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舞
贛儺的主要表演形式
徠在傳統的華夏文明中,"儺"是歷史久遠並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具有強烈宗教和藝術色彩的社會文化現象,它起源於漢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巫術意識。
儺舞源流久遠,殷墟甲骨文卜辭中已有儺祭的記載。周代稱儺舞為"國儺"、"大儺",鄉間也叫"鄉人儺";據《論語·鄉黨》記載,當時孔夫子看見儺舞表演隊伍到來時,曾穿著禮服站在台階上畢恭畢敬地迎接(鄉人儺,朝服而阼立於階)。由此典故引申而來,清代以後的許多文人,多把年節出會中的各種民間歌舞表演,也泛稱為"鄉人儺",並為一些地方和寺廟碑文中引用。儺祭風習,自秦漢至唐宋一直沿襲下來,並不斷發展,至明、清兩代,儺舞雖古意猶存,但己發展成為娛樂性的風俗活動,並向戲曲發展,成為一些地區的"儺堂戲"、"地戲"。至今,江西、湖南、湖北、廣西等地農村,仍保存著比較古老的儺舞形式,並增添了一些新的內容。例如:江西的婺源、南豐、樂安等縣的"儺舞",有表現盤古開天闢地的"開山神"、傳說中的"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戲劇片段的"孟姜女"、"白蛇傳"以及反映勞動生活的"績麻舞"等。儺舞的表演形式與面具的製作,對許多少數民族的舞蹈產生影響,如藏族的"羌姆",壯、瑤、毛南、仫佬等民族的"師公舞",就是吸收了儺舞的許多文化因素和表演手法,而發展成為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形式。
關於儺舞,學者解說甚多,源於上古氏族社會中的圖騰信仰,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是廣泛流傳於各地的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間舞,是儺儀中的舞蹈部分。最初流行於黃河、長江流域,後來傳播到邊遠地區,由於戰亂等原因,儺祭之風在中原地區逐漸減弱,幾近失傳。
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曲六乙和江西儺戲學家錢先生合著的第一部《中國儺文化通論》中說:"儺是宗教文化、民俗文化、藝術文化的融合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它是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寵兒。"儺的起源與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巫術意識有關。周代儺納入國家禮制。先秦文獻記載,儺禮是希望調理四時陰陽,以求寒暑相宜,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國富民生。漢唐時宮廷大儺儀式隆重,並傳入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北宋末期宮廷儺禮採用新制,儺向娛樂化方向發展。元蒙因信仰不同,儺禮受到排斥。明代恢復過宮儺,清代宮廷不再舉行。但《論語·鄉黨》中記載的"鄉人儺"一直在民間延續,並與宗教、文藝、民俗等結合,衍變為多種形態的儺舞、儺戲,至今仍在我國廣大農村流行,以江西、湖南、湖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安徽、山西、河北等省遺存較多。
