的文字資料(宗族家譜、曲譜等)、實物資料(面具、龍亭、服裝等)和口傳的、非物質化資料(藝人唱腔、表演程式等)。並依託市黃梅戲劇團,成立市儺藝團,組織專業演員深入鄉村學習,把散落在民間的儺戲儺舞搬上正規的大舞台。
如今,池州儺不僅在春節期間活躍於池州山野鄉村,而且還走向全國、走向世界。這幾年,池州儺藝頻頻在北京、廣州等大城市舞台上亮相。特別是今年元月,貴池區梅街鎮10位農民組成的“吉祥儺舞團”赴滬演出,原計劃只演一周,未料卻大受歡迎,被邀請方再三挽留,最終歷時一個月共演出了120場,觀眾達10萬人以上,上海有媒體為此報道《池州“儺風”勁吹黃浦江》。2000年8月,應新加坡牛車水人民劇場基金義安城的邀請,池州儺首次走出國門,一展風采。隨後,又相繼赴韓國、匈牙利、德國、香港等海外演出。2008年11月,該市姚街村14位農民組成的儺戲藝術團,攜帶《舞傘》、《打赤鳥》等6個節目,應邀參加法國第十二屆意象藝術節,在巴黎ZingaRo大劇院表演了原生態的儺戲儺舞,演出4場后,又應邀加演一個學生專場,5場演出場場爆滿。
2005年5月,池州儺戲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份,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池州市貴池區為“中國儺文化之鄉”。
毋庸置疑,池州鄉儺恢復30多年來,亮點頻閃,日益光彩奪目。然而,透過其“熱鬧”的背後,令人卻有著薪火相傳的擔憂。池州市民間儺戲專家檀建新就此作過深入的調查,他認為從目前現狀來看,存有三大隱憂:一是有儺事活動的自然村在萎縮,2000年前後有40多個,而近年來只有30個;二是演藝班子青黃不接。在許多儺戲班社中,主要演員多為年邁體弱者,大的有80多歲,小的也有60多歲,中年骨幹演員不足30%。一旦老藝人因生病等原因不能表演,整個演出就面臨癱瘓狀態;三是儺藝質量下降,隨著一批老藝人相繼去世,他們擁有的一些絕活如“高腔”、“舞回回”等難以得到真傳。一些相關人士也指出,現在,農村青壯年大都外出打工,他們無暇用心學習儺藝,而主要靠“口傳心授”這種脆弱傳承方式的池州儺,確實存在著後繼乏人的擔憂。
如何保護和傳承好池州儺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記者就此走訪了一些專家學者,他們認為,首先要建立長效保護機制,政府要把儺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列入當地重要的發展規劃,做到有法規保護、有政策支持、有機構管理、有人員辦事、有經費保障;其次,重視和加強儺藝隊伍建設,除了選擇好各級“非遺”傳承人外,應採取鼓勵政策,建起年輕一代的儺藝骨幹力量;第三,創建保護區,將劉街、梅街、茅坦、墩上、里山等重點鄉村劃定為儺文化生態保護區,通過一系列積極扶持辦法,確保這些地方儺事表演不中斷、場所不毀壞、隊伍不流失、技藝不失傳;第四,適應時代需求,打造儺文化產業,尤其要根據池州是旅遊地區的特點,要把儺文化與旅遊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與旅遊“嫁接”,讓池州儺既能走向市場、擴大社會影響,也能走出一條自我保護、有效傳承的新路。
古風悠悠,池州儺以其古樸豐厚的魅力震撼著現代人的心靈。讓我們一起來精心呵護,使這遠古的聲音世代相傳,永不消失。

