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導引的結果 展開

導引

漢語詞語

導引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dǎo yǐn。通過一定的引導方式,刺激人體,引導氣血,達到平衡陰陽、治病、預防、鍛煉、修仙的目的。出自:《一切經音義》。

詞語信息


【拼音】dǎo yǐn
【釋義】領路;帶路;引導;帶領。

引證詳解


1、前導;引導。
漢 王褒 《九懷賦》:“蛟龍兮導引,文魚兮上瀨。”
《楚辭·王褒》:“蛟龍兮導引,文魚兮上瀨。”王逸 註:“虯螭,水禽,馳在前也。”
《魏書·靈征志下》:“復有神獸,其形似馬,其聲類牛,先行導引,積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十三卷:“果見鄉中百姓綁縛一人,用鼓樂導引,送於白虎神廟。”
《東周列國志》第六回:“須臾,州吁駕到。石厚導引下車,立於賓位。儐相啟請入廟。”
清昭槤《嘯亭雜錄·哨鹿》:“上搜獵木蘭時,於黎明親御名駿,命侍衛導引入深山壘嶂中,尋覓鹿羣。”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吹鼓手熱鬧地吹打起了他的樂器,導引著花轎動身往山頂上去了。”
2、引申為推導。
郭沫若 《奴隸制時代·的研究》:“木可深入土中,穿岩破石,又可保持土壤,予以範圍,故木克土。這些也都是從現實導引出來的知識,並不玄虛。”
3、援引;招引;指引。
唐 范攄 《雲溪友議》卷九:“其文武宰僚,願識有方,共為導引。”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導引僧家來乞食,分明迫取赴陰司。”
魯迅 《且介亭雜文·論“舊形式的採用”》:“著眼於此(指連環畫),因而加以導引,正是前進的藝術家的正確的任務。”
4、導氣引體。古醫家、道家的養生術。實為呼吸和軀體運動相結合的體育療法。近年出土的西漢帛畫有治疾的《導引圖》。
《素問·異法方宜論》:“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
唐 慧琳 《一切經音義》卷十八:“凡人自摩自揑,申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為導引。若使別人握搦身體,或摩或揑,即名按摩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文正》:“晚年酷嗜仙佛,嘗持齋茹素,學導引長生之術,以致疽發於背。”
5、古樂曲名。
《宋史·樂志十五》:“皇太后恭謝宗廟,悉用正宮《降仙台》、《導引》、《六州》、《十二時》,凡四曲。”

書冊記載


1.晉 葛洪《抱朴子。對俗》:“知上藥之延年,故服其葯以求仙;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導引以增年。”
2.宋 李石《續博物志》卷七:“李泌絕粒五六載,身輕能行於屏風上。引指使氣,可以吹燭至灰。導引,骨珊然有聲,號鎖子骨。”
3.元 鄧牧《洞霄圖志。司馬天師》:“居天台山,事體元潘先生,傳辟穀導引術。無不精。”
4.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耳中人》:“譚晉玄,邑諸生也,篤信導引之術,寒暑不輟,行之數日,若有所得。”
5.《莊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
6.《素問·異法方宜論》。“中央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
7.唐·王冰註:“導引,謂筋骨,動肢節……導引按蹻,中人用為養神調氣之正道也。”
8.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凡人自摩自捏,伸縮手足,除勞去煩,名為導引。”
9.《抱朴子內篇·別旨》:“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躑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導引也。”
10.《雲笈七籤》卷三十二至三十四亦詳載其法,謂“導引之法,深能益人延年,與調氣相須,令血脈通,除百病。”
11.道經中列有大量導引法。