儺舞表演
儺舞
明徠清兩代是贛儺繁榮時期,江西30多個縣市有鄉儺記載或遺存:贛東以南豐為最,清末至今有180多個村莊組建過儺班,現仍有"跳儺"、"跳竹馬"、"跳和合"、"跳八仙"等113班。樂安有"滾儺神"、"戲頭鼓"和"玩喜",崇仁有"面仂公"和"跳八仙",宜黃有"跳儺",廣昌有"孟戲"和"跳魁星",黎川有"跳和合"與"跳八架",撫州、南城、金溪也有儺俗記載。贛西數萍鄉最多,儺舞稱"仰儺神"或"耍儺案",儺廟、儺面、儺舞謂之"三寶"。萬載稱"跳魈"或"搬案",分"閉口儺"和"開口儺"兩種流派。宜春亦有"閉口儺"、"開口儺"和"旁白儺"之分。遂川流行"鬥牛舞"。贛北記載甚多,南昌和新建稱"大儺",高安和上高有"逐疫",靖安和奉新名"撣儺",修水叫"行儺",武寧唱"儺歌",德安"行儺禮",瑞昌有"神儺",都昌謂"逐疫",彭澤"趕花貓"是儺俗。贛中是鄉儺活躍區,清代峽江元宵"有儺",清江和豐城的儺戲流傳到雲貴。贛東北以婺源有名,儺舞稱"跳鬼",清代有36儺班、72獅班之說。浮梁有"五舉戲",先跳儺,后舞獅。在贛東北、上饒地區,婺源。贛南,寧都有儺舞遺存,瑞金有儺俗記載。各地鄉儺構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的贛儺文化群。
由於儺舞流傳地區不同,其表演風格也各異,既有場面變化複雜,表演細緻嚴謹,生活氣息濃厚,舞姿優美動人的"文儺"流派;又有氣勢威武磅礴,情緒奔放開朗,節奏勢烈明快,動作剛勁有力的"武儺"流派。這種古老傳統儺舞之花,至今仍流行於江西的德安、武寧、婺源、南豐、都昌等縣的舞台、廳堂和村鎮田頭。儺舞表演時一般都佩戴某個角色的面具,其中有神話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歷史名人,由此構成龐大的儺神譜系,"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儺舞伴奏樂器簡單,一般為鼓、鑼等打擊樂。表演儺儀儺舞的組織稱為"儺班",成員一般有八至十餘人,常有嚴格的班規。儺舞常在儺儀儀式過程中的高潮部分和節目表演階段出現,各地的儺舞節目豐富,兼具祭祀和娛樂的雙重功效。
儺神廟是眾神(面具)棲息之地,也是舉行儺儀的主要場所。萍鄉現存17 座,南豐亦存17座,其中北宋金砂村儺神廟記載最早,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遷建的甘坊村儺神殿保存完好,清乾隆辛丑年(1781年)遷建的石郵村儺神廟民俗風味最濃,廟門石柱兩邊鐫刻的對聯:"近戲乎非真戲也,國儺矣乃大儺焉",概括了儺文化的特徵。儺壇供奉的主神各地不一,南豐為清源真君和儺公儺婆,萍鄉是唐、葛、周三將軍,萬載是歐陽金甲大將軍,宜黃和樂安東湖村也是清源真君。為了表示對神的敬意,有的地方要定期舉行"出帥"儀式,仿效權貴出行,備用鑾駕儀仗,旗鑼牌匾,儺轎涼傘,鼓樂吹打,前簇后擁,十分壯觀。
儺舞
儺舞是贛儺的主要表演形式,素有中國舞蹈"活化石"之稱。現有200多個傳統節目,其中南豐90多個。儀式舞是"驅儺"時跳的舞蹈,舞者奔騰跳躍,舞姿激烈詭黠,氣氛神秘而威嚴。娛樂舞節目眾多,內容來自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古典小說和世俗生活。由於流傳年代和師承關係不同,表演風格各異,既有以寫意為主,動作舒展,舞姿優雅,古儺韻味猶存的"文儺"流派,也有以寫實為主,動作強烈,節奏鮮明,融合武術技巧的"武儺"流派。同一個儺班中,又因節目內容不同,表演各有特色。