藝術特色


池州儺戲,被譽為“戲曲活化石”,池州儺,屬《論語》中所載“鄉人儺”。它起於明代、盛於清朝,主要流布在九華山麓方圓百里的貴池、青陽、石台等地,尤其集中於貴池區梅街、棠溪、墩上等山鄉的姚、劉、章、唐、姜、杜、汪等數十個大姓家族,當地素有“無儺不成村”之說。
據池州市文化館館長李大成介紹,池州儺是一種在“社”(祭祀圈或祠堂、或堂屋、或社壇、或社樹下)的範圍內活動、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請神祭祖和驅邪納福為目的、以戴木製彩繪面具為表演特徵的古老藝術形式。它既無職業班社也無專職藝人,傳承僅靠“口傳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襲,宗族師承,每年農曆正月初七至十五進行。其主要表現形式有儺儀、儺舞和儺戲。儺舞是正戲演出前後的舞蹈,一般情節簡單,寓意較深,內容多是驅災逐疫、祈求豐收、平安吉祥的吉利語,舞時大多用鑼鼓伴奏,配合身段,節奏明快,動作性強,粗獷有力,有一種東方古典雕塑藝術的自然美,其經典之作《舞回回》堪稱唐代樂舞《醉胡騰》的翻版;儺戲有唱有白,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傳統劇目有《劉文龍》、《孟姜女》、《章文選》等。池州儺戲無絲弦樂器,只用鑼鼓伴奏,人聲幫腔,唱腔分為高腔和儺腔兩大類。
已故的中國儺戲研究會副會長王兆乾先生稱池州儺為“古文化的層疊積澱”。從現存的池州儺可以看到,它既有著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內涵,也受到儒、道、佛教文化的影響;在藝術方面,古代文化的層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現,如漢代的紱舞、矰舞,唐代的胡騰舞、西涼伎等;在戲劇方面,也可看出變文、詞話、傀儡、村俚歌謠及至宋雜劇、南戲對其影響。因此,學界普遍認為,它是中國在演出形式、劇目、唱腔、面具、服飾、道具等方面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戲曲之一,堪稱“戲曲活化石”,對於研究古代文化藝術、宗教演變、宗族結構、民風民俗、山民思想和江南地區政治、經濟均有極大的史料價值。

代表作品


儺舞:《舞回回》、《舞傘》、《打赤鳥》、《魁星點斗》、《舞古老錢》、《舞滾燈》、《關公斬妖》、《鍾馗與小鬼》、《花關索戰鮑三娘》。
儺戲:《和番記》、《劉文龍》、《孟姜女》、《章文顯》、《陳州放糧》、《搖錢記》、《薛仁貴徵東》、《花關索》。

表演形式


池州儺戲
池州儺戲
茅坦山湖村,由十個自然村組成,位於貴池東部的墩上街道辦事處境內,北臨長江,東倚青銅河,隔河與青陽縣相望。老屋唐、新屋唐、陽春王、項家四個自然村結成一個儺戲會,共用一堂(共十九尊)面具。每年正月十四和十五兩日為四村活動日期,山湖村唐、王、項三姓的踩馬有“踩地馬”和“高蹺馬”兩種形式,分別用在儀式的不同場合。騎馬逐疫,漢代宮廷大儺便已有記載。貴池山湖村的竹馬驅儺,是它的演化。明嘉靖《池州府志》已記載貴池四鄉逐疫時踩竹馬。竹馬有地馬和高蹺馬兩種,多扮成勇武之士,作征戰狀,如花關索、鮑三娘、鮑禮、鮑義,或者關羽和貂蟬。也有扮五猖者。山湖村唐、王二姓的儺事活動以踩馬為主,並把踩高蹺馬扮花關索、鮑三娘看作與祈子民俗相結合,凡生兒育女者,向竹馬獻紅蛋,謂之“獻馬杯”,希望求子的人則向花關索、鮑三娘乞求紅蛋,謂之“接馬杯”。山湖村的“踩地馬”由四名十二歲至十四歲的男孩擔任(所以每兩年便要更換演員),用於請神和“出聖”(指在請神儀式后抬面具游村)。請神在神堂舉行,將面具之神一一傳遞陳列於龍床時,四少年童子皆身著戰袍,扎竹馬,排一字形橫隊面向神案站立。然後由執事長者替他們戴上面具,開始踩馬,稱踩“啟聖馬”。啟聖馬後,便是“出聖”,以旗鑼鼓傘為先導,後面是吹奏樂、彩旗、面具箱、獅子箱和童子四人的地馬隊。童子穿武將服,腰間扎竹馬。竹馬用竹篾編成橢圓形的無底筐為馬身,再扎馬頭捆紮於筐的一側,根據馬的顏色糊以色紙(今改用絨布)。如關索騎紅馬,鮑三娘騎白馬,還有黃馬、黑馬。踩地馬有“發令”(舞令旗)、“溜馬”、“交戰”等動作,盡展古代戰將風采。
儺戲的人物
儺戲的人物
“出聖”至各村踩地馬,隊伍最後來到社樹下向社樹禮拜后,四童子開始踩地馬,亦稱“啟聖馬”,踩完地馬後,隊伍返回本村,在神堂前踩“落聖馬”。
晚上,開始在露天空場上踩“高蹺馬”,由四名青年承應,各踩在兩根杉木製成的木蹺上表演。踩馬前須淋浴凈身,四人穿好綵衣褲后,要同時在神(面具)前三拜九叩,獻香酹酒。
鑼鼓、嗩吶奏鳴,執事人捧戰袍遞給四踩馬人,在蹺上自己穿衣戴盔。然後執事人自神堂再捧一木盤上場,盤中依序放著四枚面具,至踩馬人前雙手舉過頭頂,踩馬人接過面具,上下拉動馬頭,使馬鈴頻頻作響,以示感謝。高蹺馬的動作套路與地馬相似,作征戰之勢,四匹馬先舞令旗,意為發兵。後為對陣,由頭馬使用長柄大刀與二、三、四馬分別交戰。戴白臉面具的女將使用雙劍與戴紅臉面具的頭馬交戰多個回合,最後竟然紅帶飄舞,“握手言歡”,真是:“鮑三娘”艷驚四座,“花關索”風流瀟灑。