贛儺各地英雄神將節目甚多,如《頭陣》、《太子》、《三將軍》、《二王對鐧》、《十二對大刀》、《先鋒》、《綠品》、《楊帥》、《上關下關比武》、《關公戰顏良》、《張飛祭槍》、《孫權打子烈》、《天兵地將賭刀》、《打鉞斧》、《矛吒鑽》、《滾團牌》等等。贛儺也有不少儺戲節目,如婺源的舞劇《舞花》,表演秦二世胡亥為爭皇位毒死兄長扶蘇的歷史故事,由《夜叉打旗》、《元帥操兵》、《丞相送酒》、《太子歸天》等幾個節目組成,場面壯觀,氣勢磅礴。萬載的開口儺《花關索與鮑三娘》,表演花鮑對陣相愛的民間故事,二人對唱內容,與明成化本《說唱詞話》中的《花關索傳》大體相同。廣昌的孟戲演唱孟姜女的傳奇故事,具有南戲印跡,原戴面具表演,又有儺戲特徵。
儺面具是儺文化的象徵符號,在儺儀中是神的載體,在儺舞中是角色的裝扮,有假面、神像、聖相、頭盔、鬼面、臉殼等多種稱呼。贛儺現存面具約400多種3000多個。萍鄉儺面的古樸渾厚,婺源儺面的誇張奇異,南豐儺面的色彩亮麗,可謂贛儺面具三大特色。南豐現存儺面120多種2300多個,神鬼人獸,造型各異。以開山面具最有特色,人獸合一,猙獰兇悍,犄角、獠牙、火眉、金目、黥面、劍鬢和青銅鏡等意象符號造型,反映了傳說中以蚩尤為方相的儺文化演變痕迹。儺面具的材料原有銅製,后多為樟木或楊木雕刻,色彩大俗大雅,表現了新老民間藝人的精湛工藝和民族的審美情趣。有的儺班面具雕刻后,還要舉行開光儀式,使其充滿神靈之氣。
儺樂、儺服、儺具是贛儺文化的重要內容,形制不一,各有特色,而南豐更為豐富多彩:從伴奏音樂說,儺儀音樂保留了"以樂通神"、"擊鼓逐疫"、"以樂送神"的古禮樂制;儺舞音樂則吸收民間音樂和戲曲音樂有很大發展,除了鑼鼓伴奏外,還有鼓吹樂、吹打樂、絲竹樂形式,有幾十個曲牌可供選擇,音樂表現力非常豐富。從儺舞服飾說,一方面傳承了古儺"赤幘"(紅頭巾)、"朱裳"(紅裙子)、"綠韝衣"(綠袖套)舊制,一方面又發展了宋儺"綉畫色衣"的特色,有紅花衣裳制、紅袍馬甲制、花衫紅褲制、戌服披甲制、戲曲服飾制等多種樣式。從儺事器具說,有兵器軍具、法事器具、燈燭炮仗、食物供品、生活用具五大類上百種,既延伸了古儺武裝驅疫道具,又體現了古代文明禮制,更反映了社會生活變化。此外,各地的儺俗和儺的民間傳說、故事、神詞、贊詩、喜歌、吉語、楹聯、題匾、靈符、咒語,同樣是贛儺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祈求人丁繁衍是儺祭儀式的重要目的。唐代李倬《秦中歲時記》:"歲除日進儺,皆作鬼神狀,內二老兒,其名作儺公、儺母。",這兩個儺神是南豐儺的生殖崇拜神,跳儺必跳《儺公儺婆》。有的結婚人家,還要在新房中加跳一次,以求生子。道具儺崽手握紅蛋,下塑陽具,平時作為喜神供在神壇上。作為生殖崇拜神的還有灌口二郎。上甘村"解儺"要跳《二郎發弓》求子儀式舞。類似的節目,宜黃神岡有《高源送子》,樂安流坑有《書生董永與七仙女》。萍鄉留存的婚姻神月老和助產神金花、銀花面具,明顯也與求嗣有關。
保護孩子是儺禮的重點。萬載跳儺時大菩薩"團將",觀者抱兒攜女躲進其涼傘下,以求儺神保護。寧都中村九月儺舞"禳神",村民把重陽節與小孩滿月、老人做壽都放在這一天過,希望孩子壽高重九。南豐跳儺不僅有祝賀生子的"喜事儺"節目,而且有還願、拜契、打關等為小孩避邪免災的儺俗。石郵村儺廟"搜儺"時,男孩子都可登上神壇和儺神太子擠在一起觀看,鄉民說:"太子保護小孩看儺,不怕神神鬼鬼。
祈禱農業豐收是儺祭儀式的另一個重要目的。南豐儺神西川灌口二郎,原由農神兼水神的李冰父子衍化而來;而儺神廟中又都塑有土地神像,特別是上甘村儺廟的土地神比真人還要高大,衣袍腹前畫有"白兔銜桃枝"圖案。兔能多產,桃可避邪,這種象徵符號表達了鄉民對穀物豐收和人丁繁衍的祈禱。儺祈豐年還表現在立春日舉行的迎春禮中。清《建昌府志》記載:迎春行耕籍禮后,"復有竹馬、大儺、和合、獅子之戲,衣綵衣,戴面具而舞。"建昌府所轄的南豐至今留存上述各類儺舞,而且首跳的"竹馬"舞都是一足跳躍,有古代祈雨之舞——商羊舞"屈其一足起舞"的特徵。《獺捉鯉魚精》是根據《禮記·月令》春天物候"獺祭魚"編創的儺舞,藝人將鯉魚精面具畫滿麻點,強調它是雄性,表達了鄉民春天不傷母畜的環保意識。清代萍鄉也有儺舞迎春的記載。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西省南豐縣
儺舞是“跳儺”的主要表現形式,原為祭神驅疫的儀式舞蹈,后發展為娛神娛人的儺舞。南豐儺舞流傳於江西省南豐縣180個村莊,傳播面廣,是民眾喜愛的民間舞形式。南豐儺舞歷史悠久,幾經演變,清初傅太輝《金砂宋氏儺神辨記》載:“漢代吳芮將軍……祖周公之制,傳儺以靖妖氛。”可見漢時南豐一帶已有跳儺。經過一千多年的發展,到明清時期,南豐跳儺吸收了戲曲、木偶、燈彩、武術等多種表演技藝,變得更加世俗化、娛樂化。新中國成立后,傳統的跳儺在民間依舊傳承,延續著其草根文化的命脈。
南豐儺儀結構複雜,由跳儺儀式、雜儺儀式等構成。跳儺儀式由起儺、跳儺、驅儺等基本程序構成;雜儺儀式有“跳竹馬”、“跳和合”及“跳八仙”儀式三種。南豐儺儀中的舞蹈形態眾多,現保留82個,其中包括單人舞《開山》、《鍾馗》、《財神》、《哪吒》,多人舞《跳判》、《儺公儺婆》、《對刀》,技巧舞《演羅漢》、《觀音坐蓮》、《普賢騎象》及舞劇節目《西遊記》等。南豐跳儺面具造型各異,千容百態,有180種之多,其中包括驅疫神祗、民間俗神、釋道神仙、傳奇英雄、精怪動物、世俗人物等。其所用道具法器名物眾多,主要可為五類,兵器軍具類包括斧、刀、槍等,法事器具類包括鐵鏈、桃劍、棕葉等,燈燭炮杖類包括火把、蠟燭等,食物供品類包括三牲(肉、魚、雞)等,生活用具類包括手巾、鏡子、酒杯等。南豐跳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地方風味濃郁,文化底蘊深厚,深受民眾的喜愛。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城鎮化發展趨勢的加強,南豐跳儺賴以生存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民俗生態依託漸失,藝人隊伍後繼乏人,儺班漸減。有鑒於此,急需加以保護扶持。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西省婺源縣
婺源儺舞俗稱“鬼舞”或“舞鬼”,歷史悠久,節目眾多,風格獨特,是中國古代舞蹈藝術史研究的“活化石”,深為國內外專家、學者所注目。
通過多年的調查,婺源儺舞節目有一百多個、儺面兩百多個。由於社會歷史等原因的影響,現存秋口鎮長徑村“驅儺神班”有演員19人,面具三十餘個,其中有4個原始木雕面具,可演節目24個。婺源儺舞節目很多,有反映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的《開天闢地》、《太陽射月》、《孟姜女送寒衣》等,表演形式有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等。