主要道具


儺面具是池州儺最主要、最顯著的特徵,俗稱臉子、儺神、菩薩等。多用柳木、楓揚精雕細刻、油漆彩繪而成。形狀為外突內凹,眼珠與眼角縷空,便於演員張望,戴時頭上均扎一塊紅頭巾作為裝飾,面具造型豐富多彩,鄉,有各種顏色,因人物身份性格不同,造型也形象誇張、窮工極巧:或青面猜牙恐怖兇悍、或神氣逼人剛強暴烈、或細眉窄眼姦邪狡詐、或溫良恭謙淳樸忠厚。經過儺儀祭祀后,鄉民們認為這些臉子已附著靈性、具有神格,所有的天上、人間、藝術之神都降附在這些臉子上,成為儺神,不可褻讀。
池州儺面具,因地域、家族不同,其數量質料、尺寸色彩、功能佩戴也不盡相同。面具數目也有差異,1 3枚稱十三太保、1 8枚稱十八學土,尚有按天罡地煞排例,有二十四地煞、二十八星宿、三十六天罡等。面具有全臉和半臉,分通用與專用兩種。全臉冠長43厘米、臉長33厘米、寬26厘米,戴在臉上與五官基本吻合:半臉略小,長37厘米,寬23厘米,戴在額上,只遮住上臉部,露出嘴,以便演唱。通用臉子多為正面人物,如劉文龍、孟姜女、蕭氏女:專用臉子多為特殊身份的角色所用,,臉譜極有個性特徵,如二郎神、關羽、包拯、鍾馗、尉遲恭等。現存劉街鄉姚姓面具有皇帝、招魂使者、狄將軍、張妃等,劉街鄉茶溪汪面具有土地、劉文龍、關公、老和尚、傘童等,這些面具是明清朝所遺留下來的,極為珍貴。還有現代民間藝術雕刻的面具,如千里眼、順風耳、張龍、趙虎等。

傳承意義


池州儺戲
池州儺戲
池州儺積澱了從上古到近代各個歷史時期諸多的文化信息和 藝術特徵,隱藏著博大精深的文化蘊涵,為學術界提供了極高的歷史學、宗教學、人文學、戲曲學、美術學、民俗學、考古學等研究價值。人類漫長的發展過程,,文物資料相當缺乏,特別是歷史久遠的史料少,難以佐證人類的重大事件和文化交融活動。而沿襲經年、保持不變的池州儺,卻真實客觀地再現了人們從驅邪逐疫、敬神祭向請神尊祖、消災納福和娛神娛人方面轉變的歷程,留下了珍貴史料。如儺舞《舞傘》,系古代春祈秋報的舞蹈,其雛形是在社壇前手執黍鑲而舞,先秦稱紱舞、漢代稱靈星舞、隋代稱拂舞、宋代稱竹竿拂子、當代稱傘舞。一把傘舞了幾千年,留下了秦漢明月、唐宋風雲和明清雨露。儺舞《舞錢傘》,傘為天的表象,象徵陽,錢乃地之表象,象徵陰,錢傘之舞象徵天地二神在社壇社樹下陰陽相交、化生萬物。儺舞打《打赤鳥》為楚文化遺存,是楚人祝國祈年之舞。諺云: “赤鳥蔽日,殃在荊楚。”楚昭王向周太史請教辦法,不得;、后楚人以桃弓棘矢射赤鳥,以祝國。 《史記》的記載無從考證,而池州儺舞卻流傳至今儺舞《舞回回》更是十分珍貴,西域大漠的舞姿卻在皖南山區的儺舞中完整再現,是西方文化與中原文化、吳楚文化融匯的鐵證。據考證,這種舞蹈在晉代即傳人中國,稱老胡文康,唐代稱醉胡騰。被認為早已失傳,可在池州太和章村的儺舞中依舊保存。我帶隊到香港、東南亞演出時,外國專家學者觀后都感到十分驚訝。池州儺戲傳統劇目《劉文龍》,寫漢朝劉文龍與妻蕭氏悲歡離合的故事,這個故事在宋代已流行,原名《劉文龍菱花鏡》,曾收在明代《永樂大典》中,可惜在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失落了,但卻非常幸運地保存在池州儺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