婺源儺舞動作十分豐富,模擬女性的舞步“妮行步”,《開天闢地》中的“辟斧”、“拗斧”、“磨斧”,《丞相操兵》中的“上、中、下十字架”、“操兵步”、“拍手一照”、“拍腿過河”、“耍羽毛”、“舞花”、“輪棍”,《太陽射月》中的“摸胡點”、“單摸胡”、“雙摸胡”等都別具一格,保留著古樸、粗獷、簡練、誇張、形象、傳神的獨特風貌。這些動作多順拐、屈膝、下沉、含胸、挺腹,具有沉而不懈、梗而不僵的特色。音樂伴奏由打擊樂、曲牌和唱腔三個部分組成,有專用的鑼鼓譜和曲牌,遵循舞止曲終的原則。
婺源儺舞曾於1953年赴北京參加全國首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丞相操兵》等四個節目入選《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2005年6月參加“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中外儺藝術展演”,榮獲金獎和優秀表演獎。婺源儺舞以古樸的舞蹈風格和眾多的表演節目承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值得人們加以珍視。
申報地區或單位:江西省樂安縣
樂安縣的東湖村位於江西省樂安縣城南30華里處,村裡的楊姓氏族世代流傳著一種古老的跳儺儀式,當地人稱為“滾儺神”,此儀式規約森嚴,概不外傳。東湖“滾儺神”已有近千年歷史,它被當地作為驅邪納福、保境安民的一種儀式傳承延續至今。村中儺神廟(始建於清乾隆八年,現已倒塌)前曾寫有一副對聯“儺驅瘟疫丁盛畜旺,神佑鄉里邑立村寧”。
“滾儺神”所戴的面具與其他儺舞不同,不是整個罩住臉部,而是由上額下嘴兩個斷片組合而成,有豬嘴、雞嘴、鵝王、東嶽、判官、白虎精、歪嘴婆婆等18面。伴奏音樂為一鼓一鑼,節奏為反3/4拍,弱拍在前,強拍在後,很有特色。東湖儺班由12人組成,主要表演的節目有《雞嘴》、《豬嘴》、《板叉》、《唱文戲》、《捉鬼》、《牛魔王》、《七星》、《踩爆竹》等。這種儺舞既有獨舞,也有雙人舞,表演時多持道具,舞蹈動作古樸粗獷,剛中有柔,有“踢腿蹲襠”、“反彈射箭”、“拂臉甩手”、“匯步”等動作技巧。如遇瘟疫災害,則18個儺神全部出動,走村過戶搜索驅邪,整個過程顯得較為原始,很少人為加工的痕迹。
“滾儺神”中“豬嘴”、“雞嘴”的造型動作及表演風格在我國儺舞中實屬罕見,是至今惟一倖存的最古老的儺儀和儺舞。
儺舞
儺是上古時期原始宗教的產物,"是人類最早發揮本體精神力量,使用巫術手段向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索取起碼的生活條件,拓展生存空間,進行兩種互為關聯的生產活動——物質的生產和人口的繁殖,從而展示人類早期生命的價值。"(《中國儺文化通論》)儺的生命張揚,主要體現在儺祭儀式中藉助神靈的威力,驅除自然災害(如旱、澇、火、蟲等)和人體災害(如瘟疫疾病等)。
“儺文化”不僅具有人類學、宗教學、民俗學、考古學、藝術學等諸多方面的價值,而且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不可再生性,一旦消失,就永遠不可能復活。
儺在漫長的傳承和發展過程中,融合了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宗教學、民俗學、戲劇學、舞蹈學、美學等多種學科內容,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
儒道釋文化
儺吸收了儒道釋文化因子。一是吸收了它們的神靈體系,壯大了儺壇威力。贛儺神(面具)有紫微大帝、太白金星、真武大帝、八仙、劉海、張天師、馬(靈官)趙(朗)關(公)溫(瓊)四天將、六丁六甲等道教神仙和護法神將,也有如來佛、彌勒佛、觀音、金剛、閻羅、目連、十八羅漢、四大天王、哼哈二將等佛教菩薩和護法神;還有韓擒、寇準、范仲淹、包拯、秦叔寶、尉遲恭、華佗、孫思邈等儒家人物和英雄神將。二是借用它們的禮儀制度,豐富自己的驅鬼逐疫儀式,如贛儺中的道教齋醮儀式和符 咒語,南豐儺中的儒家行為規範和禮儀樂制。三是表達它們的思想內容,擴展儺舞儺戲的娛樂功能,如贛儺中道教神 驅邪斬妖節目和道家五行觀念,釋家普求眾生的節目和因果報應思想,儒家讀書入仕的節目和"神道設教"思想等。贛儺兼收並蓄,有多元宗教文化特色。
上古神話
儺融合了上古神話傳說。有的神話直接與儺有關,如顓頊時儺以驅疫鬼之子神話、神荼鬱壘縛鬼飼虎神話、黃帝殺蚩尤以其形厭邪魅神話、黃帝以次妃嫫母為方相護喪神話等。有的神話節目反映了上古人類與自然鬥爭和社會鬥爭,如贛儺中《開天闢地》的盤古神話、《后羿射日》的羿射十日神話、《儺公儺婆》的伏羲女媧創生神話、《二郎發弓》的高 求子神話、《跳白 》的白澤神獸言鬼神之事神話、《跳判》的鐘馗不同來歷神話、灌口二郎神部將《解儺》逐疫的李冰治水神話,以及《猴子懸樑》、《猢猻與蟾》、《捉猿精》、《孫悟空》反映的猿猴圖騰神話等等。贛儺中的神話傳說,折射了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影像。
戲劇因素
儺蘊含了戲劇發生和發展因素。宋代朱熹說過:"儺雖古禮而近於戲。"在南豐,南宋不僅有《觀儺》詩描寫的早期儺戲演出,還有迄今為止最早移植"永嘉戲曲"的記載;南豐宋代傳入的清源真君儺神,是明代湯顯祖記載的宜黃戲神;南豐廣泛流行的儺舞與新田孟戲,與廣昌明代流傳的孟戲有千絲萬縷的關係;贛地開新戲台儀式,吸收了贛儺祭祀儀式;地方戲演出前的《加官》、《魁星》、《靈官》,分明來自儺舞;贛儺的《目連救母》、《古城會》、《天門陣》、《水漫金山》等節目,又引自戲曲或木偶戲。這些,為儺戲藝術研究提供了鮮活材料。
民俗文化
儺吸附了中國民俗文化。鄉儺與民俗結合形成儺俗。贛儺習俗包括物質儺俗、社會儺俗、精神儺俗等多種文化事象,如儺廟裝飾、宅院驅邪、儺服求子、儺飯禳災、儺名辟疫、儺舞祝壽、儺事禁忌、方相送喪等等。贛儺多在春節期間活動,民俗文化更濃。在南豐,上百個儺班出坊跳儺,送福迎祥,娛神娛人,聯絡族眾,和諧鄰里。元宵前後,鄉民又將儺舞、儺儀與戲曲演出、燈彩遊藝、民俗禮儀等結合起來,縱情歡愉,宣洩情感,滿足了廣大群眾對美好未來的企盼。
儺還創造了自己的傳承體系。鄉儺是農耕文化的產物,參與者都是農民,僅南豐就有3000多農民藝人,按各村情況組成族儺班、村社班、私家班。弟子不限,既有5人一班,也有24人一班,大家和睦相處,平等相待。為首者或按資升遷,或眾人推選,或抓鬮確定,有大伯、正印、頭首、坐案、老座、儺長等稱呼。管理方法因地制宜,有族姓世襲、輪流負責、共同參與等多種形式。資金自籌,收入平分。贛儺藝人創造的管理模式和傳承方法,體現了農民的非凡智慧。
(圖冊來源)
跳儺舞主要用於民間進行開地(工程開工)、開盤(工程落成)、開業(新業初開)、開台(影劇院落成)、開廟(廟宇新修)、謝土(新居喬遷)、婚壽(結婚和祝壽)、祈福(求子求財)、除煞(鎮煞除邪)、節慶(節日慶典),祈求盛世六和時舉行的節慶祈福儀式。
2021年6月10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